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胆囊息肉会变癌吗一定要切掉吗
TUhjnbcbe - 2020/12/7 0:26:00
卡介苗接种反应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一听到息肉,不免让人联想到癌症而担忧,到底该不该切?其实根据息肉的类型不同,临床治疗也不一样。

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超声或CT检查,有时需透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才能决定是否需要切除。

少数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

只是,息肉一定是恶性的吗?一定要切吗?切了后是否会再长?

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sofgallbladder,PLG)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壁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术前形态学和影像学诊断的概念,较为实用。

赵海峰

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

从病理学的角度主要包括胆囊息肉和胆囊腺瘤两种,前者是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和胆囊腺肌增生症等,后者为肿瘤性息肉,可恶变。

其实大部分与遣传有关,或者是因为基因突变,以及受到生活环境,饮食的影响而生成,通常只要一开始长,日后可能会持续长下去。

胆囊息肉因为没有症状,因此多数是在健康检查时(可能有右上腹压痛)或因其他原因被发现,也就是说,超声波检查是发现胆囊息肉的利器,许多没有症状的息肉会因此现形。

只有少数胆囊息肉患者会有类似胆结石的症状,例如腹痛(右上腹疼痛)等。

造成胆囊息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或胆固醇堆积,大部分的胆囊息肉是良性的病变,这种病变通常小于1公分。超过1公分的息肉有恶变的风险,一般建议切除。

小于1公分的胆囊息肉,很难区分是良性或恶性,但如果是恶性的话,息肉会慢慢变大,因此,临床上通常建议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就要定期追踪,若无增大的趋势,就可与它和平共处。

由于胆囊属于囊状物,含有胆汁,一旦被打开后是无法缝合完全,最后会造成胆汁外漏而对腹腔造成困扰,因此,当胆囊息肉超过1公分以上或合并有其他病症,有潜在性危险,必须处理时,临床上的治疗准则为以手术切除胆囊,比较安全。

对于难以区分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帮助确诊的方法有:

01

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声学血管造影检查。

02

内镜超声(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检查。

03

CT增强扫描。

04

超声导引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外科治疗指征:

01

胆囊多发息肉样病变,多为胆固醇息肉,有症状者。

02

单发息肉多为胆囊腺瘤,蒂短或瘤体直径大于1cm,有恶性病变者。

03

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者。

04

胆囊息肉伴存胆囊结石者,恶性变机率增大。

05

年龄大于50岁的病人,无恶变者仅作胆囊切除术,已恶变者按照胆囊癌处理。

普外一科

医院普外一科拥有强大的医师团队与专业的医疗设备,让您的健康再无后顾之忧!

医院普外一科是大庆市重点学科、大庆市重点专科、医院重点科室。

现有医生1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护士20人。年门诊诊疗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例,3、4级手术例(占全年手术的52.54%)。拥有开展普外科各种手术及术后监护的仪器、设备,为手术安全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科室整体实力较强,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是一支活力十足的“梦之队”。普外一科注重临床、教学与科研全面协调发展,在医院学科评比中高居榜首。“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

通过普外一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诚团结、辛勤付出,赢得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同时也体现出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社会价值与职业情操。

-END-

文章内容整理自肝胆外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为知识科普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息肉会变癌吗一定要切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