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西面千米的扶风县内,耸立着一座佛教舍利塔——法门寺寺塔。该塔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塔内供奉着佛指骨舍利,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枚佛指骨舍利,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枚兼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记载的佛舍利。
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年)下诏改为“法门寺”。法门寺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建寺,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举世瞻仰的佛教圣地,其佛塔也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大
唐
盛
况
唐代时,这枚指骨舍利被六次迎请至皇宫供奉,后被密封珍藏于陕西法门寺塔下地宫中,直到年在修建法门寺砖塔时才被发现,引起世界性轰动。
唐代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法门寺塔30年开启一次,把佛骨请出来让世人瞻仰,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史载“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迎送佛指的活动在唐朝达到了高潮,多年间曾先后有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
公元年,第十七位皇帝唐懿宗从法门寺地宫请出佛骨迎到长安的皇宫中进行供奉,而这一次也成为最后一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礼佛仪式还没有结束,唐懿宗就突然逝世,即位的皇帝唐僖宗年仅十二岁,登基后的僖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归送佛骨回到法门寺。
彼时,伴随着诵经声,佛指舍利连同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被封入了地宫,并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唐代持续了年的迎送佛骨的活动,就在那把巨大的铁锁锁上的那一刻,连同供奉的稀世珍宝和佛指舍利本身,被永远地尘封在了地宫深处。33年后,中国历史上最华丽的王朝正式谢幕。
这一封,就是年。年秋季的一场暴风雨,彻底破毁了法门寺的佛塔,塔内文物纷纷跌落地面。佛塔坍塌后,为修复佛塔,经过反复论证,文物部门决定拆掉重建。
年4月3日,考古队清理地基时,一铲子碰到一块石板,一位工作人员扒在石板缝边往下看,大叫起来:“全是金子!”法门寺地宫自此重见天日,佛祖真身舍利重新为人所知。
地宫共出土件稀世珍宝,当时考古挖掘的专家鉴定绝大部分的文物可定为一级甲等,即最高级别。大唐气象的物美丰盈、光华灿烂,在这一刻生动定格。
更令人激动的是,考古学家在地宫前室的阿育王塔里、中室的汉白玉灵帐内与后室的八重宝函里各发现了一枚舍利,经鉴定,这三枚是“影骨”,用玉石、骨质雕刻而成的指骨舍利。
年5月5日,发现了第一枚舍利(影骨),此时正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举世震惊。5月9日、10日、12日,另外三枚佛指舍利相继现世。经专家鉴定,第三枚为佛真身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
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闻之此事,欣然命笔,做《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诗中写到:“勤劳智慧叹先民,妙手所到如有神;密藏加护赖佛力,多劫能留稀世珍”。
影骨
我们说到,考古人员在地宫发现了“一骨三玉”四枚佛指舍利,其中三枚是影骨。为什么是四枚?原来当年唐武宗上台后不仅抑制佛教的发展,还下令将佛骨调到他面前当殿碾碎。法门寺的僧人冒着生命危险把佛指保留了下来,而当殿碾碎的只是一个复制品。这四枚舍利,一枚是真身佛指,是灵骨,另外三枚玉质佛指是影骨。影骨既是灵骨的复制品,又对灵骨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影骨即灵骨之影应、应现,以证示灵骨之不灭。佛教界认为,影骨与灵骨是不一不异的关系,赵朴初先生赞颂说:“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八重宝函位置图
八重宝函
年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的凌晨,发现了第一枚佛指舍利,这枚舍利安置在唐懿宗所赐、用红锦袋盛装的八重宝函内,安置在地宫后室。
八重宝函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银棱盝顶檀香木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
↑八重宝函↑
(最外层为檀木宝函,出土前已损毁)
及第一枚佛舍利(影骨,玉质)
层层相套的宝函其质地分别为金、银、玉、木,每层宝函外均用银锁锁上,并以丝带或绢袱包裹,金塔基的银柱就是套放供奉舍利的地方。宝函和金塔,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精雕细琢,美不胜收,世所罕见,其价值不仅在平雕刀法、宝钿珍珠装及盝顶这些古代工艺,还在于刻凿在四周壁面上的文殊、如来造型,正是佛教密宗内蕴的深刻表现,是密宗文化艺术史的一幅剪影。
道宣律师与感应舍利
安置佛真身指骨舍利的是一个五重宝函,灵骨舍利安奉于最里面,而打开五重宝函的第一重铁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一小两枚水晶球。它们与灵骨舍利共处一函,大的相当于斯诺克球大小,小的相当于乒乓球大小。这对水晶球长期被人忽视,但实际上是唐朝皇室迎送佛指舍利于感应而生的感应舍利。根据唐朝皇室首次(公元年)迎送佛骨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佛教界的道宣律师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曾对佛指舍利和感应舍利有过具体描述,佛指舍利“形状如小指,初骨长寸二分。内孔正方,外楞亦尔,下平上圆,内外光净。余内小指于孔中,恰受。”而感应舍利“殊大于粒,光明鲜洁,更细寻视,又获七枚……”专家称,道宣律师描述的法门寺感应舍利,具有光洁明亮、各放光明、易于转动和大小不一特征。而法门寺地宫秘龛铁函中的两枚随真身水晶球,完全符合上述感应舍利的特征。法门寺感应舍利的认定,使以真身舍利、影骨舍利、感应舍利为代表的法门寺三位一体的舍利体系得以完善。舍命护持
唐代“会昌法难”时,为了搪塞君命,法门寺的僧侣不单用白玉制成了影骨,更有高僧献出了自己的指骨。
民国二十八年,国家战乱,中华大地内忧外患。日本人的飞机轰炸西安,并且有*队开始向周边逼近。有清东陵盗宝案的前车之鉴,当时负责修缮法门寺的朱子桥先生,召集所有知情人,要求众人在炮火中立誓保守秘密,决不让贪婪的侵略者知晓地宫的存在,避免了佛骨落入日本人之手。
十年浩劫,各地“破四旧”情绪高涨,非理性暴力随处可见,被封禁千年的法门寺终也是劫数难逃。当地的红卫兵涌进来寺庙,意图毁坏佛像,推倒佛塔,将这片千百年来的佛门净土毁去。当时身为法门寺住持的良卿法师为了阻止红卫兵挖开地宫,竟用自焚的方式,用生命护持佛法。
..法门寺十大世界之最..
第一最:法门寺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第二最: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第三最: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遗规。
第四最:地宫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第五最:地宫出土的整套宫廷茶具,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第六最: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型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第七最: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第八最:地宫中发现的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第九最: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第十最: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下集预告:
五台山大白塔,全称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它是清凉山的第一胜景,也是五台山的一大标志,更是五台山的象征。夏日炎炎,下一期我们一起走进清凉地,去寻觅五台圣境里觉者的身影。
-END-
声明
本文由「月明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