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指甲的方寸之美又长又尖的指甲套如何成为潮
TUhjnbcbe - 2022/9/5 9:15:00
商务BD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3795.html

在网上快乐划水时,猝不及防划过一组得了灰指甲的照片,还是手指头,皱着眉头一一划过后,就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会感到窘迫吧。看到有人说很想把手藏起来,然而这也不能染指甲,还挺尴尬的。

我忽然想起指甲套,没错,就是我们常在清宫电视剧里见到的那些长到逆天、能盖住指甲的东西,当然,现在没人会戴这玩意儿了。

但是说起来,古代的指甲套和现在女生做美甲颇有些异曲同工,美甲类型中就有片这一项,不过它的长度和制作都不一样。

在营造美丽这件事上,古时爱美的人们早就研究透了各种细节,指甲自然也不会遗漏。

在清宫影视剧中,我们就经常能看到那些后宫妃子们玩转着手上长长的指甲套,这时候就有人问了,戴着这玩意儿,不会不方便吗?怎么干活呢?

答案是,人家根本不用干活。

所以也不用我们去操这种心了,毕竟人家上层社会、贵族的标签还贴在那儿呢。

女性对美的追求,是细致到方方面面的,指甲套的出现,也体现出古人对手的审美。

很早的时候,古人就有了对手的审美。《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女子之美的时候,第一个写到的就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说双手如柔嫩的白茅一样白皙。

柔荑、笋尖、春葱,这些是古人比喻女子之手时最常见的词汇,它体现出人们的对手的审美——白、尖、长。

并且历史长时间以来,人们对手的审美似乎一直没变,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十指纤纤”,手要细巧而柔美。所以古代女子流行蓄甲,毕竟长长的指甲能从视觉上直接拉长手指长度。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当然,蓄甲之风还受到古人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观念影响,所以其实蓄甲的不止是女性,男性也会这样。

不过出于现实方便原因,他们肯定还是会修剪的,而修剪也有规矩,比如唐代孙思邈认为“凡寅日剪指甲,午日剪足甲及烧白发,吉”,就是说连剪指甲都要挑时辰。且剪下来的指甲也要小心保存,可放入匣中存放或埋入土中。

对于不用做粗活的贵族女子来说,整日被禁锢在屋内,既然没事做,也就不用为求方便而剪指甲,所以就流行起了蓄长指甲。

《陈书·高祖章皇后传》中记载南朝陈武帝章皇后“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说她手指甲长达五寸,每遇到丧事穿丧服时,就会有一个手指甲先折断。

《红楼梦》里的丫鬟晴雯也蓄甲,她在弥留之际断指托情,“把两根葱管一样的指甲齐根咬下”。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可见蓄甲风尚经久不衰,然而蓄甲不难,保养却不简单,因为指甲一长,就极易劈断,所以护甲就应运而生了。

指甲套也称护指,就是起到保护指甲的作用。明清时期,贵族女子蓄甲、戴指甲套的风气极盛,那些长长的指甲套,在当时是一种很时髦的装饰。

不用担心它戴着不舒服,指甲套都是做成适合手指弯曲的弓形,上尖下宽,戴上舒适自如,且多做成镂空的样子,没有不透气的困扰。

清代的指甲套就留下很多,那可不是以前小女孩玩的那种塑料指甲套,人家的护指绝大多数都是用金、银制作的,形式多样,上面还会点缀各种宝石及其它装饰物。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清代金錾古钱纹指甲套,长5.2厘米。以金片捶揲弯卷而成,表面装饰各种纹饰。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清代银鎏金累丝嵌珠石指甲套,长9厘米,通体采用累丝工艺,以点翠装饰蝙蝠图案和“寿”字图案,另嵌有红色宝石和珍珠。

这些指甲套均精雕细琢,已经不是简单的护甲了,甚至成了一件艺术品,一种炫耀的方式。金、银、玉、珐琅、玳瑁等材料,再加上精美华丽的纹饰,宝石珍珠的点缀,一个小小的指甲套,做成了普通人买不起的华贵样子。

时间越往后,指甲套的制作款式就越精细奢靡,到晚清的时候,指甲套也依旧流行,且更加精巧。

慈禧也喜欢戴指甲套,在她留下的画像中就能看到长长的指甲套。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美国画家卡尔曾绘慈禧画像,在这幅画中,慈禧带着昂贵的翡翠指甲套,这种指甲套需要一整块质地精良的材料,据说制造一对翡翠指甲套比雕刻一件精美的玉器陈设都要费工。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戴上各种琳琅首饰,蹬着厚厚的花盆底鞋,走起路来慢悠悠的,一双白皙纤细的手时不时从宽大的袖子中露出来。

这样的画面,便是我们经常在清宫剧中看到的,也是清代真实存在的时代潮流。

雍正十二美人图中的长指甲

指甲套,是一种时代装扮,也是养尊处优生活的产物,更是女性对审美的体现。在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风尚中,我们得以窥探到豪门贵族的生活情态,想象那时的绝代风华。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甲的方寸之美又长又尖的指甲套如何成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