讲起指甲,很多人会想到《红楼梦》里的晴雯,她的手有“二指,足有三寸长”,其实,中国古代就有喜欢蓄指甲的习俗。
唐代女子十分爱美,除了对体形、容貌有要求外,还会注意手饰,如《咏手》一诗中所说的“白玉笋芽、银针露尖斜”,不过她们基本上都是修身养性,不会弄一个指套。而且到了清代以后,蓄长指甲、套上指头的习俗俨然成了一种习俗。
指套主要还是为了保护手指甲,所以又有护指套,护甲套这个别名。但是大家会比较疑惑,这么尖锐的指甲套难道不会伤到自己吗?带着这些不方便的东西来追求美丽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清代妃嫔的指头套习惯,主要是因为她们喜欢盛装打扮,就像电视剧里,她们戴着发冠,还梳着髻。而且它们的发髻也有很明显的变化,早期是软翅头,后来向美观转变,梳成两个头的样式。要想戴更多的珠宝,就得有一个架子。在清末,《还珠格格》中有一幅很受欢迎的旗子,
对于他们来说,天生就是全副武装的,手指不能松开。而且要花半年的时间把一寸长的指甲藏起来,如果不小心,精心保护的东西就会破裂,这样他们就加上了手指套。
当然,其实她们弄指甲不仅仅是爱美,最重要的是能显露自己的身份,还能方便皇帝辨认。宫中的嫔妃除非不受皇帝宠爱,一般都会有丫鬟伺候,因此过着安分守己的生活,这也是区分她们与普通女子的关键,而这一思想自然形成了,宫中的嫔妃们也更喜欢戴指套,毕竟进宫的女子又有谁甘心平平淡淡、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呢!
到了清代,嫔妃被封为八品,最高一品为皇后,最低一品为允诺,相信看过宫廷剧的人都会熟读。手指头套为宫廷专用,虽然没有明确的等级之分,但答应到贵人这一级的人都无权戴。而且指甲套的材质有多种,如金、银、玳瑁等,等级越高越值钱,在她们看来,越奢华越好看,也是另一种追求,这也符合古代的审美观念。
此外,人的手指甲是有关节的,而且大多数人的手指都不会呈现出垂直的状态,所以手指套也有助于塑形,防止手指长歪。
虽然指甲套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也有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大拇指一般不带指甲套,以无名指和小拇指为主要对象,当然,要打扮得富丽堂皇一点,也可以四指全带,不过这东西不能成双成对。
至于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那就小看了嫔妃们的调教,而且这个东西主要是拿出去装门面的,在自己的宫中嫔妃们还是没有那么夸张。何况,万一有人起了恶念,还可以用这个指甲扳回一城,比如甄嬛把明矾藏在指甲里,也可以替她清理宿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