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南师范大学在海龟保护和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海龟是一类古老的大型海洋爬行动物,至今已有1.5亿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作为海洋旗舰物种之一,海龟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维持至关重要,也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物种。目前所有海龟都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附录Ⅰ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海南师范大学龟类研究与保护团队是我国唯一一支以龟鳖类科研和保护为核心的团队,自年至今,已连续开展近十年的海龟保护和研究工作,在海龟贸易执法培训、救助和保护宣传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针对海龟的非法贸易长期存在,执法部门罚没的海龟制品种类繁多,物种鉴定和真假识别较为困难。自年8月至年9月,我们先后协助海南省边防总队、广东省渔*总队徐闻大队、河南森林公安、江苏无锡市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口工商局、琼海市公安局、三沙市渔*支队等多家执法及管理部门开展海龟制品鉴定,共鉴定玳瑁只,绿海龟只,其余手镯、项链等海龟制品共件。此外,我们也多次受邀为执法人员开展海龟物种识别的培训工作,已先后为农业部渔业渔*管理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策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粤港澳海关/渔业/林业部门、北京市林业局、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河北佛教协会、海南省海警二支队/三支队、海南省渔*执法部门、海南省保护区系统等多个机构和部门的人员开展培训达百余场,这些工作对加强执法监管力度,提高司法鉴定水平和公众保护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持和帮助。
以上图为史海涛教授受邀为多机构部门开展海龟鉴别培训
由于近海渔业活动频繁,因渔业误捕或非法捕捞导致海龟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府及公众对海龟保护意识的提高,针对海龟的救助案例也逐年增加。年,我们在海南师范大学龙昆南校区建立海龟救助站,并组建专业的志愿者团队。截至目前已有58只海龟送至海龟救助站接收专业治疗和精心护理,大部分海龟在恢复健康后已放归大海。在海龟救助过程中,我们首次建立南海地区绿海龟血液生化健康指标参考范围,首次在国内为海龟开展胃镜取异物手术和内窥镜性别鉴定手术,在海龟救助和护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技术。
以上图为海龟救助站师生开展海龟救助工作
在救助海龟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和人员优势,积极开展海龟保护科普宣传工作,促进全社会海洋保护意识的提高。为方便执法人员发现快速而准确地鉴别龟类,我们还将团队编著的《中国贸易龟类检索图鉴》免费赠送全国海关、林业、渔业执法人员及国内外同行,至今已送出余册,对提升执法部门和公众对龟类的识别和保护普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我校的“海南省多样性科技馆”长期免费向公众开放,自年开馆至今,已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