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潜水Diving》杂志作者:石守中
"若帕劳没有了蓝角——这里将减少一半的潜水客",如此形容蓝角一点不夸张。每年数以万计的潜水客慕名前往帕劳的蓝角,为的就是亲眼一睹这里震撼人心的无敌海底美景。
被世界上知名的潜水组织与潜水杂志评价为最佳潜点的蓝角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让我们回溯数百年前:一向靠捕鱼为生的帕劳渔夫Asa与Ted(人名为虚构),在某一晴朗炎热且风和日丽的日子,这俩人像往常一样划着古帕劳人传统的螃蟹独木舟,前往帕劳西南方的某一处渔场捕鱼。经过了数小时辛苦的划行,终于在正午前抵达了预定的渔场,由于此时接近正午了,熟悉鱼性的二人知道此时鱼群出没的并不频繁,不是捕鱼的好时机。于是二人不急不慢的拿出了早在家中准备好的树薯(帕劳人的主食)午餐,填饱肚子后开始准备例行的捕鱼工作。说也奇怪,不管二人如何努力下网、收网,就是捕不到半条鱼。
正当纳闷中,此时Asa对Ted说:“是不是这里的鱼都被我们吃光了?我们再往南边划一点,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渔场?”于是二人收起了锚钩向南划行。边划着Ted边用探鱼镜在海面搜索着,突然间Ted好像发现新大陆似得对着Asa说:“嘿!Asa!海底好像有几个大洞穴!”Asa接着说“你来掌舵,我来看看。”边说着边把上衣脱掉,噗通一声就跳入清澈蔚蓝的海水中!数分钟后当Asa浮出水面并回到螃蟹独木舟后,兴奋的对Ted说:“嘿!你发现了一个天然的海底洞穴。”而这个洞穴,就是目前亦颇负盛名的潜点——蓝洞(BlueHole)。
正当二人沉醉在大自然的*斧神工之际,就在远方大约米的海面上,Asa看到了成群的海鸟,在海面上争夺着食物,直觉告诉他,在海底下一定有大鱼群,否则不会引来这么大群的海鸟来此觅食。于是二人迅速的划起螃蟹独木舟冲向海鸟群,抵达海鸟聚集的海面后,Ted一如既往一样拿起探鱼镜观看海底的状况,此时可不得了,兴奋的Ted用颤抖的声音告诉Asa说:成群的大眼杰克鱼、梭鱼、苏眉鱼与隆头鹦哥鱼,伴着白点珊瑚礁鲨鱼正在享用午后丰盛的下午茶呢!就这样Asa与Ted记号了方位,这里就成了目前帕劳最负盛名的潜点——蓝角(BlueCorner)了!
当然经过了了帕劳*府长期的规划,这个潜点仍然维持着壮丽的水族生态,也就是成为拜访帕劳的潜水员,必潜的潜点的原因了。
蓝角的位置:
北纬:7度8分1.9秒
东经:度13分22.3秒
位于Koror西南方约46公里处,若乘32尺匹双动力引擎快艇,约50分钟船程。
蓝角的能见度:
涨潮水流时约30M,退潮水流时约15~20M;多数的当地潜导认为能见度最佳的时候,是水流自蓝洞顺流过来时为最佳能见度的水流。
可以前往蓝角的潜水员等级:
此潜点水流强劲,拜访此潜点的潜水员等级,应至少是进阶潜水员(AdvancedDiver)或以上之等级。初级开放水域潜水员(OW)之造访,必须视水流之强劲与否,与当地潜导之评估后才能前往。
蓝角的潜水深度摘要:
0~10米:礁石壁的东部边约在8米的深度,开始被软珊瑚覆盖着。
10~20米:礁石壁的顶端,是蓝角观赏水族生态最佳的角度。
20~25米:在约25米处的东部礁石壁上有着洞穴也就是另一著名的潜点——蓝洞。
25~30米:华丽的紫色软珊瑚,伴随着巨型的海扇是这个深度最佳的生态写照。
水流造就了蓝角最佳的食物链:
世界上所有的潮汐和水流的变化,都是取决于月亮的圆缺和位置;当满月时分就是潮汐最高的时刻,反之,当新月时分就是潮汐最低的时刻。而在帕劳,满潮与平潮的潮差变化约在2米左右。
二个主要因素在下潜点附近创造并且影响着水流:
1.赤道水流/逆赤道水流控制着横跨于西太平洋的水流方向,这将直接影响帕劳的潮汐变化。
2.外环礁形成的舄湖:整体而言,帕劳是由复合隆起的礁石所包围形成的,因此这些围绕在帕劳四周的礁石我们称为“外环礁”,而在外环礁内,有如一个大型的舄湖,而外环礁内的潮汐变化只靠着少数的渠道来改变外环礁内之潮差。
