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美)
欧·亨利(O.Henry,年9月11日-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麦琪的礼物》通过德拉夫妇在贫困中忍痛割爱互赠礼物的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赞美了他们善良的心地和纯真的爱情。下面是麦琪的礼物原文,欢迎阅读---
一元八角七。全都在这儿了,其中六角是一分一分的铜板。这些分分钱是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软硬兼施地一分两分地扣下来,直弄得自己羞愧难当,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
德拉这样作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元。现在,他的收入缩减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的字母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它们正严肃地思忖着是否缩写成谦逊而又讲求实际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回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就是刚介绍给诸位的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而且热烈地拥抱他。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抹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是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壁镜。也许你见过每周房租八美元的公寓壁镜吧。一个非常瘦小而灵巧的人,从观察自己在一连串的纵条影象中,可能会对自己的容貌得到一个大致精确的概念。德拉身材苗条,已精通了这门子艺术。
突然,她从窗口旋风般地转过身来,站在壁镜前面。她两眼晶莹透亮,但二十秒钟之内她的面色失去了光彩。她急速地折散头发,使之完全泼散开来。
现在,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夫妇俩各有一件特别引以自豪的东西。一件是吉姆的金表,是他祖父传给父亲,父亲又传给他的传家宝;另一件则是德拉的秀发。如果示巴女王也住在天井对面的公寓里,总有一天德拉会把头发披散下来,露出窗外晾干,使那女王的珍珠宝贝黔然失色;如果地下室堆满金银财宝、所罗门王又是守门人的话,每当吉姆路过那儿,准会摸出金表,好让那所罗门王忌妒得吹胡子瞪眼睛。
此时此刻,德拉的秀发泼撒在她的周围,微波起伏,闪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她的美发长及膝下,仿佛是她的一件长袍。接着,她又神经质地赶紧把头发梳好。踌躇了一分钟,一动不动地立在那儿,破旧的红地毯上溅落了一、两滴眼泪。
她穿上那件褐色的旧外衣,戴上褐色的旧帽子,眼睛里残留着晶莹的泪花,裙子一摆,便飘出房门,下楼来到街上。
她走到一块招牌前停下来,上写着:“索弗罗妮夫人——专营各式头发”。德拉奔上楼梯,气喘吁吁地定了定神。那位夫人身躯肥大,过于苍白,冷若冰霜,同“索弗罗妮”的雅号简直牛头不对马嘴。“你要买我的头发吗?”德拉问。“我买头发,”夫人说。“揭掉帽子,让我看看发样。”
那褐色的瀑布泼撒了下来。“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内行似地抓起头发。
“快给我钱,”德拉说。
呵,接着而至的两个小时犹如长了翅膀,愉快地飞掠而过。请不用理会这胡诌的比喻。她正在彻底搜寻各家店铺,为吉姆买礼物。
她终于找到了,那准是专为吉姆特制的,决非为别人。她找遍了各家商店,哪儿也没有这样的东西,一条朴素的白金表链,镂刻着花纹。正如一切优质东西那样,它只以货色论长短,不以装潢来炫耀。而且它正配得上那只金表。她一见这条表链,就知道一定属于吉姆所有。它就像吉姆本人,文静而有价值——这一形容对两者都恰如其份。她花去二十一美元买下了,匆匆赶回家,只剩下八角七分钱。金表匹配这条链子,无论在任何场合,吉姆都可以毫无愧色地看时间了。
尽管这只表华丽珍贵,因为用的是旧皮带取代表链,他有时只偷偷地瞥上一眼。
德拉回家之后,她的狂喜有点儿变得审慎和理智了。她找出烫发铁钳,点燃煤气,着手修补因爱情加慷慨所造成的破坏,这永远是件极其艰巨的任务,亲爱的朋友们——简直是件了不起的任务呵。
不出四十分钟,她的头上布满了紧贴头皮的一绺绺小卷发,使她活像个逃学的小男孩。她在镜子里老盯着自己瞧,小心地、苛刻地照来照去。“假如吉姆看我一眼不把我宰掉的话,”她自言自语,“他定会说我像个科尼岛上合唱队的卖唱姑娘。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唉,只有一元八角七,我能干什么呢?”
