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民窑瓷窑口,这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窑口在宋代鼎盛时期表现出巨大的生产活力,为我国的陶瓷业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据史料记载,吉州窑创烧与唐代,兴盛于宋代,元代末年因战争而断代。
吉州窑集南、北各大民窑之大成,博采众窑之长。其器物在北宋时多仿定窑,南宋时受建州窑、龙泉窑的影响较大。其白地黑花釉下彩、绿釉及红绿彩等制品直接渊源于磁州窑的工艺,其印花装饰工艺及覆烧工艺继承了定窑的传统。吉州窑带有自身特点的代表产品是黑釉器。
南宋时期的吉州窑以黑釉瓷的生产为大宗,黑釉装饰的器物依托于大众审美趋势在这个时期大放光彩,黑釉瓷的出现并兴盛不单有本土材料原因,更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说文解字》中:黑,火所熏之色也。黑色对人的视觉影响是直观的,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没有色相的黑色带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是最为独特的,它代表着神秘、严肃、悠远、肃穆、凝重等充满宗教色彩事物的基调。《易经》里面说“天玄而地*”,代表“天”的黑便成了众色之首。
黑色是北方的象征,代表“水”,黑色是“五色”的统一。从宇宙观的角度讲,黑是宇宙的本质,具有永恒的属性。原始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甚少,天时变化季节交替都会让人们产生敬畏心理,不可探知的黑色便拥有了让人敬畏的神秘属性,这些都反作用在原始人类的如何看待物质并融于原始的造物哲学中。
新石器时代的黑陶文化诠释着社会初级阶段的人们的审美认知,夏朝崇尚黑色,《礼记檀弓》有记载“夏后氏尚黑;大事敛用昏,戎事乘骊,牲用玄。”由此看来,“尚黑”观念由来已久。大秦王朝对黑色情有独钟。
黑色亦称玄色,表面看似黑无一物,却有隐秘闪耀的点点星斑,似浩瀚无穷的宇宙中周行运转,令人产生无穷联想以及对宇宙自然的极大敬畏,在深邃莫测中,蕴藏着润生万物的基质。
最开始吉州窑器釉料“尚黑”是为了弥补胎料泥质的不足,但是却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宋朝的斗茶文化中大放异彩。亦留下了吉州窑的传世名品:木叶天目盏、玳瑁天目、剪纸贴花天目等。它们无不是以黑色为主导釉色呈现的。
吉州窑以黑色为基本釉色,吸收了全国多个窑口的制瓷工艺,比如:北方定窑烧造工艺,耀州窑釉面装饰技艺,福建建窑窑变釉烧造技艺来进行器物装饰。这些突破性的装饰一改黑釉色的死气沉沉,比如融合了民俗图案,真实木叶装饰等等技法,使得大众在品茗的时候多了自然、人文属性。
尚黑陶瓷技艺朴素自然,沉稳厚重,犹如山中老翁,有着几分土气,乍看绝不会马上入眼。但当阅尽无数风光、看过无数繁华后,会发现它们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的朴素、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完全是一副禅者本色,像那历经尘世浮华的隐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派自在安详之态。更加符合老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美,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美,藏在深处的美。老子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黑夜,万籁俱寂处,万物寡言,唯有星辰闪耀。
此时用黑色茶盏饮茶,可以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