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皇岗海关查获疑似鹦鹉螺化石玳瑁海柳等
TUhjnbcbe - 2021/5/10 18:47:00
白癜风专病专治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18951.html

NEWS

///

一位没有任何违规记录的大陆旅客,在入境时受朋友之托帮忙携带一箱“工艺品”,经海关检查,箱内实际为濒危动植物制品。

据深圳海关消息,该关隶属皇岗海关在皇岗口岸查获一宗旅客违规携带疑似鹦鹉螺化石、玳瑁、海柳等濒危动植物制品件入境案件。

1月21日13时左右,一名男子从皇岗口岸旅检入境大厅入境。CT机图像显示,该旅客行李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螺状黑色物品。经检查,海关关员在其行李内查获疑似鹦鹉螺化石18件、玳瑁饰品28件、海柳制品20件、玛瑙原石个,共计件。据了解,鹦鹉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玳瑁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的濒危物种,海柳属CITES附录II中的濒危物种,三者均属于禁止进行商业性国际贸易的物品。目前,案件已移交缉私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该男子表示,上述物品来自马达加斯加,是应朋友委托携带入境的,朋友称这都是工艺品,准备带入内地倒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进出口或者以其他方式走私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濒危

地球历史的见证者

鹦鹉螺化石

鹦鹉螺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是极其珍贵的观赏贝类,因贝壳表面有赤橙色火焰状斑纹,酷似鹦鹉而得名。通常栖息在深海底层,主要以蟹类、虾类和海胆等为食。最早发现于寒武纪晚期,奥陶纪最盛,种类繁多,分布极广,此后逐渐衰退。世界上只存鹦鹉螺一个属三个种。

鹦鹉螺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和古生物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鹦鹉螺最早出现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后期,到奥陶纪之后,迅速演化为海洋中最为凶猛的肉食性动物,并且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都有“海中霸王”之称。

鹦鹉螺在其后的3亿7千万年间,大量存在全世界的海洋里,直到白垩纪同其他海生类,诸如箭石以及陆生类恐龙同时从地球上绝种。鹦鹉螺壳记录了月亮与地球旋转的关系,有“海洋天文学家”的美誉。

浅海珍宝

猛*玳瑁

玳瑁(学名:Eretmochelysimbricata)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一般长约0.6米,大者可达1.6米。头顶有两对前额鳞,吻部侧扁,上颚前端钩曲呈鹰嘴状;前额鳞2对;背甲盾片呈覆瓦状排列;背面的角质板覆瓦状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色相间的花纹。四肢呈鳍足状。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主要的生活区是浅水礁湖和珊瑚礁区,珊瑚礁中的许多洞穴和深谷给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还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绵。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龟,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能若无其事的吞吃海绵。而由于长期大量进食海绵,玳瑁自己的肉中也含有能致人于死的剧*物质。玳瑁的食物还包括水母、海葵、虾蟹和贝类等无脊椎动物以及鱼类和海藻。玳瑁分布在广大的海域中,但过度的捕捞使玳瑁已经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近海也几乎绝迹。

海底活化石

千年神木海柳

海柳学名黑珊瑚,因其长成树枝状,枝条纤美,质地柔韧,外形类似于陆地上的柳树,故获名海柳。虽形似树木,但经海洋科学研究海柳实属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类,系珊瑚科的一种。

海柳有"海底活化石"之称,其寿命可长达千年甚至上万年,目前用于加工烟嘴的海柳大多在几百年到上千年之间。海柳的生长是极其缓慢的,它是养不大的"千金",科学家测试证实,每年才长高5毫米,一株海柳长成1米高,起码得年时间。海柳密度大、质硬,有"水渗不腐、火焚不损"的特点。故又有"海底神木"的尊称。

中国的海柳分布于广东大鹏湾和海南的琊琅湾、三亚、西瑁等海域。现在国内的海柳已经开采完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海柳都是从东南亚或南非进口的。

海关提醒广大旅客

邮寄、携带、托运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出入国境,必须持有允许进出口证明,并向出入境海关申报。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的动植物,必须取得国家濒危办颁发的许可证,并向海关申报才可以出入境。没有相关机构的证明,旅客严禁携带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出入境。

(皇岗海关潘宣伊、周杰供稿)

相关阅读:

全省打击走私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27千克价逾万元!珠澳联手破走私沉香大案

8.3吨穿山甲鳞片!内地与香港海关联合查获走私大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皇岗海关查获疑似鹦鹉螺化石玳瑁海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