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这篇文章不错,点个
传说李时珍出生之时,有一头*闯入院内,口中衔着一株紫灵芝。一时传为美谈,长大后他认为自己与仙家有缘,开始修习"神仙之学"。于是他日夜苦修,逐渐悟到,修炼家所观察到的奇经八脉与医生对此的认知是有所不同的,堪破了这个秘密,才取得日后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
他在《奇经八脉考》中,强调"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可见他对"奇经八脉"的重视。自古至今,奇经八脉都是道家秘不外传的养生。
十二正经以外,人体还有一套更重要的平衡系统,就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十二经脉之气犹如江河之水,奇经八脉则犹如湖泊水库,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需要存储起来,生命力才能持久,人才会长寿。八脉就是存储人体元气的大药库。其实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古人留传下来一首"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这八句话讲了八个穴,每个穴的功效,打个比方来说,相当于"核反应堆",一治就治一大片。在用法上,中医多以两穴一组配用:公孙与内关治心胸、上腹部疾病;后溪与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胛及上肢疾病;外关与临泣能治目外眦、耳后、颊、颈和肩部疾病;列缺、照海能治咽喉、胸膈疾病。所以,病痛来临时我们完全可以按"穴"索"药",救身体于危难之间。
这八大穴古人是有严格的开穴时间的,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穴位,不在开穴时间内的穴位就不能使用,这样在临床上就造成了诸多不便。丹道医家中有些前辈则不拘泥于时间限制,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本书中所讲的灵龟八法,采用了丹道医家的经验,随时随地可以应用,原则只有一个:对症用穴,按穴索药。这样,灵龟八法就成了简便易行的养命八招。公孙、内关:多用于心痛、胃脘痛、痢疾及其他消化道等病。
后溪、申脉:用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活动困难及精神神志等病患。
临泣、外关:多用于耳鸣、耳聋、眼病、腿肿、偏头痛、高血压等症。
列缺、照海:多用于言语不利、咽喉炎症和更年期综合征,其指导思想是《内经》。1、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
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申脉穴是阳跷与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平时我们可以用艾条熏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点按时会感觉到微微的酸胀。灸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秋冬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很大,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建议大家买一些艾条回去,灸一灸申脉穴,既可预防流感,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更应经常地灸一灸此穴。
人老腿先衰,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申脉穴通畅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有回阳保命之功。做儿女的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孝敬父母,这个方法既安全又简单,回家后静心给父母灸上一灸,一家其乐融融,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实惠。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看似平常的一个穴位,如果我们能够时常用心来呵护它,真积历久,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
当身体受了风寒,点按申脉穴的时候会感觉有点酸胀,熏灸时身上有些微微出汗,是身体阳气升发祛除风寒的表现。3、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
外关最早见于《*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坐飞机或动车组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5、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
列缺最早见于《*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
适用人群:头部、颈部经常出现病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迅速缓解颈椎突发性疼痛;主治落枕、偏头痛、口歪眼斜、对感冒、哮喘、咳嗽、牙痛等有辅助疗效。
落枕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苦不堪言。落枕还是颈椎发生病变的一个前期信号,经常落枕的人,如果不及时调理预防,多半会导致颈椎病。列缺穴对于预防颈椎病有独到的效果。
现在颈椎有病变的人已经越来越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跟现在的脑力劳动增加有关。上班族多半颈腰椎有问题,只是仗着年轻不太在意,到40岁之后,颈椎病发作了就悔之晚矣。我身边有不少年轻的朋友,时常抱怨上一天班后脖子发僵,去医院也查不出什么病来,往往也就不当回事。这样最容易积劳成疾。
列缺穴就是我们修复头部疾病的工具。《*帝内经》里记载,列缺穴主要治疗偏头疼、头疼、落枕等疾病。《针灸大成》中有一首脍灸人口的四总穴歌,其中一句为:"头项寻列缺。"就是说脖子往上的病都可以用这穴位来治疗和调节。列,指陈列、裂开;缺,指缺口、空隙。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有宣肺散邪、通调经脉之功,它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用列缺穴的手法主要是弹拨。弹拨的手法是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6、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后溪最早见于《*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面对电脑的人们;小孩;上班族;家庭主妇。
主要功效:可预防驼背、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汇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如果大家只作养生保健时则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7、公孙穴--摆平痛经及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
安宫牛*丸当中的牛*,价值堪比*金,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不知道的请收藏!
熊胆粉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不可替代!
临泣穴不仅有治病的效果,还有诊断的功能。平时点按足临泣穴,如果感觉疼痛,就要注意一下胆囊是否有息肉或者炎症。最常见的是清晨起床后口苦咽干,这是典型的少阳病,体内有热,可以在临睡前点按此穴,泻肝胆之气以降逆。如果有气喘的人,这个穴位还有定喘的功效。在临床上使用小柴胡颗粒配合点按足临泣穴,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医疗效果。
-END-
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
责任编辑/九日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