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南方的著名窑场之一,因窑址在江西省吉安县而得名,吉安在汉代名叫庐陵县,隋朝改为吉州,后在元代改为吉安。吉州窑创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主要以生产黑釉为主。
说起吉州窑给人印象最深的有玳瑁釉与木叶盏,这都是吉州窑黑釉瓷的一种装饰技法。其实通过考古发掘,吉州窑的釉色远不只黑釉一种,江西考古界把吉州窑器分为了五大类。即:青瓷器、乳白瓷、黑釉瓷、彩绘瓷和绿釉瓷。
吉州窑彩绘海涛纹瓷瓶宋
青瓷器为吉州窑创烧初期的产品,采用高岭土垫块烧,施青灰或酱褐釉不及低,主要器物有碗、罐和壶;
吉州窑乳白瓷施釉不到底,有些碗内有涩圈。不少碗底印有“吉”、”记“或酱书彩书”吉“、”记“、”福“、”太平“、”本觉“等字。或印有缠枝花卉,海水游鱼、凤采牡丹等花纹。胎质细白含砂,器有平底、宽圈足和窄圈足三种。器物有各式碗、钵、高足杯、碟、瓶、粉盒、小罐、瓷鹅、盏等;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宋
吉州窑黑釉瓷品种繁多,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品种,在制造技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并通过各种装饰手法和施釉烧成,制出了有其特色的纹样和风格,其品种、类型有木叶、鹧鸪斑、洒彩、剪纸贴花、剔花和纯黑釉(素天目)等。
吉州窑绿釉刻花水波鱼纹碗宋
吉州窑彩绘瓷是在与薄釉乳白瓷相同的胎质上直接加以彩绘然后施以乳白瓷相同的透明釉,胎面上并不先施白色化妆土。彩绘的色料有酱褐或红褐,为铁质彩料,呈红色而不呈黑色。烧后显出明澈晶亮、红褐鲜明的效果。纹饰上有蛱蝶、双鱼、鸳鸯、回纹等。绘画上有折枝梅、芦草等等;
吉州窑黑地白梅纹碗宋
吉州窑绿釉瓷施绿釉。有釉枕,施釉不到底,划蕉叶纹。有三足炉、盆、瓶、碗、碟、筒瓦和建筑装饰等。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故宫“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网站”与国家博物馆。文章来自中历收藏品鉴定中心,为第三方专业鉴定平台。专注于:瓷器、铜器,钱币,陨石、玉器等各类收藏品鉴定服务,对物品采用传统眼学鉴定或物品成分分析辅助眼学综合鉴定方式。鉴定结果客观公正得到了专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藏品鉴定可咨询。
中历赞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