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式审美的高级感,从汉代美人聊起丨中国
TUhjnbcbe - 2021/3/6 19:43:00
中科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食色,性也。”多年前,告子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表达的淋漓尽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中国式”审美成为了一个贬义词,被冠以“土味”的嘲讽。以美人而论,大眼睛、锥子脸、皮肤紧绷如芭比娃娃的“网红美女”比比皆是,却再也出不了自秦汉以来闻名历史的美人了。

汉代的审美具有宏伟的气魄,鲜明的兼容性和综合性,让美人不仅仅停留在赏心悦目,更加重视内外兼修。“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牛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一曲《城中谣》,道尽了汉代审美。

相貌

中国传统的美人,在《诗经》里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大约如是。

“螓首”是一种广额的昆虫,前额开阔,面颊丰盈,下巴小巧。汉代女子喜好广眉,如八字眉、弯月眉。鼻子从古至今都以直、挺为美,嘴巴也是偏向于樱桃小口。

汉代凌惠平容貌复原图

汉代出名的美人,一个是兴于鬓发的卫子夫,另一个是当垆卖酒的卓文君。

汉代的史书中关于卫子夫的记载共计18篇,对卫子夫的容貌却鲜有介绍。唯有司马迁所著《史记·外戚世家》有一句:“主见所侍美人,上弗说。既饮,讴者进,上望见,独说卫子夫”;以及汉代张衡《西京赋》的“卫后兴于鬓发”。

卓文君,则是另一种美。《西京杂记》记载:“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意思是说卓文君“美如远山”,眉形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清秀开朗。

身材

春秋战国时期,体态硕大的女性更显威仪。而到了汉代,受荆楚风尚影响,女子以纤长、清瘦为美。传说中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匆匆千年,如今的对美丽女子的要求也多是瘦高。

《孔雀东南飞》中写道:“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刘兰芝腰间束着流光的白绸带,十个手指像尖尖的葱根又细又白嫩,是典型的汉代美人。

汉代女子好穿深衣,在深衣的紧紧包裹下,更能凸显出好身材汉代深衣分两种,一种叫曲裾,衣摆呈喇叭状拖在地上,通体紧窄,走起路莲步姗姗,摇曳生姿。

另一种叫做直裾,当时裤子还是无裆的,直接穿在外面不是很雅观,故以直裾遮挡,直裾上身也比较紧窄,以腰带紧束,女子的小细腰展露无遗。

服装

华贵的服饰是地位高的象征,诗人在描写贵族女性外貌时自然会着重笔墨。西汉深衣制,上襦下裙,街市罗衣飘飘。

东汉乐府诗人辛延年作《羽林郎》,有一段形象的描述,“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炉,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合窕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汉代妇女礼服,以深衣为尚,比较典型的特点是衣襟的绕转层数增多,衣服下摆增大。穿著这种服装,腰身大多裹得很紧,并用一根绸带系扎在腰间。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局部

利苍夫人与侍女

妇女也穿襦裙,裙子大多以四幅素绢连接拼合而成,上窄下宽,不施边缘,名叫无缘裙。在裙腰的两端缝上绢条,以便系结。另有裤子,这个时期的女裤无腰无裆,仅有两只裤管,上端以带系住。

秦汉服饰的厚重既有着阶级等级的划分又有着质朴浓厚的有机结合,无不彰显了制度的严格又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承载着*治、身份、地位多种角色。

配饰

汉初女子梳的发髻多是比较低的,基本没怎么见过顶髻。在西汉末年及东汉初年,开始流行较为华美的高髻。彼时常用的发饰如假发、发簪、步摇等等。

在汉代耳饰已经多样化,多佩戴耳铛、也有佩戴的耳坠,材质有玉石、珍珠、玛瑙等。颈饰、手镯多是玉或各种晶莹的石头制作,也有较少的金银制作。

汉代龙凤纹玉韘

汉代卧羊形玉佩

比如汉乐府《陌上桑》里形容美人罗敷:“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倭堕髻一名堕马髻,其髻斜在一边,呈似堕非堕之状,为当时时髦发式。

面妆白、红、黑三色。白色是铅粉;用来白肤,红色是女子以花自制的胭脂,用来点唇、扑面、画眼影;黑色是炭条,用来描眉,当时还没有石墨之类的高级画眉工具。

品行

儒家文化还对品行有较高要求,汉代诗歌中有多处女性外貌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其品行的高尚。不同时期古人对女性审美的要求是不同的,然而纵观古今,能够被众人传颂的,仍旧是那些德才兼备的美人。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女性审美观是要才貌兼备。如养蚕采桑的秦罗敷、才貌双全的刘兰芝、比肩男子的花木兰,都是品行高洁的表征。

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花木兰:“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请横屏欣赏)

《文姬归汉图》

其实,中国式审美很高级。

—美在中式生活整理编辑,如需转载请留言—

推荐阅读:

??从《长物志》看文人家具的诗意讲究

格物,是一种生活态度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杂志

出品人丨林育程

编辑丨美在中式生活

资料丨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式审美的高级感,从汉代美人聊起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