七点钟,她煮好了咖啡,把煎锅置于热炉上,随时都可作肉排。
吉姆一贯准时回家。德拉将表链对叠握在手心,坐在离他一贯进门最近的桌子角上。接着,她听见下面楼梯上响起了他的脚步声,她紧张得脸色失去了一会儿血色。她习惯于为了最简单的日常事物而默默祈祷,此刻,她悄声道:“求求上帝,让他觉得我还是漂亮的吧。”
门开了,吉姆步入,随手关上了门。他显得瘦削而又非常严肃。可怜的人儿,他才二十二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需要买件新大衣,连手套也没有呀。
吉姆站在屋里的门口边,纹丝不动地好像猎犬嗅到了鹌鹑的气味似的。他的两眼固定在德拉身上,其神情使她无法理解,令她毛骨悚然。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嫌恶,根本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神情。他仅仅是面带这种神情死死地盯着德拉。
德拉一扭腰,从桌上跳了下来,向他走过去。“吉姆,亲爱的,”她喊道,“别那样盯着我。我把头发剪掉卖了,因为不送你一件礼物,我无法过圣诞节。头发会再长起来——你不会介意,是吗?我非这么做不可。我的头发长得快极了。说‘恭贺圣诞’吧!吉姆,让我们快快乐乐的。你肯定猜不着我给你买了一件多么好的——多么美丽精致的礼物啊!”“你已经把头发剪掉了?”吉姆吃力地问道,似乎他绞尽脑汁也没弄明白这明摆着的事实。“剪掉卖了,”德拉说。“不管怎么说,你不也同样喜欢我吗?没了长发,我还是我嘛,对吗?”
吉姆古怪地四下望望这房间。“你说你的头发没有了吗?”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问道。“别找啦,”德拉说。“告诉你,我已经卖了——卖掉了,没有啦。这是圣诞前夜,好人儿。好好待我,这是为了你呀。也许我的头发数得清,”突然她特别温柔地接下去,“可谁也数不清我对你的恩爱啊。我可以做肉排了吗,吉姆?”
吉姆好像从恍惚之中醒来,把德拉紧紧地搂在怀里。现在,别着急,先让我们花个十秒钟从另一角度审慎地思索一下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房租每周八美元,或者一百万美元——那有什么差别呢?数学家或才子会给你错误的答案。麦琪带来了宝贵的礼物,但就是缺少了那件东西。这句晦涩的话,下文将有所交待。
吉姆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包,扔在桌上。“别对我产生误会,德拉,”他说道,“无论剪发、修面,还是洗头,我以为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减低一点点对我妻子的爱情。不过,你只消打开那包东西,就会明白刚才为什么使我楞头楞脑了。”
她白皙的手指灵巧地解开绳子,打开纸包。紧接着是欣喜若狂的尖叫,哎呀!突然变成了女性神经质的泪水和哭泣,急需男主人千方百计的慰藉。
这是因为摆在桌上的梳子——全套梳子,包括两鬓用的,后面的,样样俱全。那是很久以前德拉在百老汇的一个橱窗里见过并羡慕得要死的东西。这些美妙的发梳,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其色彩正好同她失去的美发相匹配。她明白,这套梳子实在太昂贵,对此,她仅仅是羡慕渴望,但从未想到过据为己有。现在,这一切居然属于她了,可惜那有资格佩戴这垂涎已久的装饰品的美丽长发已无影无踪了。
不过,她依然把发梳搂在胸前,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泪水迷蒙的双眼,微笑着说:“我的头发长得飞快,吉姆!”随后,德拉活像一只被烫伤的小猫跳了起来,叫道,“喔!喔!”
