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是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他既是词人,又是皇帝。在文学方面,他独步前人,俯视后世,成为中国词坛上的泰山北斗;但在*治上,他却极其无能,在五代后期那种残酷的社会现实中,他不修国*,不懂用人,奢侈又幼稚,最终成为北宋的俘虏而后被*死,成为一个可怜的悲剧角色而载入史册。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称钟山隐土、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名称多个,是南唐初主李昇的孙子、中主李璟的儿子,生于后唐清泰三年(年),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年)。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的年代。自从唐末*巢农民起义之后,唐王朝的藩镇割据的现象愈演愈,最后剩下朱温、李克用父子在中原大战,闹得乌烟瘴气。相比中原那种战乱频仍的局面,江南却相对安定,于是北方的衣冠士族带着典章文物乘机南渡,当时的卢州节度使杨行密,就趁机在江淮地区建立吴国。杨行密死后,大权被宰相徐温和他的义子徐知诰掌握。公元年,徐知诰代杨氏称帝建都金陵(今南京)。两年后,*基稳固,就废吴兴唐,自称是大唐皇帝的后商,国号唐,史称南唐,徐知诰也改名为李昇。
公元年,只当了六年皇帝的李昇死了,儿子李璟即位,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在治国上远没有其父亲的能力,他在位十九年,只会享受,没有创造。在国事上,自己没有主见,整天的活计就是与冯延已这样的文人吟诗赋文、竞艳斗奇,筑馆于庐山瀑布前,悠情山水,一副隐逸诗人的神态,国家的发展顺其自然。传闻他的诗做得很好,“车如流水马如龙”、“细雨湿流光这样的句子就是他写的。
公元年,李璟死,第六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李煜即位时的天下*治格局较之他祖父、父亲时期已有很大的不同,北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夺取了北周*权,建立了宋朝。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拔擢贤才,颇有一番振作的气象。待整顿内部告一段落后,赵匡胤就采纳宰相赵普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准备兴兵南渡,统一中国。而南方的十个国家经过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后,已经变得衰弱不堪,根本无法与强大的北宋抗衡。因此,李煜即位后的天下大势正处于中国再次大统一前夜。
后主李煜即位时的国家就已是一个衰败不堪的烂摊子,但是,当了皇帝的李煜并不是一点希望也没有。第一,南唐的疆域并不窄,它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的大部,湖南、湖北的东部,有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五代十国里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一个国家;第二,南唐经过李昇、李璟执*二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少有战乱,国势颇强,社会安定,*队几十万完全是有希望能把南唐衰败的国势恢复、壮大的。在中国历史上,创业英主以百里之地而夺天下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是与南唐对峙的北宋在开始时,面积还没有南唐大。根本问题是如何去治理,关键是人。
遗憾的是李煜不是那种人。在艺术上他是天才,在*治上却是庸才。面对如此局面,不知道如何去干,束手无策坐以待毙。他在位十六年,其基本国策是对内放任不管,对外卑躬屈膝。在生活上,李煜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史载:他非常奢侈,常在宫中造销金红罗幕壁,壁上镶饰着白金和玳瑁。每年春天,他就在梁栋、窗壁、柱拱、阶砌上,都装上隔筒,插上各种奇花异草,题为锦洞天。每到七月七,就命人用数百匹红、白罗绢做成月宫天河之状,说是为牛郎织女约会搭桥,七月七用过后便废弃不再用了。
