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吉州窑的印象,是不是总是停留在木叶盏和玳瑁釉中,一边是禅茶一味,一边是宋式繁华。但是吉州窑,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可不止只有这些,吉州窑是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而存在的,这里记录着的是百姓生活中最鲜活的元素,百花齐放。窑工们在没有固定样式的限制和思想束缚下进行创作,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民族色彩融入到作品之中,看吉州窑,便看到了古代中国的民间活力。
......
景德镇青花瓷是中华传统名瓷之一,作为中国最有特点的瓷器,青花瓷作为特色江西的产物在景德镇它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景德镇突然成熟的元代青花瓷必然并非是由其自身只有青白瓷技法基础的本土工匠所为,而只能来自于外部。
宋末元初的吉州窑工匠大量涌入景德镇,是产生景德镇元青花的关键因素,正是他们的到来,将其成熟的釉下彩工艺技法嫁接到了景德镇瓷上,从青花瓷坯胎的原料配方、青花颜料的试验到青花瓷的绘制技法等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性地发明了青花瓷。从景德镇元代釉下彩的演变过程以及相应的原料、釉、窑炉等工艺的改变过程来看,景德镇元青花的发展与吉州窑工匠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景德镇元青花的纹样实际上就是在吉州窑釉下彩纹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至少是早期的景德镇元青花,其的确是出自于吉州窑瓷工们之手,而后期元青花纹饰则可能是吉州窑瓷工与景德镇其他各地工匠共同发展的结果。
吉州窑是民窑,产品基本上都是要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所以在制作时必须考虑消费对象和生产成本,考虑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审美心态。
州窑所面对的消费对象大都是普通的民众,他们要购买的是最普通的家用器皿,既要实用又要便宜,还要符合自己的审美心理,在这种定位上,釉下彩绘的主要器物有罐、炉、瓶、盆、盘、碗、杯、壶、钵、粉盒、器盖、枕等日用瓷和陈设瓷、文玩一类高档艺术瓷。
彩绘瓷画作为一种依附在日用工艺品上的绘画,紧紧地与商品交换中的经济价值、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联系在一起。
在作品中,我们总是可以看见当时人们的活力和想象力。
除了生活类的题材,在吉州窑的釉下彩绘中,也有很多颇具人文审美意向的题材,但是更大胆生动。
吉州窑的釉下彩绘,虽然线条粗犷,但却意趣盈然。没有了官窑条条框框的束缚,吉州窑的窑工们把自己对于生活的感受和热爱都变成了图案和纹样赋予在吉州窑上。
重一不重形,重几何文案,重线条表现。
倒是很有中国水墨写意山水之感,抽象艺术之道。
吉州窑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民窑,所蕴藏的是民间依然丰富的想象力,这些来自生活里的声音,其实给当代的创作带来更大的启发。
而吉州窑自古以来所展现的活力,更应该在当代被传承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