吉姆还没有瞧见他的美丽的礼物哩。她急不可耐地把手掌摊开,伸到他面前,那没有知觉的贵重金属似乎闪现着她的欢快和热忱。“漂亮吗,吉姆?我搜遍了全城才找到了它。现在,你每天可以看一百次时间了。把表给我,我要看看它配在表上的样子。”
吉姆非旦不按她的吩咐行事,反而倒在睡椅上,两手枕在头下,微微发笑。“德拉,”他说,“让我们把圣诞礼物放在一边,保存一会儿吧。它们实在太好了,目前尚不宜用。我卖掉金表,换钱为你买了发梳。现在,你做肉排吧。”
正如诸位所知,麦琪是聪明人,聪明绝顶的人,他们把礼物带来送给出生在马槽里的耶稣。他们发明送圣诞礼物这玩艺儿。由于他们是聪明人,毫无疑问,他们的礼物也是聪明的礼物,如果碰上两样东西完全一样,可能还具有交换的权利。在这儿,我已经笨拙地给你们介绍了住公寓套间的两个傻孩子不足为奇的平淡故事,他们极不明智地为了对方而牺牲了他们家最最宝贵的东西。不过,让我们对现今的聪明人说最后一句话,在一切馈赠礼品的人当中,那两个人是最聪明的。在一切馈赠又接收礼品的人当中,像他们两个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在任何地方,他们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就是麦琪(圣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记得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中有一句台词,不再年轻的李隆基坐在椅子上笑呵呵的说:“朕这辈子算是被贵妃吃定了,以后宫里哪些莺莺燕燕都不看了,就独宠贵妃一个。”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也乐呵呵的说:“皇上独宠谁都是独宠”。说完君臣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李隆基确实独宠贵妃杨玉环,可在杨玉环之前,他还独宠过杨玉环的前任婆婆武惠妃。他与杨玉环爱的惊天动地,与武惠妃同样爱的天昏地暗。这一切,还得从武则天时期说起。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堂侄武攸止的女儿,武攸止早逝后武则天就把这个侄孙女接近宫中,因此武惠妃是在宫中长大的,与她的丈夫唐玄宗李隆基也算两小无猜。
后来武则天下台李隆基当*,小小的武惠妃就通过自己的美貌和智慧加入了李隆基的后宫大家庭,位分是婕妤。
唐朝后宫等级森严,除了不限人数的御女、采女等人,从正一品的皇后到正七品的美人才人就分了级,婕妤位居正四品定额两人,在后宫中处于中游。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个中游的婕妤,当时的大背景是武则天下台不久,朝堂内外都铆足了劲反对武家人。在这种情况下武惠妃这个武则天嫡系亲属能进入后宫还被封为婕妤,可见李隆基对她用情不浅。但这些,才只是开始。
只要身体健康,有盛宠在身的女子想要怀孕并不难。武惠妃很快就为李隆基生下一名皇子。
当时李隆基早就儿女成群了,但他对这个刚刚出生的第九个儿子十分在意,亲自为其取名为“李一”。“一”包含多种含义,甚至“天”也是含义之一。李隆基给小皇子取这个名字,可见对其寄予厚望。
但是这个孩子两岁就夭折了,悲伤的唐玄宗只能追封李一为夏王。好在武惠妃能生养,他们马上就有了第二个儿子李敏。“敏”同样是一个寓意很好的字,并且这又是李隆基亲自赐名。
要知道当一个皇帝孩子太多时就不会对孩子过于在意,即便是名字也不会用心,甚至还会让别人代取。
唐玄宗就让当时的贤相宋璟为自己的子女取名,虽说宋璟才华横溢,可谁不想得到父亲亲自给的名字呢?因此能得到皇帝亲自赐名,那是莫大的荣耀。可惜的是李敏与哥哥李一一样,或许是承受不住这份疼爱,竟然也夭折了。
接连夭折两个皇子,李隆基表示自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因此在武惠妃生出第三个皇子后,李隆基马上派人把小皇子送到哥哥李宪的府邸,后来这个孩子平安长大还成了杨玉环的第一任老公李瑁。
李瑁最初叫李清,唐玄宗为了让其健康成长才改为李瑁,并且还封其为“寿王”,也是希望他健康长寿。这个儿子确实没有短命,但是面对抢走自己老婆还满世界秀恩爱的父皇,不知道他想不想活这么久?
