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福绿寿”三仙,齐整摆放在大石头上。真是有有心人。
双泉寺建于金代,为金章宗(金朝第六位皇帝,完颜璟)避暑之地,因寺右有双泉,故名。图为泉眼,图片来源于网络
拐过这路口,就是了。
路口,猫叫犬吠的,终于找到了寺庙。双泉寺坐北朝南。因位于慈善寺的进香要道,古时,过往的香客和来此踏青的人们,在这里喝上一杯清香的双泉茶,歇一歇脚。
年前,该寺建筑基本荒废,仅余清碑二方,塔铭一块,石佛造像两尊。图为当时的照片,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北京灵光寺方丈常藏大和尚来此重兴道场,比照史载,严谨恢复,依传统建筑工艺,历时三载,终于落成。年8月25日北京双泉寺正式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石景山佛教界在此举行宗教活动场所启用仪式。”
因疫情的原因,寺庙于几天前刚刚对外停止参观游览。门房将我们拦在外面,只看见和尚进门的背影。原路返回吧。跟猫众们打打招呼。它们在商量着什么呢?
小老虎,虎头虎脑地冲我们问:“嗨,佛说了些什么?”玳瑁和大橘,晒着太阳。
玳瑁稳稳的。林子里,纯橘和三花各自料理自己。橘横磨刀石上。
桩下,金毛闪着金光。村口的垃圾分类箱,整整齐齐。
据说“双泉寺以北米处的巨石上,留有两处石刻:一为“翠微山”石刻,上刻诗一首:“转壑攀云路不迷,宫情尘虑暂相违。老禅究竟真空想,特为摩崖写翠微”。其二,翠微山石刻以东两米许,有一“佛”字隶书石刻,66厘米见方。在寺外转了一圈,没有寻到踪影,村人见我们寻寺不能入甚是遗憾,告知上面另有一个很幽的寺庙慈善寺,可去那看看。阿弥陀佛,我们刚从那里下来的。小猫灰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