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山东德州苏禄国王传递中外友好德州扒鸡笑迎
TUhjnbcbe - 2022/12/25 23:06:00
德州古城遗址

山东德州历史悠久,抚古溯源,历朝历代均有史记载:夏、商、周三代这里为有鬲氏之国。后因秦朝改*河为“德水”,因此取“德水安澜”之意改为“安德”,后汉改为“广川”。隋开皇三年()为德州、唐为“长河”、宋为“将陵”、元为“陵州”后降为“陵县”、明清均为“德州”、民国为“德县”、建国后为“德州市”、后改为德城区。

德州因水而兴旺,因水而融入了华夏之名城;德州除有禹时留下的“九河流经”外,另有汉代称为屯氏河、隋代称为永济渠,都在德州境内流过。到了元朝开通会通河后,才被改称为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德州段,明代称卫河或御河,清朝称之为南运河。自此德州才有了“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名。

苏禄王墓

苏禄国王来访明朝:苏禄国,是古代以现菲律宾苏禄群岛为统治中心的、区域有时包括苏禄群岛、巴拉望岛等和马来西亚沙巴州东北部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酋长国。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苏禄国三位国王东王、西王和峒王亲自率团前往中国,由“地位最尊者”东王巴都葛·叭哈剌带队。据明代文献《东西洋考》记载,这次苏禄国使团规模庞大,包含家眷、官员共340多人。


  苏禄三王的使团循“东洋针路”,在南海望岸而行,途经渤泥(今文莱)、满剌加(今马六甲)、真腊(今柬埔寨)和占城(今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抵达中国。使团从福建泉州登岸,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一路上,地方*府按朝廷指令,以国宾礼遇接待。


  《明史》记载了苏禄三王与明朝皇帝朱棣互换国礼的场景。三王向明帝“进金缕表文,献珍珠、宝石、玳瑁诸物”。朱棣以“印诰、袭冠带及鞍马、仪仗器物”还礼。

苏禄使团在北京逗留27天,踏上归途。但使团行至山东德州时,东王巴都葛·叭哈剌突患急症,不幸病逝。


  明朝廷极为重视此事,命以“王礼”厚葬之,专门派员赴德州,为东王举行隆重葬礼。明朝廷在德州城北十二连城九江营的西南部择址建陵,朱棣亲自撰写悼文,“贤德芳名流播后世,与天地相悠久,虽死犹生”,拟谥号“恭定”。


  东王的长子都马含随后继承王位。东王的王妃葛木宁、次子安都鲁、三子温哈喇以及侍从10人还按中国习俗留居德州守墓3年。

守孝三年后,东王亲属并未返回苏禄,因为他们已适应中国风俗,并与当地人通婚,在德州北营村繁衍生息。中国朝代更迭,对苏禄王祭祀却始终未中断,也依然保持苏禄国习俗,诵经纪念。


  清朝雍正年间,苏禄王后裔正式“以温、安为姓入籍德州”,成为清朝编户齐民。这也成为两国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一段佳话。清朝德州诗人田霡访谒苏禄王墓时曾记录下北营村“白帽相迎余裔在,松门北是九江营”的画面。

历史悠久之地,必有食饮文化流传。今天就细细品味德州的美食。

德州扒鸡

德州美食首推德州扒鸡:德州扒鸡又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是著名的德州三宝(扒鸡、西瓜、金丝枣)之一。德州扒鸡是中国山东传统名吃,鲁菜经典。德州扒鸡制作技艺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德州扒鸡就被列为山东贡品送入宫中供帝后及皇族们享用。五十年代,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从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车选购德州扒鸡送给毛泽东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鸡因而闻名全国,远销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德州羊肠汤

德州羊肠汤,又叫清血肠,民间俗称“羊肠子”,是德州著名的特色汤羹。德州羊肠汤的做法是用羊血拌淀粉加葱花香料香油等灌入羊肠,煮熟切段,加汤而食。食用时,一碗酱红色的羊肠子,再淋上艳红的辣椒油,撒上翠绿的香菜叶,入口爽而不腻,香嫩软糯,味道浓香,并无腥膻之感。德州人的早餐经常从一碗羊肠汤开始的,羊肠汤常搭配烧饼一起吃。

德州粉蒸肉

德州粉蒸肉,又叫面面肉、米粉肉,为德州传统的待客名菜,也是德州宴席菜“德州十大碗”的经典代表菜之一。此菜以主料带皮花肉加稻米和其他调味料制作而成,成菜时以老藕垫底,色泽粉红,糯而清香,酥而爽口,软、嫩、甜、香、咸,滋味丰富。以粉蒸肉为代表的德州十大碗,是德州经典宴席名菜,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宴会上必备的菜肴。

德州平原乳鸽宴

德州平原乳鸽是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经典的传统名菜。选用平原特产乳鸽为主食材,再加以十几种名贵中药材精细制作而成,其肉质鲜嫩,味美肉香,营养丰富,赢得了海内外宾客的青睐。平原乳鸽经名厨料理色香味俱佳,百吃不厌,为平原全鸽宴的经典代表菜。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德州苏禄国王传递中外友好德州扒鸡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