再多说一点,这个李瑁的瑁可以理解为“古代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这是好的寓意。但这个字通常和“玳”一起出现,玳瑁是一种形似龟的爬行动物。不知李瑁这个名字,是不是对其命运的神预测。
除了刚刚提到的三位皇子,武惠妃还生过一个皇子和三位公主。能够给皇帝生下七个孩子,可见武惠妃一直荣宠不衰。武家表妹这么好,绝对不能委屈了,因此武婕妤的地位一路上升,很快就得到“惠妃”的称号。
但是李隆基还不满足,这样好的女子,怎能忍心看她给别人屈膝行礼,因此这个皇帝同他的祖父李治一样,要封武氏女为皇后。李隆基也知道武则天的风波没过去几年,想要封武惠妃为皇后十分不易。
因此他没有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讨论,而是与自己的心腹姜皎商量。谁知这个姜皎嘴巴不严竟然把这件事泄露出去,一时之间朝堂再次掀起轩然大波,皇后的妹夫更是当堂质问李隆基。
玄宗皇帝恼羞成怒,他打了姜皎六十仗并把他流放到钦州,姜皎带伤上路,在路上就死了。姜皎的弟弟也被贬为春州司马,其余亲属被贬官流放者达到上百人,更有多人死在路上。
朝臣的反对令李隆基清醒了一些,并且当时的太子李瑛并没有过错,若是封武惠妃为皇后,太子又要如何自处呢?因此李隆基决定不封武惠妃为皇后了,但是她的一切待遇都与皇后等同。
她的母亲杨氏被封为了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也都分别被加官晋爵。后来王皇后被废,她就是后宫中的无冕之后。
武惠妃也知道有姑祖母武则天的例子,自己当上皇后的可能微乎其微,因此也就放下了这份执念。聪明的女人绝对不会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强迫男人为自己做什么,她们都懂得怎么做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与皇后的位置比起来,皇太后才是女人一生的追求。于是武惠妃把全部精力都对准了太子李瑛,就是与李瑛亲近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都没有放过,最终成功策划了“三庶人事件”。
武惠妃经常在玄宗耳边说一些太子李瑛的负面新闻,一点点瓦解掉李瑛在玄宗心中的地位。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她就启动了早就埋在太子府和两位亲王府的暗桩,这些暗桩告诉太子和两位王爷皇宫中出现了歹人,皇上现在很危险,你们应该马上进宫护驾。
太子和两位王爷一听,这可是表现自己的大好时机,于是他们没有过多考证消息的真假就带上所有能调动的人马冲入皇宫。
可是到了皇宫却怎么也找不到盗匪的影子,就在这三个人满脑袋问号到处转悠的时候,武惠妃惊慌失措的跑到玄宗面前哭的梨花带雨,她说太子谋反了,臣妾死不足惜可皇上你要注意安全啊,臣妾是冒死前来禀告的云云。
唐玄宗一听就怒了,都是宫廷*变的老手,他自然知道太子谋反意味着什么。这时又看到爱妃哭成这样自然是又惊又怒,直接就把太子和另外两个儿子贬为庶人,后来这三位皇子又全体遇害,这中间少不了武惠妃的手笔。
但是李隆基一直没有怀疑过这个枕边人,还对她的儿子李瑁寄予厚望。
武惠妃扳倒了王皇后又除掉了太子,本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就等着皇帝哪天宣布儿子李瑁为新的太子,然后自己在皇帝归西之后尝尝大权在握的滋味。
可惜她还是没有武则天的心理素质,武则天害死多少人也没被吓到,武惠妃竟然在太子等人死后经常梦到这几个冤*,后来竟然直接被吓死了,当时只有38岁。
武惠妃去世后专情的李隆基好生伤感,不仅追封她为皇后,还到处寻找与武惠妃相似的人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只是玄幻的是那个被玄宗看中的人竟然是武惠妃的儿媳妇、被武惠妃寄予厚望的李瑁的老婆杨玉环。
