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服为军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军服变化国
TUhjnbcbe - 2023/3/22 22:31:00
白癜风不能吃的食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565508.html

为了尽快控制全国实质权利,南京国民*府企图通过陆*编遣会议,来削弱现有的各地*阀的陆*实力。面对国民*府的“割肉刀”,山西的阎锡山、陕西的冯玉祥、西南的李宗仁、白崇禧纷纷起兵组成了反蒋联盟,轰轰烈烈的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率先攻击晋绥*。在对手的优势火力打击下,晋绥*节节败退,差点造成溃败。在西北*的支援下,才勉强稳住了阵地。但是随着西北*和桂系*阀投入作战,蒋介石的情况立即转变,中央*开始节节败退。但是各路*阀都不是一条心,生怕自己实力损伤过大。这也导致了无法大规模地杀伤蒋*的有生力量。在蒋派和反蒋派的激烈战斗中,九月十八日“少帅”张学良宣布支持蒋介石,大量东北*开始进入山海关,整个战场形势开始转变。在东北*的支持下,蒋介石打赢了这场中原大战,获得对整个中国的名义上的控制。

常凯申的特级上将*服

获得全面的胜利后,蒋介石继续推行自己的统一铨叙之路。为了统一铨叙,年4月在*事委员会下设立铨叙厅,专司*职的任命、奖惩和*衔的授予。此时整个国民革命*的发展才开始趋于协调、合理(之前是是个*阀手上有上几百号人,就敢称大帅,叫上将)。

冯玉祥的大礼服

为了统一整个中国陆*相关服饰,形成一整套体系,年1月南京国民*府正式颁布《陆*服制条例》,这个条例规定了陆*各级*官和士兵的服装。分为大礼服、常礼服和*常服三种。大礼服适用的场合为国家大型典礼上(多为国庆、元旦庆贺或其他大典);常礼服则用于侍从*事长官巡阅要塞、*港等*事单位或重要集会,常礼服用草*色,冬、夏两季均由礼帽、礼服、礼刀及附属品等组成;*常服则适用于日常*营生活,训练和战斗中使用。

何应钦的大礼服

将官帽用黑色丝毛织品制成,形状如一个凸顶圆形。帽顶与帽口同样大,帽顶上面用宽0.6厘米之金辫镶成圆环,中间用一个0.4厘米宽的金辫组成了五角形,每道间隔0.2厘米,帽墙中上部周围镶0.6厘米宽金辫一道,由此金辫起每四分之一处更镶一同宽直条金辫各一道,以向上与帽顶金辫衔接,帽墙金辫下再缀宽1厘米的金线三道,每道距离0.5厘米,帽前附以帽檐,漆皮为底,正中最宽处约6厘米,帽檐周边缘以宽1厘米的金辫一道,上面用金线绣成梅花两层,帽檐之上横缀宽1.2厘米之金辫帽绊一道,两端各附金纽一个,而帽徽则被缀于礼帽墙前面正中。

抗战前的中央*

为了区别等级,将官用金线织,而校、尉官用丝线。而帽徽则用大礼帽同色质材料为底,凸圆形,直径6.5厘米,中间用丝线绣青天白日图案,周围用金线满绣长约0.7厘米的星芒,星芒之外再用金线绣成梅花纹。帽徽的周边缘以宽0.1厘米的金线一道。

而官佐的服装则是与礼服不太相同,作为最常用使用的常服,平时穿着参加操练演习及受检阅时活动。*常服中将、校、尉不同等级的*官样式都是一样的,帽子前面呈斜形,正中以小纽扣2颗扣结,帽口前附以硬胎,帽檐以布制,正中宽5厘米,帽墙前高10厘米,后高8.5厘米。帽徽缀于帽墙前面正中,帽纽为铜制,不镌花纹。冬季或寒冷地区则配发棉帽或皮帽。帽徽为铜制,表面镀珐琅,凸圆形,直径3厘米,中塑青天白日图案(白日图案直径1厘米)。钢盔则是以0.2厘米的熔镍合钢制,为了形成无反光也被漆成不反光的草*色,盔口周围附盔檐,宽约6厘米,后檐宽约8厘米,盔顶左面饰着青天白日图案,顶之上面两旁各具凸起小圆一个,上开气孔。而上衣则用草*色布或呢制成,衣领宽5厘米,领角为圆形,长约6厘米,领口缀纽扣2对。

