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蒋金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公望研究会副会长
回首“千年诗会”
在历史上,有四个文化名人共同演绎了一段穿越千年的“富阳诗会”,可谓奇缘。“诗会”的发起人应该是北宋的苏东坡。苏东坡先后两次到杭州做官,任通判和知州,富阳是他的管辖地区,因此他时常来富阳或公务或“休闲”。那时的庙山坞有个寺庙叫“净因院”,苏东坡来的时候,看到了一片竹海,有感而发,留下了一首非常应景的诗《净因院竹轩》:轩前有竹百余竿,节节浑如玳瑁斑。雨过风清谈般若,琅王干声撼半窗寒。
苏东坡之后多年,到了元朝,*公望来到了富阳,他看到苏东坡的诗后和了一首《题苏东坡竹》:一片湘云湿未干,春风吹下玉琅王干。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
从*公望这首诗的题目和内容来推理,说不定苏东坡还有一幅以竹为题材的画,也说不定苏东坡的《净因院竹轩》是题画诗。*公望之后,又是来年,朱耷出现了。朱耷即八大山人,他的经历和*公望很相似,因此,他会追寻“偶像”的仙踪,来到富阳,写下直抒胸襟的诗句:净云四三里,秋高为森爽。比之*一峰,家住富阳上。又过了三百多年后的年,张大千和大哥张善孖两家结伴,从杭州上船,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而至*山,沿路写下几十首诗,而第一首诗,就叫《富阳》:云起云收百态陈,山头石累石可自粼粼。平生低首*公望,结宅应须住富春。纵观苏东坡、*公望、八大山人、张大千这四位文化名人的诗歌,无不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都喜欢富阳,都想在风景如画的富春江边住下来,然而,他们最终都不过是过客而已。如此说来,我们这些生于此长于此的富阳人是多么的幸福!
*公望究竟是哪里人关于*公望的籍贯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不太搞得明白。那么,他到底是富阳人,常熟人,还是平阳人,松江人呢?我今天告诉大家,*公望的祖籍是上海松江。*公望的爷爷叫陆龙霆,出生在松江华亭县,是个进士。说起华亭,其实和富阳也有关系,孙权的时候,分封了一个华亭侯叫陆逊,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大名鼎鼎,是东吴的大都督,他有个弟弟叫陆瑁,是东吴的吏部尚书,重要的是,陆瑁是*公望的远祖。*公望出生在常熟子游巷,这条小巷今天还在,他本姓陆,叫陆坚,他父亲叫陆统,在*公望不到十岁时去世了,当时,有个姓*的温州平阳人寓居在常熟,年近九十,这个叫*乐的老人看到十来岁的小陆坚聪明伶俐,很喜欢,问他“给我做儿子好吗?”在这里有两个说法,有的说此时陆坚已经父母双亡,也有的说只是父亲不在了,他是被母亲带到*家去的。总之,我们就听到了*乐喜出望外地说:“*公望子久矣!”从此,陆坚便改姓换名为*公望,字子久。因此,对*公望到底是哪里人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只有这样表达:他祖籍松江,出生于常熟,养父为平阳籍,晚年定居富阳。*公望为什么而坐牢*公望确实坐过牢,那是他在浙西廉访司担任书吏,相当于秘书之类角色的时候。其时,张闾任江浙行省平章*事,限时负责经理田粮,*公望是他的手下。经理田粮就是清理当时混乱的熟田、荒地数量等,增加国家税收。由于元朝*府用严刑苛法威胁,地方上往往瞒报田亩数目,张闾发现了这个情况,向皇帝作了汇报,皇帝让张闾严查此事。张闾在查的过程中手段太狠了,逼死了九个人,老百姓开始造反。因为激起了太多民愤,皇帝也慌了,将张闾以贪腐的罪名逮捕下狱,*公望也受牵连被下狱。因为*公望本人和贪腐没有关系,过了不久事态平息后,他便被放了出来,这时他已年近五十。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任何人生事业的大门都已行将关闭。然而,*公望此时虽然对仕途心灰意冷,却对画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下决心要用画笔来实现自己寄情山水的理想。也许*公望年轻时的书画功底比较扎实,所以五十岁那年,他成了赵孟頫的正式入室弟子。赵孟頫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是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还是个大收藏家,因此*公望学艺的起点特别高。赵孟頫告诉*公望,“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不是跟我学,而是要学古人。”他说的古人,就是唐、宋的书画大家。*公望的墓在哪里关于*公望的墓地,现在基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常熟的虞山,那里有墓碑,是清嘉庆年间*公望的第十六世孙*泰立的。另外一说就在我们富阳,比嘉庆还要早的明末清初时期修的《富阳县志》、《浙江通志》上说得很清楚:“元处士*公望墓在县东北二十里庙山”。我们曾在年5月间寻找过该墓,就在庙山坞底的灯台瀛上。灯台瀛就在*公望结庐处的后面,大约20分钟的山路。这个古墓很特别,除了一圈石砌的土垅,一个低矮的土堆,无碑无兽,无台无凳。奇怪的是,墓前挖有一个风水池,有形有制的坑,近穴处浅,往外略深,中间就自然地形成了一条弧形,外围又是一条半圆形土堆,约有一米多宽,一米多高,大家都说像极了太极图。我们知道,*公望是全真教道士,这图案和他的身份非常符合。而且,庙山坞就只有这一座古墓。后来,我们又请了杭州的考古人员来墓地考察和研究,他们取了三合土回去,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此墓为元末明初时所成。这个时间与*公望去世的时间是吻合的。富阳这个墓的历史记载比常熟的要早得多。《富春山居图》与庚寅年的奇缘现在,我要讲讲《富春山居图》与庚寅年的传奇。*公望在《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说,“十年青龙在庚寅歜节前一日,大痴道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至正十年为农历庚寅,他的题跋时间是端午前一日,是年为公元年。后来,画的收藏者吴洪裕在临终前,要把《富春山居图》烧给他作殉葬品,幸亏他侄子吴子文出手及时,抢出画卷,可惜画已烧成两段。此年,又是庚寅年,即公元年。年,又是一个庚寅年,国家邮*部门选在今年初举行《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首发仪式,《富春山居图》荣成“国家名片”。更让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