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常把根茎药和动物药相结合起来治疗肿瘤疾病,可起到疏肝健脾,化痰散结等的作用。那么对于结节和息肉这种癌前病变,同样也可以有效进行治疗及预防。年9月23日上午9点55分,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京城名医堂专家委员会委员、医院中医内科特聘专家冯春祥主任受邀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栏目,为大家讲解《有息肉结节怎么办》。冯春祥主任多次做客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养生堂微直播》等节目讲座,擅长应用中医辨证施治,强调标本兼治,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喜爱。
以下是节目中讲解的主要内容:
息肉的危害有多大?
我们常听到的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鼻息肉、声带息肉等都会导致癌变发生。其中,胃息肉和肠息肉的风险最大。胃肠息肉是某些病的并发症,它并没有伴随原有的胃炎、肠炎的症状加重,所以往往没有引起病人的重视,但是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严重,很可能就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例如胃肠息肉是长在胃黏膜、肠黏膜上的赘生物,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块病疙瘩。哪些人群易发呢?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易伴发息肉。
癌前病变是如何形成的?
说到癌前病变,它潜伏期长、只有在体检的时候会被发现,但很多人是不会去重视的。如果忽视它,癌前病变很有可能会变成癌,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结节、息肉问题,其实就是癌前病变最直接的一种体现,这些小问题要是处理不好会慢慢发展为大问题。癌前病变就像是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定时炸弹,如果不及时解决,一旦爆炸,就会有生命危险!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癌前病变?冯春祥主任会在节目中为大家详细讲解。
中医如何应对容易发生癌变的结节问题
结节中容易癌变并且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好发于40到60岁的人群中,并且女性更容易发作,年轻人发作更危险。面对甲状腺结节,中医有个经典古方逍遥散,目的是通过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来对抗甲状腺结节。对于其他部位的结节问题,都有与之对应的中医化解之法去治疗。不同的情况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法,对这一点在节目中冯春祥主任会详细举例说明。
如果您想知道破解癌前病变,中医消除结节、息肉的具体方法,请
前两天,我有个朋友说:他有胆囊息肉,有个医生说可以观察,但也有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不然会癌变,他有些担心了,不知道怎么办。为了慎重,我再次查阅了文献,根据我国和年欧洲国际消化外科学会欧洲联盟(EFISDS)等推荐的指南,给他做了回答,今天我也为大家讲讲,以供参考
胆囊息肉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疾病,一般通过腹部彩超就可发现,发病率在1%~10%之间
而且大部分胆囊息肉是没有症状的,只是少部分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等不典型症状
治疗上,胆囊息肉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也只是少部分胆囊息肉真正需要手术治疗
概况来说,以下情况建议手术治疗
1.胆囊息肉大于或等于10mm的患者
2.胆囊息肉大小在6-9mm之间的患者,这个时候就要看有没有以下胆囊恶变的危险因素,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囊息肉无蒂(包括局部胆囊壁厚超过4mm)、患者年龄是否大于50岁,如果有上述危险因素之一,就建议手术治疗
3.明确了患者腹痛等症状是由胆囊息肉引起的患者
4、随访过程中胆囊息肉增大超过2mm的患者
我的那个朋友胆囊息肉5mm,两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我则推荐他6个月、1年、2年直到5年的随访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为了医学知识的传播、服务患者,不为了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即可删除!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