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1白玉剑格
长5.8cm宽2cm厚1.9cm
器物为白玉质,整体受沁古朴厚重,呈玻璃光泽。剑格敦实厚重,切工大气,立体感极强,内孔为管钻定位后拉丝切割而成,孔道宽阔顺畅,为汉代典型风格;通身光素无纹,造型精美,细节一丝不苟,边角干净利落,为藏赏皆宜的佳品。
Lot2玉三才环(两个)
直径5.9cm内径3.85cm厚0.4cm
直径4.2cm内径2.4cm厚0.4cm
大三才环为玉色青*,光气柔和,小三才环沁色浓重,灰皮深浅自然分布,光泽明亮。器物皆呈规矩的圆环形,两面及内外侧皆磨成三个平面,倒角利落,浑然天成,为典型汉代风格。三才环难在曲度与抛光,该组玉环棱角转折圆润有力,台面精细平整,颇见功夫,大小适合随身佩带,玩味十足。
Lot3满*沁龙首纹环
直径4.4cm内径2.1cm厚0.45cm
玉环*沁满布,两面皆以浮雕方式雕琢六个相叠分布的龙首,龙首圆眼卷鼻,腮部饱满,纹饰清晰利落,春秋风格鲜明。《礼记》中记载:“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玉环为玉佩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文人雅士历来追捧的礼玉,大小适宜佩戴,不可多得。
Lot4白玉龙纹勒子
长4.6cm宽1.2cm厚0.9cm
器物为白玉质,质感细润。器型呈扁圆长柱形,打孔顺畅,中部浮雕龙首,两边对称雕琢龙纹,龙张口卷鼻,纹饰繁复,雕工饱满传神,边缘随器形起伏,做为龙身与四肢,设计精妙,为典型春秋风格,细节纹饰精雕细琢,工法细腻柔和,排列疏密有序,满工的器物弥足珍贵,是一件难得的藏品。
Lot5白玉龟背长寿锦地纹臂钏
直径6.7cm内径5.8cm厚1.8cm
器物为白玉质,光气柔和。形制为扁宽的环状,内部光洁细滑,外壁中部以双阴线技法雕琢龟背锦地纹,战汉至宋元龟纹为吉祥长寿的代表,此纹饰排列规整有序,福泽绵绵,有宋至明早期风格;器型简洁古朴,雕琢精细,臂钏为手臂上的饰物,汉代已在王公贵族中流行,历代皆有传承,器型少见,颇为难得。
Lot6*玉大吉葫芦佩
长5.55cm宽3.6cm厚0.8cm
器物材质为*玉,沁色浓艳,光泽莹润,主体为两个藤曼相缠的葫芦,葫芦表面开阔平坦,藤叶雕琢细腻写实,一面以浮雕阳文篆书“大吉”二字,字体古朴厚重,颇显匠人功力,有清代风格;葫芦佩构思巧妙、寓意吉祥,工料俱佳,为同类器物中难得之佳品。
Lot7白玉宝瓶形兽面纹提携(一对)
长6cm宽4.25cm厚0.95cm
器物玉质洁白温润,富有光泽。提携雕作宝瓶形,颈部两侧镂雕花耳,瓶身浮雕威严的摹古兽面纹,底部衔接扁圆形环扣,背部有长条形凸起的穿戴孔,为清代风格;提携为穿挂腰间的随身之物,故又引申出关照、提拔之意,一对存世者少见,于清代为宫廷吉服带之重要组件(参阅碟躞带提携带环的起源与演变一文),清宫旧藏有同类型宝瓶形兽面纹提携存世,该组玉提携造型别致、雕工上乘,成对出现更值得收藏。
Lot8白玉迦楼罗神鸟
长5.45cm宽4.2cm厚1.6cm
器物为白玉质,局部有淡*沁。迦楼罗神鸟呈人首鸟身形,额头上有卷云纹发箍,双臂拢于胸前,双翅张覆于两侧,为典型辽金风格,是当时的佛教器物,辽人常以玉雕迦楼罗鸟,以寓吉祥如意。迦楼罗在佛教中位列八部天龙之一,不仅在我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都颇为盛行。
Lot9青*玉环
直径8.1cm内径6cm厚0.5cm
器物玉色青*,质感细润,光气柔和。玉环呈扁宽的镯形,灰皮满布,中部鼓起,此类中厚内外两边略呈圆弧的刃状,为红山典型风格特征,形制古朴自然,表面打磨精细圆润,抛光精良,透光照种沁优美;形制圆润浑厚、风格素雅,尺寸稍大,佩戴、收藏皆适宜。
