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对酒》李白
“花魁”一词,最先是来自于我国封建时期青楼里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过现在说起来花魁,我们更多想到的还是日本文化中的游街艺伎。
但不管怎么说,两者的概念都是基本相同的:在众多风尘女子之间挑出一个样貌、才学都最拔尖儿的,老鸨在她身上不断地投资、培养、捧角儿,直到安排一个特定的日子让她在公众面前露相。
当这个女子的真容或者是绝技被世人所见以后,她就会成为这里最价贵的女人和最难得到的珍宝……
这个被捧上天的青楼女子,就被称为是这座青楼的花魁。不过,说到日本的“花魁”,还是多少和中国封建王朝的花魁有些不一样的,不过,到底不一样在什么地方呢?
花魁文化,由来已久
关于“妓女”文化,在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已经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候的管仲曾提出了这样一个名词:“女闾七百”。
这个词也就是说,一条街上有着七百户妓女。
虽然那时的妓女营生,还不像后来封建王朝中的青楼一样构成产业规模,只是自由地供王公贵族玩乐,但工作性质已经有了妓女基本的雏形。
那么花魁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就像市场经济条件下才存在竞争一样,花魁也是当妓女的性服务从“自由营业”变成体系产业的时候才会诞生的。
也就是说,只有“青楼”大范围产生的时候,花魁也才随之产生了。
不过,真正的花魁真的会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骄横跋扈,自由来去吗?其实,就像市场竞争的道理一样,花魁在历史事实中并不是真正多么风光无限的角色,表面上虽然光鲜,但事实上她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并且连她赚来的钱也多半被青楼老板收缴,她能得到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花魁并不是一种光彩角色,而是青楼老板为了更多地敛财、与其他同行竞争,创生出的一种“敛财工具”罢了。
日本花魁,有何殊胜?
不管在哪个国家,风尘女子的沦落,原因总是大同小异的,无非是家道中落、生活无以为继、被人拐骗、或逼良为娼等等。
不过这样说起来,在日本,不管艺伎还是娼妓,这些女子的选拔要求还都是比较严格的,尤其是花魁。
一般来说,能够成为花魁的,要么是落魄贵族的后代,要么就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总之,虽然身为妓女,但其他方面的特质都要按照大家小姐的标准来挑选或培养。
不过一般来说,贵族后代没落后沦落风尘的概率还是很小的,所以花魁一般都是从小培养。
上面已经说了花魁的培养标准,所以,在日本被封为厅堂高雅的东西,这个女子都要从小精通:比如日本琴,比如书法,比如俳句,比如茶道等等。
为了让这个花魁的身价一高再高,青楼的人是会不计代价去培养她的。
等到这朵花终于成熟的那天,青楼就要让普天之人看着她开放了。
这时候,不同于中国古代让花魁演艺示众的方式,在日本,青楼会让花魁去“游廊”,这也就是耳熟能详的“花魁道中”。
在这一天,花魁要穿上特制的礼服和极厚的木屐,用内八字或外八字的走法,在许多人的簇拥之下,走完一条街。
当然了,毕竟是花魁初次露面,这天会有许多的人来看她游廊,这是因为在游廊结束后,花魁需要挑选在游廊过程中自己相中的客人。
是不是非常不可思议?不同于中国古代没有自主权的妓女,日本的花魁竟然需要自己挑选中意的客人,哪怕被不中意的客人选中,也是完全可以拒绝的,真是可谓地位尊贵了。
然而被挑中的这个客人,也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向青楼买到花魁的初夜权,他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不为别的,就为见这个花魁一面,而且见完面之后不可以留宿在花魁这里,必须离开。
如果花魁在见面聊天后不中意这个客人,这个人的钱可就算白花了;如果花魁一次性挑选到了中意的,那这个男人也还是要花巨额的金钱,才能再次见到花魁,并和她一度春宵。
看到这里,是不是也觉得日本的花魁真的地位尊贵,高贵自由了呢?是的,表面上的地位高贵是真的,因为不是哪一个女子一生中都有这么一次高高在上的机会。
可是花魁背后的破败,又有谁能看见呢?在日本,花魁做到28岁以后就必须要退休,因为这个年龄的女子已经有了一丝衰老的迹象,作为各个方面都要完美的花魁,青楼不会允许一个老去的女子再坐花魁之位。
而退下位子以后,花魁的生活有多凄凉也就显而易见了,褪去光环,只剩满目疮痍。
不管花魁再怎么光鲜,最后还是有衰败的一天。
所以做女子不能如做花魁,十多年潜心苦学只为一朝绽放,昙花一现。而是要像松柏,一天的积攒有一天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长久地郁郁葱葱,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