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绳子就可观看动画,旁听一起发生在长江入口中华鲟被非法捕捞的故事;在卷宗启动器按下你的手掌,就可观看“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新说,了解非法捕捞“三有动物”青蛙的案件;带上VR眼镜,就能领略金雕飞翔的视角,通过判决书模型了解网购金雕案的故事……
今天下午,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启用暨《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书首发仪式在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举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汤小夫、南京市委常委、*法委书记徐锦辉、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委书记、董事长孙真福以及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南京旅游集团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组书记李后龙主持活动,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学校师生代表、自然保护志愿者、群众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40余人参加仪式。
启动仪式上,汤小夫与徐锦辉共同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启用揭幕。该馆是省市法院共建项目和南京中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由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玄武区人民法院、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共同建设。展馆分为司法保护区、互动实践区和成果展示区三部分,展示江苏法院审结的10起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件,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阐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为参观人群提供。展馆启动后,将对游客免费开放,预计年参观人数在10万人次左右。随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书发布仪式,为省市人大代表、中小学校师生代表、自然保护志愿者代表、社区群众代表等人员赠送新书。
《以案释法·漫画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出版,南京环资法庭编写,该书选取江苏法院审结的25个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采用漫画案情、法官说法以及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三部分来呈现江苏法院司法护航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举措及成效,向大众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及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媒体记者共同参观了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馆。
全馆以“法”为主线,右侧悬挂着的是“生态球”,展示地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以及污染残破的两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呼吁我们树立环保理念,共同珍惜美好的地球家园。
综合展示馆分区域介绍了10个江苏法院审结的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相关法律知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
中华鲟案
这面墙介绍的是长江第二法庭审理的非法捕捞中华鲟案。中华鲟又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因数量稀少且难以人工繁殖,目前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拉动绳子就可观看动画,旁听一起发生在长江入口中华鲟被非法捕捞的故事。顶上方是模拟打造非法捕捞场景的3D模型,直观展现中华鲟与其他鱼类被网困住的情景,右侧展现的是非法捕捞工具——绝户网。
金雕案
此处通过全息影像展示金雕飞翔的英姿,现场,徐锦辉带上VR眼镜,领略金雕飞翔视角。桌面上的判决书模型展示了网购金雕案的故事。动画中笼子里的金雕讲述自己被人类圈养的悲惨遭遇,失去飞行能力的金雕与遨游天空的金雕形成了鲜明对比。
非法猎捕獐案
獐,原名河麂,俗称獐子,是南京本土特色的动物物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图文介绍獐子作为最独特的“鹿”科动物的一些特性,视频动画展现南京老山地区非法猎捕獐子案件。
象牙玳瑁制品案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白皙的象牙是大象的身体的一部分,斑斓美丽的玳瑁壳也是玳瑁的身体组成部分。因为部分人的错误消费观和猎奇心态,大象和玳瑁惨遭猎捕和捕捞失去生命,馆内可观看走私象牙案和玳瑁制品案的视频动画。右侧以仿制品来展示象牙玳瑁制品,以牺牲动物生命为代价的工艺品再好看,也都沾满血迹,要学会拒绝。
生物多样性
在了解了环境资源被破坏的案件并知道司法保护的途径后,这面墙向参观者解释之前所做都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多样性(基因)、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地球上超过万物种,少了我一个真的没关系吗?视频动画展示了一个动物的消失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共设置里3种生物,可以用旋钮选择对应物种进行播放。
江苏环境资源“9+1”机制改革
这面墙是对江苏环境资源“9+1”机制的直观展示。使用了石墨烯投屏互动,配以语音介绍。江苏法院以生态功能区为基础设立9家基层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法庭,跨行*区域集中管辖一审环境资源案件,例如在苏州姑苏区设立太湖法庭,集中管辖太湖流域发生的环境资源类案件;在长江南北两岸的江阴、如皋分别设立长江第一法庭、长江第二法庭,全力守护长江母亲河;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中国*(渤)海候鸟栖息地,在东台法院设立*海湿地法庭。
文字:法治日报记者丁国锋罗莎莎
通讯员汪云部分素材:法治江苏法治日报江苏记者站法报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