Lot10青*玉凸形璧
长4.75cm宽4cm厚0.34cm
器物为青*玉质,局部沁色浓重且富有变化。器物为一侧凸出的圆角方形璧,器身扁平,中间稍厚,两边呈薄刃状,玉璧中孔圆润规整,为红山风格,顶端穿戴孔细致顺畅,磨损明显,为古时长期佩戴的佐证,通体打磨光滑细致,造型古朴素雅。
Lot11白玉龙首饕餮纹带钩
长5.5cm宽2.7cm厚2.15cm
带钩为白玉质,钩体扁宽敦厚,钩首工艺精湛,以斜刀切削技法做出简约形龙首,龙首简约传神,钩身修形精致利落,上以阴线琢刻饕餮纹,粗眉广目,气势沉稳霸气,为典型战国风格,背部为钩钮呈椭圆形,此时期带钩平放钩尾翘高为其特色,明清以后钩首钩尾在同一平面上,此钩钩身布局比例精致协调,为同题材中的佳品,不可多得。
Lot12白玉发笄
长8.95cm直径0.7cm
器物为白玉质,灰皮满布,光气莹润。笄为簪之祖型,小巧修长,顶部呈半圆形,笄体肩部饱满,至底部收聚呈尖,便于插入发髻之中,在古代,女子插笄(「笄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行过笄礼的女子,即被视为成人。笄礼产生于周代,《仪礼·士昏礼》称:「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郑玄注:「笄,女子礼,犹冠男也。」行过笄礼的女子,即被视为成人。妇好墓至战国均有类似对象出土,商至战国时代风格鲜明,为贵族束发戴冠时所佩戴,风韵淡雅清新,有独特的简约美,顶部设计可垂挂步摇,此笄纤细极难保存,品相完好非常难得,实为赏玩、收藏之佳品。
Lot13白玉留皮扳指
直径3.8cm内径2.2cm厚2.7cm
扳指为细润的白玉质,皮色金*,光气温润。扳指精巧端庄,整体光素无纹,一面保留原皮,具晚清风格,整体自然随形,虽为素器,仍美不胜收,内孔打磨精细圆润,佩戴舒适合手,赏玩皆宜。
Lot14白玉*沁猫
高6.1cm宽3.6cm厚2.2cm
器物为圆雕的动物件,玉质细白,光泽温和。造型为一只翘尾蹲坐的猫,身形圆滚可爱,口鼻微微翘起,神态乖巧伶俐、栩栩如生,颇为写实,有清代风格;猫谐音“耄”,寓意长寿,又能捕鼠,保宅院清吉,又有家居安宁之意,背后有通天孔可供配带,适宜收藏、把玩。
Lot15火烧玉蝴蝶团菊灵芝纹牌饰
长4.15cm宽3.95cm厚0.4cm
器物玉质坚实细密,光气一流,背面带铜绿沁,为方形的镂空片雕件,边框琢制规矩,纹饰镂雕精美细腻,山石之上灵芝饱满,团菊茂密,蝴蝶展翅飞舞而至,一派春色盎然之景,颇具明代文人气息;背部光素无纹,打磨细致平整,沁色稀罕,无论包镶设计,还是直接佩戴,皆为佳品。
Lot16白玉红沁乳钉纹扳指
直径3.1cm内径2cm厚2.5cm
器物为白玉质,局部生坑红沁浓艳,光泽油润。扳指精巧端庄,两端近口沿处阴刻一周边线,表面浮雕细密的乳钉纹,带多子多孙百子寓意,清代风格典型,为摹古与流行的最佳结合,古韵盎然;器物题材少见,纹饰在沁色的映照之下更显古雅,格调古朴清奇,赏玩皆宜,不可多得。
Lot17青白玉英雄纹如意形带穿
长5.25cm宽3.5cm厚1.5cm
器物为油润的青白玉质,光气柔和。带穿呈优美的如意形,以浮雕技法随形做出边框和内部纹饰,背部光素平滑,侧边有长条形孔,为典型金元风格;纹饰为一只熊回首伏卧于树下,望向树上的苍鹰,谐音为英雄,带穿小巧精致而又饱满俊朗,藏玩皆宜。
Lot18白玉珠串
直径0.9cm厚0.75cm
珠串为白玉质,光泽细润。珠形玲珑规整,琢磨精巧,孔道光滑细腻,隔珠搭配适宜,三通、佛头组合考究,具19世纪风格,此珠串清新淡雅,为足数颗,即可做手持念珠,亦可做项链佩戴,为赏玩之佳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