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岛,又称*山马礁或*山马峙,是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北部中央郑和群礁西北角的一个岛屿,也是目前南沙群岛的第四大岛屿,陆地面积仅次于永暑岛、渚碧岛和美济岛。太平岛居南海西侧航道的东边,面积0.51平方公里。东距中洲礁约3.1海浬(约6公里)、敦谦沙洲约7.1海浬(约13公里),西南距南薰礁16海浬(约30公里)。
目前由中国台湾当局实际控制。行*上由海南省三沙市管辖,现由台湾当局高雄市旗津区实际管辖,与高雄港相距约1,公里。岛上的南沙群岛太平岛南沙群岛界碑,宣示太平岛为中国领土。
由于接近赤道无风带,几无台风侵袭,故植物高大茂密,形成典型的热带海岸林,另有草生地及散生树木区。岛上共有种植物,若栽培种及驯化种不计,共有81种原生植物分属于33科66属;其中蕨类植物有3种;双子叶植物有57种分属于25科45属;单子叶植物有21种分属于6科19属,内含海生植物泰莱藻。其植物组成以禾本科13种最多,豆科及大戟科各9种次之,紫草科、旋花科、茜草科及莎草科各4种再次之。以生长习性而言乔木有12种,灌木有10种,蔓性植物有11种,其余48种为草本类。
鸟类:以候鸟为主,这些海洋性的鸟类,多做短暂停留度冬、过境,也因为太平岛是亚洲东边候鸟迁徙所经路线,所以也成为候鸟的重要歇脚点。就地形上而言,岛上的鸟类活动范围,常因腹地太小,礁岩不多及地势过于平坦,大受限制。每日的早晨及*昏,都可看见岛上水鸟聚集于东北角沙岸、西南边码头旁边的沙地及沿岸四周的沙岸觅食;陆鸟则分布于岛内四周的乔木与灌木上。另岛上也常有雀鹰及白尾热带鸟等鸟类栖息。
珊瑚:岛之南侧,海底人为废弃物甚多,珊瑚礁死亡情形相当严重,珊瑚礁台浪拂区(约水深1至3米左右)的的珊瑚相还算丰美,但由水深约5米已降至礁盘斜坡,珊瑚礁破坏严重,水中藻类丛生,加上锚泊区的垃圾到处杂陈,水中景观“乏善可陈”。太平岛正北的海崖地形,由水深约7米直降到45米深的海底悬崖,几乎沿着岛北侧全崖延展,海壁上的景观就与岛南侧大不相同。
贝类:附近海域有很多水字螺、唐冠螺和宝螺。鱼类及浮游生物:在太平岛四周,常见热带鱼、珊瑚礁鱼类、潮间带生物。亦是众多动物性浮游生物的群聚地,水母类及原索动物类即占很大比例;而其种类组成繁杂,可能与4月份正逢季风和海流转换的季节有关。此时东北季风退缩,西南季风扩张,造成海流流势紊乱,各海流的浮游动物随之在此交汇流离,因而形成这种奇特现象。
海龟:岛北、东及东南侧沙滩为主要产卵场地。沙滩上也可以看到保育类动物海龟如绿蠵龟及玳瑁等缓缓爬行,海龟是很长寿的动物,最有趣的是它们会不辞千万里游回出生地产卵,而且没有任何误差,这一点科学家仍然不得其解。
旅游景点
土地公庙
建筑年代已无法得知。岛的东南侧有一日本人兴建,现已损坏的旧栈桥头,成为岛上的游览景点。
观音堂
所供奉之千手观音是于年由台湾恭迎至太平岛祭祀,曾于年重修。在码头附近有“太平文化公园”牌楼,此为利用岛上兴建机场所移除的树木,搭成公园牌楼矗立在沙滩上。
界碑
岛上的南沙群岛太平岛南沙群岛界碑,宣示太平岛为“中华民国”领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