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宋元吉州窑玳瑁釉带盖梅瓶
TUhjnbcbe - 2021/3/19 19:40:00

读书

带你

读书

13期

新年伊始,观瓷书院推出“带你读书”栏目,对瓷器经典图书做系统直观的归纳,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我们推荐的首部图书是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年正式出版的《中国陶瓷史》。

由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的《中国陶瓷史》是研究和学习中国古陶瓷的重要资料,自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为陶瓷界视为根基。它以历史时期划分章节,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中国陶瓷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并对不同时期陶瓷的制作技艺、风格特点、审美情趣等进行论述,探讨了中国陶瓷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以及与陶瓷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对研究中国陶瓷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陶瓷史》(13)

沉静致美话宋瓷(四):

宋代青白釉、黑釉瓷器

宋代除了白釉和青釉两大瓷器体系,青白釉和黑釉瓷器也较前代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宋代的青白瓷窑主要集中在江西和福建两省。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釉瓷器独具特色,也为此后景德镇制瓷业在中国陶瓷界的至高地位奠定了基础。除了江西的景德镇和吉安永和镇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等也都属于青白瓷窑系。由于宋代“斗茶”之风的兴起,带动了茶具,尤其是黑釉瓷盏的发展,并创造出诸如兔毫、油滴、玳瑁、剪纸漏花等全新的瓷器釉面装饰,为普通的黑釉瓷器平添了独特的美感。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青白釉瓷器

宋代的青白瓷窑主要集中在江西和福建两省。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青白釉瓷器独具特色,也为此后景德镇制瓷业在中国陶瓷界的至高地位奠定了基础。除了江西的景德镇和吉安永和镇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等也都属于青白瓷窑系。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江西地区的青白瓷窑系

江西地区以景德镇为代表,生产独具风格的青白瓷器,其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青白瓷,又称“影青”。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地区的瓷窑始于五代,但至今还没有发现五代时期烧制的青白瓷。到了宋代这里才大量生产青白瓷,并形成一种风尚,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青白瓷窑体系。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在宋代已经成为重要的瓷窑之一,这里有制瓷所用的优质原料,有便于烧瓷的松柴,有便利的水路交通,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制瓷匠人,他们为景德镇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这些都为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制瓷原料、制瓷工艺、装饰纹样等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宋代的制瓷水平。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景德镇制瓷的记载,清代兰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两处,即初唐的“陶窑”和“霍窑”,但根据出土研究情况看,这两个窑是否真实存在还有很多疑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蟠螭纹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墓葬出土青白瓷数量较多的有江西、江苏、辽宁,除此还有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这些地方距离江西都很远,但青白瓷仍能通过长途运输到达各地。由于与北宋并存的辽地处北方草原地带,故在辽宁、吉林、内蒙地区的辽墓和遗址中也有很多青白瓷出土。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出土情况看,青白瓷的器物种类多样,除了日用饮食饮酒用的盘、碗、碟、壶、注子、盏托等,还有造型优美的瓜棱罐、瓷枕、镂空香薰、化妆盒、香料盒等。这些出土的青白瓷,在造型上模仿金属器,如瓜棱壶细长弯曲的壶流;薄壁折沿的盘碟;花口的碗罐等。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时期景德镇烧造的青白瓷钵,由前期的敛口变为敞口,器身多折肩。青白瓷的酒器注子注碗多仿金银器,瓜棱形器身较多,北宋早期的注子多有盖,盖多饰以狮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生活需要,盒子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不仅产量大,且景德镇窑还为生产盒子开设了专门的作坊。盒子多用于盛放药品、化妆品和香料,而南宋时期瓷盒子的盛行与海外贸易发展和香料的大量输入有关,当时对香料的使用可谓遍及朝野。在宋墓和外国古代遗址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盒子,其底部往往印有制作作坊的款记,如“蔡家合子记”、“段家合子记”等等,可见这时期景德镇窑专做盒子的家族作坊形成。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江西的南丰白舍窑也是当时有名的青白瓷产地,甚至可以与景德镇窑争夺瓷器市场。白舍窑烧制的青白瓷器,洁白、胎薄、釉质晶莹润泽。造型及釉色都与景德镇窑相似,区别在于其底部不是*褐色,这说明白舍窑垫饼使用的原料不属于含铁量高的紫金土。白舍窑是烧制民间瓷器的瓷窑,产品多是生活用具,如壶、炉、盘、碗等,以碗居多,也多有金属器的风格。

江西吉安的永和窑(吉州窑),其遗址上层是黑釉瓷器,下层则是青白瓷,这批下层出土的青白瓷标本是北宋时期的,故可认定吉州窑创烧于北宋。吉州窑青白瓷的瓷质略粗,标本中主要是盘碗,还有注子注碗,注子呈圆球形,光素无纹,注碗有坦口深腹和瓜棱形两种。

2.福建地区的青白瓷窑系

福建可以说是烧青白瓷最多的一个省,目前福建省已经发现宋元时期青白瓷窑址有十八处之多,分别是德化窑、碗窑乡窑、永春窑、安溪窑、同安窑、南安窑、浦城、崇安、*和、光泽、建瓯、建宁、莆田、连江、闽清、闽侯、仙游和漳浦。

宋青白釉花口瓶

德化陶瓷博物馆藏

福建德化窑创烧于宋,在元代有了很大发展,到了明代以出产白瓷著名。德化窑中碗坪仑和屈斗宫两窑均烧青白瓷。尤以洗及盒子两类器皿遗存最多,且造型多样。洗多为敞口凸底,内里多印有纹饰;盒子有大中小之分,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在盖子的面上多印有折枝花纹饰。值得一提的是碗坪仑窑出土的标本中有带铭文的,屈斗宫出土的匣钵也有刻制年款的。

