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胆囊有息肉,会变成胆囊癌吗要不要手术,且
TUhjnbcbe - 2020/12/6 9:57:00
生不如死的痛经我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斗争的2 http://www.dianpulan.com/zljl/8027.html

4岁的小张因胆医院就诊,考虑到小张比较年轻,为了避免胆囊切除后出现其他问题,医生建议他先保守治疗。现在,不少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来就诊的。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胆囊息肉该如何预防?专业医生给出了答案。

多发性胆囊息肉要当心

“胆囊息肉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10%。”夏兴洲主任说,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良性的,因此,体检查出胆囊息肉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大意。胆囊息肉分为三种:增生型胆囊息肉、炎症型胆囊息肉和腺瘤样胆囊息肉,其中腺瘤样胆囊息肉癌变的可能性稍大。他强调,多发性胆囊息肉要特别小心,建议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看是否发生变化。

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可以根据胆囊息肉的大小来决定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夏兴洲主任介绍,目前认为,对于小于5mm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建议每6~12个月做一次B超。如果息肉大于5mm,建议每三个月做一次B超,以及时得到大夫的指导。

无有效治疗方式关键在于预防

专家提到,胆囊息肉早期多无症状,即便在息肉很大的时候,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有时候会出现腹部疼痛等不适。对于胆囊息肉,目前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式,主要在于积极预防。

胆囊息肉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据了解,小张几乎不吃早饭,饮食不规律,平时工作非常累,还经常熬夜。夏兴洲主任说,这些都是小张患胆囊息肉的重要原因。

专业医生建议,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胆囊息肉:

1.务必按时吃早饭。建议8点之前吃完早饭,注意规律饮食。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于胆囊内,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如果不吃早餐或饮食不规律,胆囊内贮存的胆汁派不上用场,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就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

2.戒酒。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酒精损伤肝功能,可引起肝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导致胆囊息肉。

3.低胆固醇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加重肝胆代谢、清理负担,并使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晚上。高胆固醇食物有鸡蛋、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

4.多喝白开水。

5.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6.清淡饮食。

猜你喜欢:

喝水时撒一把“它”,隔天拉出黑臭宿便,口臭没有了,体重悄悄降

肠道息肉复发后,谨记:少吃2种食物多吃2种菜有利于肠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0/12/6 9:57:00

家住宜城阳羡新村的穆先生今年63岁。

十多年前,穆先生在一次健康体检中,查出了胆囊息肉。

因为症状不明显,穆先生也没当回事。

近年来,穆先生老觉得上腹部疼痛,并伴有厌油、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

不久前,穆先生在家人的催促下,医院就诊。

B超检查结果让家人大吃一惊:胆囊占位(胆囊癌可能)。

几天后,穆先生接受了胆囊癌根治手术。

术中,医生发现,患者的胆囊癌已经出现了淋巴转移。

如果能早一点动手术,预后应该会更好。

胆囊息肉真的会引发胆囊癌吗?癌变几率有多大呢?

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陆永新解释说:

胆囊息肉包括腺瘤样息肉和胆固醇性息肉。

胆囊腺瘤样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可能。

息肉越大(大于10毫米),恶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胆固醇性息肉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绝大多数为多发,少数为单发。

所谓多发性胆囊息肉,病人的胆囊里面往往没有真正的息肉。

有的只是一些沉积在胆囊黏膜上的非常松软的胆固醇结晶体。

陆主任说,胆固醇性息肉无肿瘤倾向,不会恶变。

但是有可能发展成胆囊结石,或并发慢性胆囊炎。

目前医学专家公认,胆囊息肉不能通过服药“消除”。

只要具备下面任何一条者,建议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否则,应定期B超随诊,一般3个月检查一次。

手术指征如下:

1.有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2.息肉大于10毫米。

3.超声检查怀疑胆囊恶性肿瘤。

4.息肉基底较宽。

5.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6.短期内息肉直径增长迅速。

7.胆囊颈部息肉,影响胆囊排空。

8.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有症状者。

专家名片

陆永新(主任医师)

诊疗特长:

熟练开展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脾切除术,结肠、直肠癌根治性手术,胆道结石、肿瘤手术等。

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拥有逾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同时开展内镜下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并率先在市内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每年开展此手术百余例。

