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装电视剧中,女演员们精巧高耸的发髻,还是汉服爱好者们尽心尽力的复原美照,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时常会疑惑:在没有发夹、发胶、发包等现代“黑科技”产物的古代,同样走在时尚前沿的古人小姐姐们,是怎么做出高耸挺立、造型复杂的发型的呢?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便是古代女子在发型上的小学问!
唐代女俑的高耸发髻古代女子是很有智慧的,虽然没有发夹、发胶、发包,但她们有小巧精致、用以固定盘发的各种规格的发簪、头油、具有粘性的鱼胶等,再加上头巾、纶巾等配饰,富贵人家的女子更会使用假发,层层堆积成高耸发髻。
各种精美的发簪文物发簪是古代中国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女子十五岁及笄后要用发簪将长发盘起,古代女子插簪是长大的标志,用一根发簪固定长发的技能是古代女子们的基本技能。发簪形式繁多,仅以质料上看,就有骨、石、陶、蚌、荆、竹、木、玉、铜、金、象牙、牛角及玳瑁等多种,发簪有审美与实用的双重内涵。
精巧的素簪除了发簪固定头发,还有巾帼。巾帼原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引申为指代妇女。巾帼是古代的一种配饰,先秦时期男女皆可用,到了汉代成为女子专用。
巾帼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远至先秦,近到当下,头巾使用率在妇女中仍然很高,虽形制有所变化,但头巾、包头等都是巾帼的变体与延续。
巾帼示意图明代妇女肖像中的头巾清朝画像中妇女的包头古代富贵人家的女子们还会使用假发,和真发混合在一起层层堆积,使得发髻高耸宽大,看起来很有气势。古代假发叫做义髻,唐代妇女间盛行義髻,并在传世画作和雕塑中有不少反映,实物也有发现。
义髻文物如*吐鲁番阿斯塔纳张雄夫妇墓出土了一件以木料做成的義髻,状如半翻髻,外涂黑漆。从它底部的小孔及孔眼中金属锈迹来看,显然是曾经插有发簪,应是死者生前用物。同墓出土的不少女俑,头上也戴有这种发髻,髻上描绘着精致的花纹,当是義髻的模型。
这些唐朝俑人的高耸发型,应当也是使用了义髻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