李煜的正妻是南唐老臣周宗的大女儿,丽质娇艳,精通音律,善歌舞极受李煜喜爱。周后爱梳高髻,穿轻纱衣裙,天下妇女纷纷效仿。周后有个妹妹也极为艳丽,李煜听说之后,花心大起,就把小周后明媒正娶迎了过来,过门那天,李煜特意为其举行盛大婚礼,并引全城人前来观看,轰动一时。为了让小周后玩得惬意,他特地在花丛中修了个极华丽奢侈的小亭子,上面覆有红罗,红罗上饰以玳瑁象牙。
有了小周后当自己的妻子,李煜更是乐不理国了,整天与小周后在一起喝酒、吟诗、调情。李煜不仅在后宫奢侈享受,而且还信佛。每天除了与宫女及大、小周后饮酒吟诗外,就是佛事。并亲自主持上供诵经,并施舍大量财物。宫中有十九处寺庙,金陵城内也到处建有寺院佛塔,还由朝廷开支养活数以万计的僧尼。诵经时,他与皇后都身穿袈裟僧帽,双膝下跪,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他不惜皇帝之尊,磕头不止以至额头上鼓起大包。皇帝这样做,臣民争相仿效,一时间南唐信佛成风,国事日非。有个叫汪焕的进士,豁出性命上书警告他:“南朝梁武帝就是因为舍身佞佛而亡国的,最后饿死在台城。难道你也想学他吗?”但李煜并不听。
要维持如此奢侈的生活享受,唯一办法就是加紧盘剥百姓,要盘剥百姓,就必须维持*权不倒。此时的北宋王朝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之后,已开始兴兵南下统一中国的大业了。面对这种情况,李煜惟一能做的就是对北宋屈服称臣,每年贡献数以万计的金银财宝。
开宝四年(公元年)宋朝灭掉了南汉,屯兵汉阳。李煜吓坏了,连忙派宰相徐铉到北宋去,主动地把南唐国主改为江南国主,取消独立的国号,还偷偷地贿赂宋朝宰相赵普白银五万两,求赵普在赵匡胤面前说情,停止南下。尽管如此,北宋并没有停止统一全国的行动。更是抓紧制造战船,准备渡江东下。这时,李煜的将*林仁肇对李煜说:“宋灭了蜀国,现又用兵南汉,消耗很大,它在扬州一带的兵力单薄,请给我几万兵去收复江北之地,就是宋朝的援*来了,我也能坚守淮水一线,可保无事。保险起见,你可宣布我为叛*,成功了有利于国家,失败了,可诛灭我的全家,以此表明陛下对北宋并无反抗之心”。
这个计谋虽然不是很完美,但至少比坐以待毙好,尤其是林仁肇的赤心可嘉。然而李煜却昏愦不明,听了北宋的反间计,说林仁肇是想举*投降,就不分青红皂白,把林仁肇杀了。大臣潘佑见李煜如此屈膝投降,认为有损国格,就上书批评朝*,劝李煜振作起来,可李煜不听,潘佑一连上书七八次,最后没办法了,气得潘佑大骂李煜:“三*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我已上书数万言,该说的都说了。陛下一味纵容奸邪,不分是非,整个国家都坏在你的手里了。你简直连古代的桀纣、孙皓都不如,你太无能了,太信邪了。我决不与奸臣为伍,也决不事亡国之君,你如不听我的话,就干脆把我杀了算了。”不可思议的是李煜居然把这样的忠臣也逼得自杀了。
开宝七年(公元年),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的宋*在大将曹彬的率领下大举南伐。李煜面对如此局面别无良策,只希望求和,请求赵匡胤封他个爵位,正式列为宋朝的属臣,这样宋兵就不必南下了。于是就派宰相徐铉去开封,请求宋太祖暂缓进攻,但却无功而返。不久,李煜又派徐铉再去开封,要求宋*保全平民的性命,语气几近哀求,赵匡胤怒斥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此,李煜的幻想就彻底破灭了。
南唐被灭后李煜也成为了俘虏,被抓到开封关进大牢,本来最初赵匡胤对他并无杀心,任其老死罢了,但李煜每日思念故国,并时常作词以此倾诉,这便犯了赵匡胤的大忌,决定杀掉他。后来赵匡胤命人给李煜送去一种叫“牵机*”的*药,李煜端着*药泪如雨下的说到:“陛下当初既然答应不杀我,为什么现在又要杀我呢?”
由此可见,李煜到死的时候都不明白“*治”到底是什么,自己到底是因何而亡也不自知,因此,李煜死得既可怜又可愚,死时四十二岁,正是七月七。本期“揭秘历史长河”便说到这里,欢迎各位看官到评论区发表言论。最后送上一首李煜所作的《虞美人》给各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