宋德化窑执壶

“南海一号”出水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泉州碗窑乡窑,是福建地区另一个重要窑址,从出土的标本来看,碗窑乡窑上限为宋,下限到元,其出土的瓷器以青白瓷为主,其中青白瓷折沿大盘最多。

永春窑是德化县附近的一个窑址,在这里发现了六处宋元时期青白瓷的窑址。其产品以碗为主,有内饰划花间篦划纹,外饰蝴碟纹的。盒子的造型也很多。青白瓷盘、碗上都有此装饰;罐的外壁有莲瓣纹;盒盖有模印细线条纹饰,图案有牡丹、卷草、莲花和其他折枝花卉;边缘有回纹、云纹等,花纹映衬在釉色之中,美观可爱。

安溪窑在福建安溪县境内,这里发现了宋元青白瓷窑址二十余处,以垵园遗址面积最大,遗留标本也最丰富,有各式盘碗、瓶、壶、盒子、*持等。装饰有刻花、印花、堆贴花、釉上加酱褐彩绘等。

二、黑釉瓷器

1.宋代黑釉瓷器的兴起

黑釉瓷器的生产较早,最早的黑釉瓷器标本是东汉墓出土的黑釉小罐,东晋南朝墓也多有黑瓷出土,唐代北方诸窑也多兼烧黑瓷。到了宋代开始大量烧制黑釉瓷器,从目前发现的宋代瓷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生产黑瓷,且不分南北。在宋代的黑瓷产品中以黑釉碗盏产量最大,在宋以前这是很少见的,这与宋代的饮茶斗茶之风有很大关系。

宋吉州窑黑地白梅纹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进入宋代,“斗茶”之风盛行,由于黑釉茶盏便于衬托白色茶沫,并观察茶色,因此受到斗茶者的喜爱。斗茶先斗色,因茶色贵白,故斗茶以青白胜*白;其次看茶汤,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水痕为负。宋代的茶色是白的,以黑盏最为适宜观色,正因为有这种特殊需要,黑盏才得以发展,生产黑盏的瓷窑也开始大量出现,尤以福建地区的瓷窑最为突出。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文献中记录的茶盏大多是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建窑生产的,建窑是宋代新兴的黑瓷窑之一,属于民窑,北宋后期由于建窑烧制的黑盏适合斗茶,因此一度为宫廷烧制供斗茶用的黑盏,这些黑盏的底足刻有“供御”和“进琖”字样。

2.宋代黑釉瓷器的装饰

黑釉是宋代瓷器中最普通的一种釉色,色泽并谈不上美,但在釉面上辅以装饰,就会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宋代黑釉瓷器的装饰主要有兔毫、油滴、玳瑁、剪纸漏花、剔花、印花等,这些都彰显出制瓷工匠们的聪明才智。

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纹斗笠碗

吉安市博物馆藏

兔毫盏流行于福建地区,在碗身里外都有细长的条状纹,其细长的程度就想兔子毛一样,还闪着银光,因此称兔毫盏。兔毫盏的产地以建阳窑最为著名,除福建多个瓷窑烧制兔毫盏,在四川和山西等地的瓷窑也有少量出现。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油滴釉是黑釉的特殊品种,这种油滴结晶在釉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大小不一,形似油滴。福建地区烧制这种黑釉碗,北方地区的瓷窑中也发现有油滴结晶标本,以临汾窑稍多,而定窑和鹤壁窑的油滴结晶斑点较小,银光色泽较强。

玳瑁装饰的釉面以黑、*等色交织混合在一起,形成类似海龟壳的色调,这种花釉富有变化,色调协调滋润,江西吉安永和窑玳瑁盏因釉面色泽变化万千而最为著名。广西地区有发现这种玳瑁釉瓷盏。建窑黑盏有窑变花釉者,在碗里不规则的油斑周围出现窑变蓝色,但这种窑变极其少见。

宋吉州窑玳瑁釉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剪纸漏花装饰是江西吉安永和窑的瓷器匠人们把民间剪纸花样移植到黑釉茶盏上的杰作,这不仅丰富了瓷器装饰,也让我们了解到南宋时期江西地区民间剪纸的一些内容。剪纸漏花的题材有折枝花和团花,也有吉祥语。此外还有一种创造性的样式,就是利用树叶通过特殊的工艺在釉上烧出叶纹。

宋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剪纸漏花折枝梅花纹碗

吉安市博物馆藏

南宋吉州窑木叶纹盏

吉安市博物馆藏

剔花和印花也是宋代民间黑釉瓷器上常见的装饰品种,南北瓷窑应用都较为普遍,剔刻装饰在山西雁北地区最为突出,印花则多出现在河北定窑和受到定窑影响较大的山西地区的瓷窑。

南宋黑釉剪纸贴花剔刻四凰纹梅瓶

吉安市博物馆藏

在黑釉上饰以酱色斑点在北方地区宋代瓷窑中较常见,以河南最多。这些斑点任意点画在器物表面,没有规则排列,且不拘于形式,有自然天成之感。

宋建阳窑黑釉酱斑碗

福建省博物院藏

宋代还有黑釉加金彩的装饰,有的以金彩绘花蝶,有的书写文字。这种装饰的瓷器在宋代产量就不多,传世品则只有三件,且流失海外,实属可惜。

往期相关文章:

宋瓷

宋代美学的极简之美

观瓷书院《带你读书》

和我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

欢迎分享、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周内瓷片上新日,欢迎有藏友共鉴。观瓷书院珍藏明清时期典型瓷器,更多信息,可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元吉州窑玳瑁釉带盖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