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能护甲能防身能试毒,专家故宫藏清宫后
TUhjnbcbe - 2022/12/27 18:52:00

年,陕西西安玉祥门外梁家庄,发现一座隋代高等级墓葬,这就是著名的9岁小公主李静训的墓葬。除了惊艳世人的金凤冠和镶嵌满珍珠宝石的金项链外,她的手指上还戴满了十个银甲套。

以这个考古发现的故事为本问答开头的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指甲套的发展源流和来龙去脉,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指甲套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十枚早期发现的护指,佩戴时仅可盖过指尖少许,护甲功能并不突出。另外,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战国墓、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都出土过和李静训墓类似的单片式的金色护指。

如图所示:该指甲套是由一金银片弯曲制作而成,从其根部盘旋而生,该类型的指甲套的尺寸短小,通过调整指套的粗度和长度,可以适应不同的佩戴者的需求,方便通气且轻巧。

护甲为指甲套的基本功能,也是指甲套产生的根本缘由,而护甲的起源则为古已久远的蓄甲之风。

《韩非子·内储说》中记载:“韩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察左右之臣不诚。”

从文中所描述的韩昭侯君臣以断“爪”验忠诚的故事可以看出,见早在战国时期贵族男子已有蓄甲之风,而且还很长,够锋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蓄甲也渐成风尚,并逐渐成为后世蓄甲的主要群体,南朝时,陈武帝章皇后就

天生丽质,喜好蓄甲,成为宫中一景。

《陈书·高祖章皇后记》称其:“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

明清时,蓄甲更是兴盛一时,特别是到了清代,上至慈禧老佛爷、宫中后妃,王公大臣的夫人小姐,下至宫廷侍女,都以戴护甲为尚,可见,戴护甲成为晚清后宫贵妃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对于手指上所佩戴的这种首饰,目前学界对其称呼有:指甲套、护指、指套、指爪套、金驱、银甲、金指甲等,还有一部分学者称其为:扳指或义甲。

作为晚清风靡一时的时髦首饰,指甲套首先具有的是实用功能。

第一、保护指甲。清朝女子喜蓄长甲,长甲又易断易折,因此,保护指甲不受损,是指甲套被制作和佩戴的初衷。

第二、旗女嗜吸烟,指甲套也常被用来剔烟灰。后宫妃子寂寞空虚,很多都染上大烟瘾,比如说道光皇帝的嫡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染上烟瘾,虽然道光皇帝明令禁止吸食鸦片,但还是偷偷的让人给他继母弄来鸦片供她吸食。

第三、测试*药。我们从很多宫斗剧里都可以看到,清廷后宫明争暗斗,杀机四伏,有时候指甲套会被有心的妃子用来暗藏或测试*药,以求自保立足。

第四、装饰性能。从蓄甲,到染甲,再到指甲套的佩戴,这种求美线路的延伸,体现着女性对指部美感的认知与升华。

作为一种时髦首饰,其奢华满饰的装饰风格,犹如给手指穿了华丽的服饰,不仅加长了指部的纤长感,而且从当时的审美视角观之,更是多了一份冷艳妩媚的风韵,体现着皇家的高贵权威。

清宫后妃指甲套的材质丰富,有金、银、玉、翡翠、珐琅、牙骨角等,制作工艺繁复,集技艺、形式和美感于一体。

清宫指甲套作为皇室特有的一种指部装饰品,小巧精致雕琢精美,反应出大量琐碎精力在宫廷细节求美上的投入。在这一件细小的首饰之上,使得指甲套不仅成为佩戴者拉开等级差距、借以自彰身份的工具,还成为清宫贵妇们竞相攀比的玩物,而一味地追求奢华富丽。

值得一提的是,以牙骨角材质的指甲套主要为性清凉的玳瑁或犀角等。玳瑁为一种罕见的象征长寿的海洋龟类动物,取材于此有祈愿吉祥长寿之意。

玳瑁得之不易,价格不菲,由此成为贵族权高位重和奢侈生活的象征,又因其性清寒,戴于指部,凉爽怡人。

玳瑁和翡翠二者都昂贵难得,以此制成指甲套相当费工费料,需精良地质一整块,雕琢好外部后,再将内部掏空,并保证壁面薄厚一致不可有任何瑕疵。由此可见佩戴此昂贵材质指甲套之人非常人可为,定为王权贵族才能拥有。

清宫指甲套的样式繁多,有镂空式、半镂空式、封闭式、垂缀流苏铃铛式

指甲套长短不一,约3-15公分不等,口径约1.5公分。其形制少数呈直形,多数呈弓形。

镂空式多见于长款指甲套,无半点封闭,透气功能足,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部负担。戴于指部时,纤小的细缝中露出白嫩的玉指,视觉上犹如给手指穿了透视装一般,透漏出一种隐秘而朦胧的美感。

封闭式指甲套则常见于玉石和骨角质等名贵材质,易彰显佩戴者的身份地位,除基部和指端开口,其余部分都封闭,但其质性清凉,夏季佩戴凉爽舒适。

流苏铃铛式一种是以短链垂坠小铃铛,铃铛形似石榴、莲蓬或绣鞋等。轻晃时叮当作响,悦耳动听,此种坠饰让冷艳高贵的指甲套多了些活泼可爱的情绪,举手间多了一番视觉上的风韵和听觉上的畅享。

清宫严格的典制、浓厚的封建权威和上层阶级的审美意趣,对宫廷贵族女性的首饰佩戴形成了一定束缚,越是位高权重之人,所戴首饰越贵重,指甲套也不例外,这无疑会对手指的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佩戴者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甘愿出让手指的活动自由。

另外,宫廷首饰最主要的功能是以雅贵之美来衬托女性柔和富贵之气,但是清宫指甲套造型与其他手部饰品相比,多了些触感上的尖锐和情感上的冷漠。

这也隐喻着清宫女性看似表面富足悠然,实际上却面临着地位乃至人身安全上的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指甲套不得已而成为她们在特殊时刻进行自我防备的工具。

清宫指甲套流行并盛行于清晚期这样一个渐渐消沉的时代,在雕琢上尽显奢侈精美,最终却昙花一现,那些精工细琢的吉祥纹饰不仅是对满清王朝繁华盛状的记录,也是对其在衰败没落时作最后挣扎的嘲讽。

1
查看完整版本: 能护甲能防身能试毒,专家故宫藏清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