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玩收藏怎么能不认识标准器容易掉坑里去的啊
TUhjnbcbe - 2021/8/1 14:55:00

-原创-

第篇

每日更新中

有多少玩收藏的朋友掉过坑?别说新入行的菜鸟们,就连浸淫收藏多年的“老油条”们都难免有失足打眼的时候。

在宋瓷系列里,大坑小坑简直不要太多,一个不小心就会掉里面。那么,怎样才能尽量不掉坑?起码的起码,我们要认识知名窑口的标准器。

什么是标准器?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在瓷器来说,每一个窑口都有这样一些器物,它们具有本窑口烧造器物的典型胎釉特征,它们在那个时代产量较大且为世人所熟知,它们在今天可以被明确断代(铭文纪年、伴生物纪年、窑址断代等)。

西晋越窑青釉狮形辟邪烛台

杭州博物馆藏

年杭州钢铁厂一处西晋“太康二年”纪年墓出土。“太康二年”即年,此器造型浑圆有力,辟邪面部生动有趣,保存较为完整,体现了西晋时期典型装饰特征,可作为同类型产品的标准器。

这些器物,在当时来说,可能是一次烧窑出炉后最好的那件精品,也可能是品质较为突出的一批作品。在今天,我们称它们为标准器。

元青花“至正十一年”铭云龙纹象耳瓶

戴维德基金会藏

此瓶成对,器型复杂,纹饰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至正十一年”即年,为元代晚期,后人将这种层次多、纹饰相仿的青花器型称为“至正型”。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标准器就好像阅兵时站在道路旁边笔笔直的标兵,起到的是一个定点、标杆的作用。当遇到新的器物时,我们可以把标准器当成一把尺子,拿标准器去衡量比对其他器物,形制、釉色、圈足等等,踩坑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龙泉窑

浙江南部的龙泉,山高水长。这里的窑场从宋初小规模生产,到北宋中晚期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再到南宋至元大放异彩,在中国瓷器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龙泉县大窑村龙泉窑遗址

龙泉窑产量极大,元朝时,从帝国都城到汗国王庭,都大量使用龙泉瓷器。除了供给国内,龙泉窑瓷器还行销海外。今天,在日本、朝鲜半岛、欧洲、非洲等都发现了数量惊人的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双鱼洗

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元代集宁路古城遗址出土,造型优美,内外满施青釉,有南宋龙泉青瓷遗风。

双鱼洗是龙泉窑最为人熟知的器型之一,基本造型是折沿、曲腹、矮圈足,外壁大多有莲瓣纹,内底装饰有首尾相逐的双鱼。双鱼的装饰手法有刻划、模印、贴塑等。今天最常见的略微凸起于器物表面的双鱼洗,属于贴塑双鱼纹样,在南宋晚期至元代大量涌现。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凤耳瓶

松阳县博物馆藏

年松阳县出土,此器是目前已知出土凤耳瓶中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一件,体现龙泉窑青瓷“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色。

凤耳瓶、鱼耳瓶是龙泉窑特有的作品,基本造型是盘口、细长颈、折肩,颈部两侧相对各有一个凸起的凤形(鱼形)耳。凤耳(鱼耳)瓶瓶身为直筒形,主要流行于南宋。

南宋龙泉莲瓣碗

年浙江衢州柯城王家瓜园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夫妇墓出土。“咸淳十年”即年,此器是南宋晚期纪年墓出土,较有代表性,外刻莲瓣中脊挺拔,形制较为狭长。

龙泉窑莲瓣碗在两宋都有生产,莲瓣造型基本上是由刻划花向浮雕转换。这种莲瓣纹碗在南宋晚期一直流行到元代,莲瓣逐渐从丰满圆润转向狭长,后被菊瓣纹所取代。

耀州窑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五代是耀州的发展成熟期,至北宋达到鼎盛,所烧造的橄榄绿青釉瓷器“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远销域外。

耀州窑遗址

浮雕刻花与印花是耀州青瓷的主要装饰手法,碗、盏、盘、钵、瓶、罐、灯等都有大量的刻、印作品。入金后,还出现了月白釉这一新品种。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碗

耀州窑博物馆藏

年铜川市*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此器为耀州窑典型橄榄绿釉色,外壁刻有牡丹花卉纹。

刻花碗是耀州窑的代表之一。北宋早期,耀州窑出现了与剔花工艺接近的浮雕式刻花工艺,纹样主要是植物花卉、多层仰莲纹等。北宋中期,刻花工艺达到最高水平,此时的耀州窑器物被称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

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团菊盏及陶范

耀州窑博物馆藏

年铜川市*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陶范的出土可以更加明确地说明印花器物的制作方法。

印花团菊盏及缠枝印花图案瓷器是耀州窑典型器物之一。北宋晚期,印花工艺开始大量运用,装饰题材以植物花卉纹(牡丹、莲花、菊花等)最常见。入金后,印花已经成为耀州窑瓷器的主流装饰,缠枝花卉纹样式渐次增多,并日益复杂。

吉州窑

江西吉安的吉州窑,兴起于五代、北宋,在南宋时达到鼎盛。吉州窑以黑釉瓷器著称,“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是吉州窑独创产品。

南宋吉州窑木叶盏

年江西省上饶市南宋“开禧二年”赵氏墓出土。“开禧二年”即年,此器束口、斜腹、圈足,是目前唯一有确切纪年的吉州窑木叶盏,可作为同类器的断代坐标。

木叶盏是吉州窑独创产品,在黑釉之上,点缀一片树叶的形式,经过烧制,盏内可以看见一片清晰的叶脉轮廓,颇具禅意。

南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吉语纹盏

江西省博物馆藏

年江西省吉安县永和窑址出土,腹内中部对称分布菱花形剪纸贴花三组。

剪纸贴花也是吉州窑特色之一,根据不同的盏形,选取合适的剪纸纹样,在纹样未被遮盖的地方再施一层釉,之后入窑烧制,烧成的成品即被称为剪纸贴花盏。与此同时,吉州窑还有剪纸漏花产品。

南宋吉州窑绿釉“陈家印置”款刻花蕉叶纹如意形枕

年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南宋淳熙年间(-)墓葬出土。

两宋之交,吉州窑出现了绿釉产品。吉州窑绿釉属于低温铅釉,主要类型为瓷枕,此外也有盆、碗、盏、碟、壶等,纹样有弦纹、蕉叶、水波等。

南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折枝梅纹长颈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年江西省吉安县永和窑址出土,胎质较为疏松,瓶身上剔刻有折枝梅纹,花蕊为褐色彩绘。

黑釉器在吉州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此类剔刻、剔划长颈瓶侈口、长颈、鼓腹,通身施黑釉,腹部有花卉纹。

以上的几个窑口,可以称得上标准器的器物远不止这些。而宋瓷系列中,还有其他很多窑口,它们也各有自己的标准器。

你觉得上述窑口的标准器还有补充的吗?你还想看哪些窑口的标准器呢?在评论区留个言吧~

END

肉庄优选

耀州窑刻花盘

“刀刀见泥”,触手可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玩收藏怎么能不认识标准器容易掉坑里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