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样洗澡生病短命尤其4件事,千
TUhjnbcbe - 2021/4/22 0:06:00
手术不开刀微创在万翔

回到家,洗一个热水澡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洗澡好处多,除了可以清洁消疲外,还可以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却会让你生病+短命。

这样洗澡,让你生病+短命

01

泡太久

泡澡时间太长,会使皮肤表面失去油脂保护,从而产生干燥瘙痒等症状,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等情况。

此外,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人强提醒,长时间泡澡人容易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甚至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建议:一般淋浴10~15分钟完全足够了,就算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02

水温高

洗澡水温过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过高的温度还会增加心脏负担,使心脏缺血缺氧,严重者会诱发猝死。

建议: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6~37℃,淋浴时水温可以稍高,在38~40℃即可。

03

太彻底

冬季皮肤本就干燥脆弱,如果使用清洁能力较强的浴液,会损害皮肤的保护层,加重皮肤问题。其实,仅用清水沐浴就能够清除皮肤上大约65%的污垢了。所以,选购沐浴露产品时,尽量挑弱酸性、无刺激的。

二附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曾敏帆提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过于用力擦搓身体表面,那可能会造成皮肤受损,失去完整的皮肤屏障,微生物感染的危险会显著增加。

建议:一般来说,如果每天都必须要洗澡的话,可以选用较为温和的偏酸性沐浴露,清理手、腋窝及臀部等皮肤褶皱部位,其他部位用清水冲洗即可。沐浴后最好涂一层可以润肤、保湿的护肤品。

04

太频繁

很多人认为洗澡越勤,身体才会越干净。其实,洗澡过勤,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容易伤害到皮肤的角质层,由此导致皮肤瘙痒,皮肤的抵抗力也会减弱,反而容易得病。

用力地搓洗,也会致使本就脆弱的表皮受损,细菌、真菌趁虚而入,造成皮肤感染。

建议:一般情况下,每周洗1~2次即可。而天气炎热或工作环境脏乱,可以适当增加次数。每天必洗甚至一天多次清洗,实在没必要。

05

不开窗

绝大多数人冬天洗澡都喜欢关紧门窗,唯恐外面的冷空气偷偷潜入。但如果你使用的是燃气热水器,一定要小心一氧化碳中*。

建议:洗澡时房间通风,特别是安有热水器的房间。洗澡后马上关闭热水器及煤气阀门,并打开浴室门,让排气扇再开半小时左右。

另外,不要把浴室门锁上,否则一旦发生危险,无法及时获救。

选对洗澡时机很重要

长期不洗澡,体表会堆积更多污垢,影响皮肤健康;但是过度地频繁洗澡,也可能会造成皮肤瘙痒。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洗澡时机呢?

●如果你每天接触灰尘、运动量大或出汗过多时,可以每天洗澡,但不必每天搓澡。

●在身体没有异味或灰尘不大时,可以选择2~3天洗一次澡。

●对于婴幼儿来说,适当洗澡就可以,可以选择一周洗2~3次澡,洗澡后更要注意加强润肤保湿。

另外,这些时候不建议马上洗澡:

1.长时间体力或脑力活动后

长时间体力活动后,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体质差的人甚至会有致命危险。长时间脑力活动时,大脑对血液需求量非常大。如果立刻去洗澡,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进行转移,很可能造成大脑供血量迅速降低,从而导致晕厥。

2.吃饱或饥饿时

吃饱后洗澡,容易导致消化不良。饥饿时洗澡,则有低血糖晕倒的风险。

3.饮酒后

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增多,而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释放。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酒后泡澡,还有睡着后溺水的风险。

洗澡后,4件事别做

1.猛喝水

洗澡后身体会因大量出汗而丢失盐分,肠胃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吸收能力差。立即喝水,会引起闷胀感和消化不良,还会加重心脏负担。

2.睡觉

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澡会让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使得大脑推迟释放“睡眠激素”。建议最好在睡前1~2小时洗澡。

3.吃冷饮

洗完澡,人体气血飞腾,脏腑功能处于活跃状态,马上受凉,易引发胃痛、拉肚子等。

4.化妆

洗澡后立即化妆会堵塞毛孔,导致皮肤内的水分无法正常代谢。长此以往,痘痘、黑斑、*斑就会乘虚而入。

来源:养生中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特别提醒一位37岁的胃癌,再次为年轻人敲响警钟!最新通知:这些人不得接种新冠疫苗开学在即!家长这样做,让孩子远离5种传染病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一回事吗,哪个严重?过年大吃大喝,小心被胃癌元凶悄悄盯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洗澡生病短命尤其4件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