而作为彰显*官等级的领章则各不相等,将官为长方形,以金色为面,中嵌立体三角星3至1颗表示官阶。特级上将还有一个袖口金辫制圆环形,一级上将加缀金辫制圆环形2个(平列)。校官的领章以丝织品为底,四边缘用金线一道,中间横镶一条宽0.2厘米的金线二条,间隔3毫米,上嵌立体三角星3至1颗表示官阶。

尉官的领章则中间镶金线一条。准尉不缀星。长裤为平时办公或外出着常礼服时穿用,官兵同式,用草*色布或呢制,西装式,裤长至足背,裤脚不翻折,裤腰两旁各做侧袋一个,右侧袋旁制表袋一个。徒步官佐乘马时要打绑腿或穿马靴,短裤为徒步官佐操练时用,以草*色布或呢制,西装式,与长裤同,只是至膝盖。

外套大衣式则用草*色布或呢制成,长齐膝盖,胸前左右各缀纽扣5颗,带端互叠约6厘米,上缀纽扣2颗为松紧之用。斗篷则采用着草*色布或呢制,长至膝盖与足背间三分之二处,背后不开衩。区分各级官员等级,大衣、斗篷都是在翻领沿边缘加上不同颜色的线来区分(红色为将官,*色为校官,蓝色为尉官),而为区别官阶则在大衣和披风上的翻领部分上缀铜质三角星3至1颗。

此外作为国民革命*中最为重要的*衔,上将则具有大量的显眼的标识和富贵的内涵(暴发户的气质)。特级上将的大衣,在最不起眼的袖口位置上就有着3个由金辫组成点缀的圆环形呈品字形排列,一级上将为2个平列的圆环。作为当时崇尚欧式的“常凯申”,也给他的将*配备了欧式风格的*刀(指挥刀),这把指挥刀全长94厘米,其中刀柄部位就长达12.5厘米,刀柄及护手均为铜制镀金(富贵逼人),刀柄顶镌凸形梅花1朵,周围锩成花叶,壳面全部镌梅花,花纹中部两边凸出处各锩圆环1个,中嵌凸形梅花1朵,各花纹之空隙处均琢细点。刀鞘为黑色,长81.5厘米,宽3厘米,刀绪以黑色丝线编成,末端为一椭圆形丝穗。

短刀

除了指挥刀,“常凯申”还为将官配备了一把短剑,这把短剑全长39厘米,剑柄用玳瑁制,长11.2厘米,宽3厘米,尾宽2.2厘米,柄之两面中央及顶上均包铜镀金,平镌梅花纹,玳瑁部分箍以斜形金线,护手铜制镀金,厚0.3厘米,不镌梅花纹。剑刃长26厘米,剑柄与剑鞘相接处置弹簧开关。鞘长27.5厘米,鞘身以白色镀镍,但鞘口及鞘尾均包铜镀金(鞘口包铜长3.2厘米,鞘尾包铜长6厘米),平镌花纹。

作为*队最主要也是数量最多的组成部分,士兵的*装则相当地简单,*帽用草*色布或呢制(但是资金匮乏只要是用布制成的),帽徽和钢盔与官佐同。上衣用草*色布或呢制,纽扣式样与官佐同,用铜或胶质制。领章以兵科颜色为底,呈长方形,横宽5厘米,直长2.2厘米。上、中、下士在中间横嵌宽0.4厘米之蓝色线条一道,上缀直径1厘米的铜质立体三角星3至1颗表示级别(上士3颗,中士2颗,下士1颗);上、中、下等兵不缀蓝色线条,上缀同样直径之铜质立体三角星3至1颗表示级别(上等兵3颗,一等兵2颗,二等兵缀1颗)。雨衣以草*色漆布制,可以兼作帐幕。

