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实行南洋海禁,规定出海贸易之人要在三年内回国,否则除籍。
但他曾经颁布一道要求更改西洋柜式样的圣旨:“西峰秀色殿内陈设的背面挂玻璃镜紫檀木西洋柜矮了,下边再添做一楠木一封书式座子……钦此。”
乾隆初,皇帝关闭了许多通商港口,只留广东作为对外通商港口。
但乾隆一朝的家具中,紫檀八方西番莲转桌等桌椅器物都采用了“西番莲”花纹,吸纳了西洋雕工的特点。
在很多人的常识里,清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闭关锁国的。但有趣的是,代表清朝style的清式家具,在许多地方都隐藏着西洋家具的影子。
图_清朝的紫檀独板围子罗汉床
一、清式家具风格的形成
先来看看清式家具的显著特点有哪些吧。清式家具主要有以下这几个特点:工艺精细,装饰丰富,用料奢侈。
这种雍容华贵的家具风格与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洛可可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
下面介绍的跟清式家具有密切联系的两位清朝皇帝,审美就与洛可可风格趋同。
1、雍正时期:初具雏形有明一代,虽然经济发展,但明朝帝王更喜欢原木雕刻上漆的家具,凸显简单、、和谐、自然的风格。
但雍正和明帝审美完全不同。雍正是很多人眼里的力行节俭皇帝,但在家具审美上,他有着强烈的追求华丽的倾向。
他着迷于装饰堆砌,并且乐于采用西洋材料“玻璃”。比如贴金顶豆瓣楠木玻璃柜,仅仅一个柜子,上面竟然用了金和玻璃两种名贵材料做装饰。这让人想起路易十五的布勒镶嵌细工*铜饰玳瑁壳装饰桌。如此耗费,只是为了华美。
在材料使用上,他比前人更喜欢叠加名贵的材料。这里举一例:“象牙寿意紫檀木帽架”。象牙之珍贵举世皆知,而紫檀木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级木材,打造这件家具,耗费可想而知。无独有偶,路易十五用名贵木材和天鹅绒打造的安乐椅也是造费不菲。
图_清朝*檀月亮门架子床
2、乾隆时期:繁盛的高峰在雍正朝的基础上,乾隆的创新让“中式洛可可”风格基本成型,完成了中西文化在家具上的较好融合。
乾隆一朝制作了许多家具。以家具制造主要材料紫檀木的采购数量为例,综合乾隆前六十年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乾隆时期共购进购进斤紫檀木,其中斤用于制造家具,规模之大,乃至乾隆后几十年皇家少有制作家具。
图_清朝*花梨龙凤纹十柱大拔步床
乾隆造家具,不仅规模大,还追求带有西洋特点的“新”。
比如说,在柜子方面,“帖*提梁小柜”吸取洛可可贴*和金属工艺,采用西方立式方角,配以中国莲花纹饰雕刻,是中西结合的佳品。
“透雕花平头案”采用传统皇家家具材料紫檀木,采用西方传统的方式柱腿,配以精美的雕花,别有一番西洋风味。
综上可以看出,雍正、乾隆两位清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但都颇喜欢西洋化的家具,这又是为什么呢?
图_乾隆皇帝
二、原因分析
(一)经济原因
1.社会生产力发展康熙后,动乱减少,百姓得以在将和平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加以新器具的使用,生产力有所提高。
并且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如摊丁入亩、清查积欠、严整贪官污吏等。
这使得清朝财*从康熙末年的“止存八百余”增长到多万两。乾隆皇帝花钱大手大脚,但有雍正的改革做基,财*十分充裕。
建造清式家具所需的名贵材料、珍稀宝石都是昂贵之物,如果*府的财*状况不好,是不能大量购进的。
但如果帝王背后有着充足的国库,他们的物欲就会被膨胀,想要更多华丽的东西。
西洋家具奢华的风格、精刻的纹饰、名贵的装饰显然能够满足有钱的清帝们追求华丽的需要。
图_清代广式家具茶几
2.广作风格的发展广作,即广州制造的广式家具,给清式家具注入了不少西洋血液。
首先,地理优势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经过珠江向外可以和别的国家进行各式各样的海外贸易。因此长期以来都是古代的优良的对外港口。
其次,*策优势
雍、乾两朝虽然实行闭关锁国*策,但广东受影响不大。特别是乾隆《防范外夷规条》颁布后,广州十三行设立,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其就成了清朝对外通商的中心城市。
其三,广木作
广州工匠受西方传来的家具的影响,开始模仿西方式样的家具。细节精工、体积厚重的广式家具,颇有富贵气象,受到了清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