接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年轻貌美的杨玉环与胡子一大把的唐明皇爱的天上少有人间难寻,风头完全盖过了武惠妃。谁说活人不能与死人争?有杨玉环陪伴的日子,只怕唐明皇都忘记武惠妃长什么样了,更不要说怀念。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让唐朝的统治进入了极盛时期,可是他晚年怠于*事,引发了“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做皇帝可以说是毁誉参半,也算是一代明君,但是他的人品却很差,堪称是唐朝最龌龊的皇帝,也可以说唐朝第一渣男。
~近期好书好物推荐~
▼▼▼
▼点击阅读原文,颠覆你对历史的认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芈月传》中的芈月貌似是一个胸怀大度、重情重义的人,尤其是在发现芈姝试图利用杀人蜂*杀自己的儿子后,居然没有直接向秦王出首芈姝,而是拿了证据怒气冲冲地来到椒房殿质问芈姝,到底是不是“你干的?”可以说是给芈姝留了足够大的余地。
芈月当时更希望芈姝回答自己不知情,就像当初玳瑁在她背后捣*坑害芈月一样:是她手下人瞒着她所为,或是珊瑚,或是珍珠,也或许是其他两名来自楚国来的媵妾。但令芈月没想到的是,芈姝竟超乎寻常的坦诚,直言不讳地说道:“是我干的。”
虽然芈月在来之前,已经知道了答案,但还是无法面对。芈月说道:“你疯啦,我们是姐妹,同气连枝,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
芈姝凄然笑道:“是,我们是姐妹,同出一父。但别忘了,我们还同侍一夫,我们已经不是楚国的姐妹了。事已至此,我无话可说,你向大王出首我吧。”
其实,芈姝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她已料定了芈月一定不会去大王面前出首她。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若想出首我,就不会拿着嬴稷的衣服来椒房殿了,而是会拿着这件罪证直接去承明殿。何况,她连罪证都没带走,说明她根本没想过要出首我。”
葵姑一番警言劝,怎知芈月有苦衷
芈月回到自己的宫中,哭泣不已。葵姑问道:“月儿,这件事,你打算怎么做?”芈月说道:“我做不到,如果去大王面前出首,那就真断了我们的姐妹情分。”
葵姑道:“大恩即大仇,你若今天放过她,来日你定会后悔的。”芈月却依然是那句话:“可是,我真的做不到!”
葵姑无奈地摇头苦笑道:“月儿心软,我就知道你做不到,只是,王后未必会体谅你这份心。”
那么,芈月真的是因为顾及姐妹情深,才选择了忍辱负重,隐忍不发吗?其实,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芈月不出首芈姝的原因,已经被芈姝亲口说出来了。
芈姝恶狠狠地说道:“你可以去大王面前出首我,但倘若这件事会影响到我荡儿的前程,我绝不会坐以待毙,我会抵死不认。仅凭一件衣服,也说明不了什么,我是母后,宫中的皇子都是我的孩儿。给稷儿做件衣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仅拿着一件衣服便要出首我,恐怕证据不足。”
而芈月不敢向秦王揭发芈姝,也正是顾忌到证据不足。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莽撞冒险,只会将主动变被动。
秦王最恨后宫嫔妃因争宠自相残杀、捕风捉影。倘若芈月拿不出更有力的证据,那秦王还真不能把芈姝怎么样。而且也会对芈月的疑神疑*、行为失当暗生厌恶。
最关键的是:芈月一旦出首芈姝,姐妹俩就等于彻底翻脸、势不两立了。那魏夫人就会伺机而动,趁机作乱。而且,芈月一旦失去芈姝这个王后的庇护,甚至与之水火不容,那后宫的嫔妃们谁还敢亲近芈月?芈月会因此而变得处境艰难、孤立无援的。
原本芈月被秦王宠爱,就非常遭后宫嫔妃们的嫉恨,只是忌惮秦王与王后这双重的“保护伞”,不敢造次罢了。一旦姐妹反目,那倒真会令那些嫔妃们伺机而动、群起而攻之了。而芈姝也会乐见其成,袖手旁观,甚至还会在幕后推波助澜、落井下石。
所以,出首芈姝这件事,对于芈月来说,是一步极其凶险的棋。如果不能确保一招击倒王后,那最好还是打掉牙往肚里咽,暂且卧薪尝胆,图谋来日。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