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诸葛八卦村,首先跳出来的想象或许是“八卦”形的村子规划,“八卦”形的池塘,还有关于诸葛氏族的历史故事。其实真正的诸葛八卦村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这些。
在这样一个晴好的夏日走进八卦村,穿过一条条石子铺成的狭窄小巷子,白墙青瓦的低矮建筑,给人的感觉十分明朗且开阔。低矮的窗户、陈年的台阶、石板堆砌而成的小花坛、小巷子里半掩着的木门,亦或是拐角处探出*泥墙的石榴花,都蕴含着属于江南村落独有的静好。再抬头看,重重叠叠的白墙上,是向天空延伸的马头墙,比白墙更加干净的纯蓝天空,万里无云。村子中心的钟池水干净澄澈,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拍到岸边的房屋和蓝天一起倒影在水中的画面,舒朗又明媚。
1
八卦为局,古风承袭
然而诸葛八卦村真正走起来,却是一点儿也不“明媚”的。在没有这些景点标识之前,外村人进入村子,是走不出去的。弯弯绕绕,兜兜转转,要么走进死胡同,要么兜回到原地。一向路痴的我,是不敢轻易尝试的。这就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阵法了,外人一旦闯入阵法,必须摸清是什么阵法,找到阵眼,方能破局,否则做再多的努力也只是无用功。待体力耗尽,自然不战而败。诸葛八卦村便是将这样的情节付诸了实践。整个村落以钟池为中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分布着一千多户民居;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钟池一半是陆地,一半是池塘,犹如太极的阴阳。村中建筑千门万户,面面相向,背背相承,巷道纵横,虚虚实实,似断却连,似通却闭。诸葛氏族的先祖们以这样的布局,使得子孙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比如在北伐时期,萧劲光所部国民革命*与*阀孙传芳在村庄附近激战三天却未被涉及。后抗日战争期间,当日寇从山村屏障的高隆岗下大道经过时,竟未发现另一面的诸葛八卦村。
钟池旁的八卦墙
诸葛八卦村的另一大特色,则是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这里现存明清时代民宅有多座,是“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徽派建筑典型,其建筑布局、房屋木雕、大门对联以及房屋型制都别具特色,被古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民居的富金矿”。民居多设有厅堂,宗祠的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各种建筑的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走进丞相祠堂,阶前长满了青苔,那些围栏、柱子早已被江南的风雨侵蚀得褪了色。但在宽阔的厅堂处,抬头可见高高的房梁上,榫卯结构的木构件复杂而有序,雕梁画栋,牛腿上也有花朵、卐字形图案,繁复而精美。天井、影壁、大水缸是诸葛村古建筑中十分常见的建筑。雍睦堂的门头最为豪华,苏式砖雕门面精美繁复,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技艺。
诸葛八卦村除了明清古建筑群落的完整保留,他们的文化渊源和氏族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比如大公馆门口处的“忠”和“勇”;雍睦堂耕读传家的祖训;《诫子书》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身励志之训。除此之外,诸葛村的子孙不仅将世代谋生的中药材产业传承并发扬光大,更是将济世胸怀融合进家族子孙的血脉,成为一种重要的氏族精神,传承至今。这些文化和精神依附在完整的古民居建筑上,一同成为宝贵的财富。
2
中药为业,药行天下
诸葛八卦村的中医药渊源最初来源于诸葛亮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诸葛村的子孙以此为训。明朝初年,兰溪中药业兴盛,尤其是诸葛村的药业脱颖而出。《诸葛氏宗谱》记载:“壮多勉其季习举子业……晚年喜以岐*之术寿人。”不仅点明了诸葛村先民耕读传家的传统,也说明诸葛村村民对中医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