外环礁内的沉积物与大部分的生物残骸,利用几乎6个小时的连续退潮时刻,将其带出外环礁外流向开放的海洋。当月亮环行地球之轨道四分之一处时,潮汐将随之变化。接下来连续6个小时的涨潮时刻,将开放海洋干净的海水带入外环礁内。而每日涨潮的时刻会延后1小时,举例说明:若近日满潮时刻为12::00,则明日满潮时刻则为13:00。由于退潮时刻是将沉积物与大部分的生物残骸带出外环礁,因此海水能见度也随之降低;反之,当涨潮时刻是将开放海洋干净的海水带入外环礁内,因此相对的海水能见也随着提高;然而此刻水流自帕劳的西边灌入干净的海水,水流撞击外环礁的岩壁,将带来丰富的浮游生物与海藻,因而形成食物链最低端的生态,而位于帕劳西南角的蓝角(BlueCorner),就是首当其中的重要地理位置。也因此这里在接近满月时刻与满月时,将会有强劲的水流,但强劲的水流也正是带来食物链的开始,也就是蓝角丰富的水族生态的形成的组重要的因素。
其实,中国人的智能的确是凌驾于其它人种的,我们所使用的农历,可以轻轻松松的判断出何时涨潮、何时退潮,借此可轻易的分辨出蓝角何时是能见度最佳的时刻。
蓝角的潜点概述:
许多国际潜水杂志对于帕劳蓝角的评价非常之高,甚至认为此潜点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潜点,奇特的礁岩结构、笔直的峭壁地形与成群的鱼球形成独特的水族生态。在此处,帕劳*府一共设置了三个浮球,供潜水船只集结,位于岩壁东边的浮球、位于岩壁中央的浮球与位于岩壁西边的浮球,一般来说潜导都选择东边或西边的浮球做为下潜点,几乎没有潜导建议直接由中央的浮球下潜。而选取哪一边做为下潜点,则是视当时的水流方向来确定。
蓝角的礁岩地形概述:
垂直的礁岩峭壁,自南往北与鲨鱼岛平行延伸,而外环礁将一分为东、西两侧,外环礁平台的深度大约在15~20米左右,经过外环礁后南北向的垂直礁岩峭壁,将直泄入深达米,甚至更深的深海中。而在礁岩壁上生长着各式各样的硬珊瑚、七彩软珊瑚、海扇等生物。
蓝角的水族生态:
蓝角是大部分鱼群群聚的最佳据点,在蓝角几乎可以看到大多数的热带海洋鱼种,包括:鲨鱼、鲈鱼、玳瑁、绿龟、巨型石斑、大眼杰克、苏眉鱼、隆头鹦哥、炮弹鱼、小丑鱼等等。而最常见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蝴蝶鱼了,若运气好的话,将有机会遇上鲸鲨、锤头鲨、旗鱼或是魔*鱼。
在蓝角潜水:
岩壁东的浮球:潜导通常会建议以此浮球做为下潜点,下潜在沿着礁岩壁顺流向西边的峡谷进行,行进当中将会遇见在沙地底部睡觉的黑点珊瑚礁鲨鱼。再继续往前进行约米之内的距离,是巨大的海扇与软珊瑚区,此时略抬头,眼前会出现大群的黑鲷与大眼杰克聚集于此,也或许会遇上许多灰珊瑚礁鲨在此觅食。如果水流并不强劲,潜水员将可轻松的游到蓝角的赏鱼平台。但是,如果遇到了强流,也不用担心,只要顺流让它推举到平台上,在赏鱼平台上面,使用事先准备好的流钩,钩在任何一个礁石、岩石或死的珊瑚上,潜水员完全不用奋力与强流搏斗。若是摄影的发烧友,在此可尽情的按下快门,同时千万别忘了要注意免减压极限的时间,在免减压极限之前,松开流钩顺流向蓝角之后准备结束潜水,当在做3分钟的安全停留时,好奇的苏眉鱼会一直围绕着潜水员打转,似乎是要乞讨食物,也或许会出现成群的隆头鹦哥与球体状的梭鱼群。
岩壁中央的浮球:
岩壁中央的浮球约在蓝角赏鱼平台边之洞穴上方。几乎没有一位潜导会建议有强流时由此做为下潜,因为有强流时潜水员将会非常困难并且逆流才能抵达蓝角的赏鱼平台。
岩壁西边的浮球:
多数的潜导认为,由此做为下潜点时的水流,将会是最佳的潜水经验。由此下潜后将可先行拜访蓝洞(BlueHole),在徒峭的礁岩避上将会发现蓝洞的洞穴入口,由此进入蓝洞,一般建议在蓝洞内欣赏阳光自顶洞射入的奇观越停留5分钟左右,随即出洞,顺礁石壁前往蓝角的赏鱼平台。蓝洞洞内的深度,洞穴底部约32米深,潜水员一般会停留在25米的位置,将会使拍照最适合的位置,再接下来的进行方向,礁岩峭壁将会在潜水员的左手侧。随着礁岩峭壁,慢慢的将潜水深度减少,在进行过程当中,最常见到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蝴蝶鱼、炮弹鱼、牛港,运气好时,巨型梭鱼会不经意的从身边游过。当抵达蓝角的赏鱼平台后,此处深度约15米。由岩壁西边的浮球做为下潜点,要特别注意的是潜水员的耗气量,在潜水员抵达蓝角后气瓶残压应该至少要在Bar以上,才足够在蓝角停留10分钟,并且足够做3分钟的安全停留。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