诊疗时间:周五上午

·END·

关心您的健康

医院

TUhjnbcbe - 2020/12/6 9:58:00
土耳其土豪开启美国港口投资ldquo http://www.dingleih.com/lysggy/5963.html
土耳其土豪开启美国港口投资ldquo http://www.dingleih.com/lysggy/5963.html

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胆囊息肉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担心,那就是胆囊息肉会不会变成胆囊癌?针对这一种情况,今天来仔细分析下胆囊息肉这个疾病。

一、胆囊息肉,有真假之分

胆囊息肉,全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指来源于胆囊壁并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因此也称为胆囊隆起性病变。

大部分胆囊息肉没有症状,多数息肉是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可根据病理特点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类。

1.肿瘤性息肉,也称为真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和息肉型胆囊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

2.非肿瘤性息肉,也称为假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腺肌增生等,其他少见的还有腺瘤样增生、*色肉芽肿等。

二、胆囊息肉会癌变吗?

这个问题就要根据胆囊息肉的类型来进行划分。

1.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约占60%,实际上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常为多发,直径多10mm,临床病理资料证明胆固醇性息肉的实质细胞丧失增殖能力,其癌变几率为零。

2.炎症性息肉,表现为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或结节形成,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单个、多个均可,体积小,一般直径5mm,目前尚无癌变报道。

3.胆囊腺肌病、腺肌瘤是一组胆囊上皮及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表现为胆囊壁发生肥厚性改变的病变,多为呈良性经过,其是否恶变仍存在争议,癌变率较低。

4.腺瘤性息肉是胆囊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胆囊腺瘤,占胆囊息肉的2.3%~4.1%。腺瘤性息肉常单发,蒂短而粗,基底部宽,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为胆囊癌前病变,其恶变率为20%~38.9%,但从腺瘤到恶变所需的时间还未明确。

5.息肉型胆囊腺癌,即息肉本身已经癌变,所占的比例极小,约为0~0.7%。

三、胆囊息肉,需要手术吗?

1.有症状的胆囊息肉在排除"息肉"为胆固醇结晶,或胆囊胆固醇结晶经利胆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不论息肉具体大小,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2.以下情况,还是建议手术:

(1)息肉直径≥10mm(约1/4发生恶变);

(2)息肉直径10mm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3)胆囊颈部息肉或息肉生长部位邻近于胆囊管开口;

(4)若息肉直径介于6~9mm,有以下任一项恶变高危因素,均建议手术治疗:年龄50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单发息肉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者(增长速度3mm/个月);局灶性胆囊壁增厚,厚度4mm;印第安族裔。

3.随访计划:如果患者没有上述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6~9mm,或有恶变风险因素但胆囊息肉≤5mm,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进行随访超声检查。

无恶变危险因素,且胆囊息肉≤5mm者,建议在第1、3、5年做随访。

四、存在的争议,过度治疗or治疗不足?

争议一:以10mm作为胆囊息肉手术治疗的临界值

1.胆囊息肉的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胆固醇性息肉所占比例最高,而这种类型的息肉并无恶变可能,目前以10mm作为手术治疗的临界值,会错杀一部分功能良好、无恶变潜能的"无辜胆囊"。

2.直径<10mm胆囊息肉也有恶性可能。

3.胆囊息肉越大,胆囊癌的发生率越高,但是胆囊癌有一个由小逐渐长大的生长过程,单纯以息肉大小作为手术指征是不够科学的。

争议二:胆囊切除术,还是保胆取息肉术?

1.若术中诊断为恶性息肉,则行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

2.胆囊功能良好患者,且年龄在60岁以下,如果息肉符合以下条件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单发的腺瘤、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以及异位组织在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未提示中度及以上异型增生情况下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3.单发胆固醇性息肉,如果患者全身情况良好且无严重代谢疾病,可考虑行息肉摘除术;

4.多发胆固醇性息肉(特别是有症状者),由于目前尚无可靠预防复发方法,仍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1、下肢静脉曲张,不单是影响外观,这5个危害不能小觑2、发现指甲上没有月牙是怎么回事呢?别紧张,问题可能出现在这3、身体一旦出现5种变化,说明血管已堵死4、得了痔疮心情低落?盐水浴加1个中药方,每天坚持,好转不在话下5、红斑狼疮饮食要注意什么6、肾结石是怎么导致的?有这几个坏习惯的人十有八九跑不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囊有息肉,会变成胆囊癌吗要不要手术,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