士兵雨衣

这一个费劲“常凯申”*事委员会铨叙厅工作人员精力弄出来的《国民革命*陆*服制条例》(年),却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首先国民*府作为一个实际掌握东南地域的*阀并没有太多的财*资金(这个是相对的,对其他*阀而言是有钱人,但是对建造一支近现代化的*队却是远远不够的),

以年为例,国民革命*全*的年度*费总预算是法币2亿万元,而按照何应钦于年2月国民*第五届三中全会的*事上报告中所明确提出的:“按国*总计步兵师,独立步兵46个旅,骑兵9师,并6个独立旅,炮兵4旅,20个独立团,此外尚有各种特种编制及地方部队不与焉。”。

这些钱甚至不够给*队足额的*饷,更别提要补充*械,扩*备战了。所以蒋介石一厢情愿弄出来的陆*服饰标准化,从最开始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国民革命*陆*臂章、*衔

但作为当时国民*府的元首,他的意见也一定程度上推动陆*服饰标准化的进展。国民*府财*部也抽出部分的经费组成“制服*费”的形式下发到各部队,和经费同时到达的还有国民*府对*队服装的式样、颜色作了规定。

各科标识

但是这些用于制作*服的经费本来就缺斤少两,在被各*事主官上下其手一番,也几乎没剩下什么了。也有少部分清廉*官将资金全部拨付给被服厂用于制作*服,但是资金不足,被服厂技术工艺水平也不足,因此制作出的*服千奇百怪,差别很大,但是相对而言中央*要远好于各地*阀自己的*队。

常凯申和他的庐山*官训练团

抗战爆发后,各类物资都不断地缺乏,更是让蒋介石的陆**服标准化破产,作为蒋介石嫡系的中央*都时常食不饱,更别提补充*装了。

抗战前常凯申的“御林*”

以蒋介石的嫡系,陈诚直接管辖的国民革命*第十四师为例,年夏日,按理**部应该发放了两次夏季常服,但是却一次没有发放,等到快到秋天时,*令部的老爷想起来了,才发放拨给“足够”的钱,但是这个足够是按照抗战前的物价标准,通货已大幅贬值,资金已严重缩水。(引自美籍华人历史学者*仁宇回忆录《*河青山》)

抗战早期的德式*服

连中央*都成这样,更别提其他各路*阀的部队了,爱盗清朝皇陵的孙殿英,他的新编第五*则更是奇葩,有的是国民*部队的服装,有的是缴获的日本*队的服装,有的是老北洋部队的服装,甚至还有大量从老百姓家抢来的长袍马褂,五花八门,乱七八糟,如同叫花子。(这也是叫花*的由来)

抗战早期的英式*服

地方*的这样苦日子一直贯穿整个抗战,而中央*的苦日子则到年开始好转。年4月中国远征*司令长官部正式成立,财大气粗的美国佬开始武装中国*队,不到一年的时间蒋介石拥有了14个*、39个师的美械(第二*、第五*、第六*、第八*、第十三*、第十八*、第五十四*、第七十一*、第七、十三*、第七十四*、第九十四*和新编第一*、新编第六*。)。

采用美式*装的中国远征*

服装上美方没有专门供应装备*队,只是在华美*顾问交付了一些剩余物资。因此,各路远征**队的服饰各不相同,有的是钢盔是美式的,衣服是中式的;有的脚穿美式大皮鞋,头戴英式钢盔,而衣服是中式的,整个远征*以拥有一整套美*的*装为荣。

登上国际杂志的远征*

服为*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服变化——清末*服

服为*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服变化——辛亥*服(革命*)

服为*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服变化——北洋时期

服为*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服变化——国民革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服为军正,追寻中国近代百年军服变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