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杀死近万只翠鸟,只为一顶奢华的凤冠,
TUhjnbcbe - 2025/7/30 17:52:00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xxzywj.com/

前言:

拥有一顶奢华无比的凤冠是古代女孩们的梦想,凤冠霞帔不仅华美更是代表着一种地位和荣誉。

从明定陵挖掘出来让世人惊叹的凤冠,展现了古人登峰造极的工匠技术,这点翠工艺和其中镶嵌的宝石让这凤冠看起来奢华无比。

但大家知道吗?这顶点翠凤冠的原主人生前根本就没有能够亲自佩戴过,也没有亲眼目睹如此美妙绝伦的凤冠。

她的后人使用举国之力造出如此奢华的凤冠,只为弥补她悲惨的一生,而我们的考古学家更是用近万只翠鸟的羽毛对其修复,才让它能再次以最初奢华闪耀的模样出现在世人面前。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顶奢华凤冠的主人是谁吧!

命运悲惨的孝靖皇后

孝靖皇后是明万历年间的王恭妃,她一生命运多舛,虽然诞下皇长子朱常洛,却被宠冠后宫的郑贵妃嫉恨迫害,虽为贵为妃位,却一直被幽禁冷落,实在是让人唏嘘。

王恭妃是在万历初期入宫选秀的秀女,此时正值明神宗选后,王恭妃虽然貌美举止端庄,还是没有被选中,反而被分配到明神宗的生母李太后的宫殿中侍奉。

当时的秀女选秀,优秀但是没有被挑中秀女,一般是不会遣返回乡,反倒是被分配宫中做宫女。

明神宗就是在太后寝殿遇到的王恭妃并偷偷临幸了她,按理说,明神宗临幸宫女后会让内侍记录并赏赐一些物品。

历史上有很多宫女被临幸后被封为嫔妃的记录,比如嘉靖年间的尚寿妃,这位尚寿妃就是宫廷侍女出身。

王恭妃被明神宗临幸之后却什么赏赐或者口谕,她都没有收到,因为明神宗的态度,王恭妃也不敢声张,直到肚子已经显怀时才被人发现。

李太后此时最担心的就是明神宗的子嗣问题,她详细询问了王恭妃具体情况,又把明神宗叫了来责问,还取来了《起居注》确认。

明神宗始终不想要这个孩子,他觉得王恭妃身份低微不配诞下自己的子嗣,这时候他已经有了王皇后和心爱的郑贵妃这个红颜知己,可惜他心爱的女人此时还没有能够生下皇子。

最后李太后全力劝说下,才让明神宗认下了这个孩子,并封王恭妃为妃位。

虽说是从王宫女变成了王恭妃,但是王恭妃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个身怀六甲没有圣宠的嫔妃,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之中只会是一个活靶子。

郑贵妃十分嫉恨王恭妃,多次对王恭妃下黑手,这也让王恭妃不得不躲在宫殿之中当一个透明人。

王恭妃和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出生后,被郑贵妃欺辱的日子依然没有结束,随着朱常洛被定为皇太子之后,王恭妃虽然被封为皇贵妃,却依然备受郑贵妃排挤和虐待。

明神宗受到郑贵妃的挑唆,朱常洛和王恭妃分殿而居,两母子分离后再没能相见。

王恭妃日日哭泣,双眼都哭瞎了,郁郁而终之前,朱常洛赶来见自己生母最后一面,却连一句知己话都未能说出口,只因为郑贵妃的爪牙遍布整个宫廷。

王恭妃的葬礼规格更是简陋,一开始明神宗只想随便找个地方葬了王恭妃就行,但是群臣力才谏让王恭妃用皇贵妃礼仪下葬。

明神宗和群臣之间争议了足有十个月,此时王恭妃的遗体已经腐败,下葬的用具更是破烂不堪,甚至都没有葬入皇陵,

朱常洛上位后,想要补偿自己生母,只是他上位短短一个月就暴毙而亡,随后他的儿子明熹宗登上皇位才给自己这个曾经受尽苦难的祖母一个补偿。

当时的明朝女子,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婚礼时候的凤冠霞帔,王恭妃初入宫时只是宫女,后面虽然册封为皇贵妃,却都是虚名罢了。

明熹宗将王恭妃追封为孝靖皇太后,迁入定陵,还给孝靖皇太后打造了三龙二凤冠和十二龙九凤冠还有珍珠霞帔等随葬品。

精美绝伦的点翠凤冠

为何要随葬凤冠霞帔呢?这就不得不提凤冠的来历。

自古从秦朝就有关于凤冠的记载,凤是百鸟之王,自秦朝之后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也是后宫嫔妃中的身份象征。

北宋时期,凤冠用于后宫嫔妃的册封典礼的礼服配饰,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明承宋制,凤冠也被用于后宫嫔妃和皇后册封等重大场合,这个凤冠有多精美呢?

发冠本身使用极其纤细的金丝编织成发冠的底座,随后在用金丝镂空编织焊接成龙凤两种样式,焊接在发冠之上,再镶嵌上珍珠、宝石等装饰。

这些珍珠的穿钉工艺十分难得,当时还没有机器打孔器,并且我们也能看到这些珍珠较小,打孔穿钉十分难以下手,更别提上面镶嵌的红蓝宝石。

明朝的宝石都是进贡的贡品,这些宝石十分稀有珍贵,在明朝时期,红蓝宝石重量一分可以抵八十两白银。

百十来块的红蓝宝石足有八千两百银之多,明朝县官一年的俸禄只有45两白银,这也足以证明这顶凤冠的高昂价值。

这都不是最奇妙的,最奇妙的是发冠上大面积都是用了点翠工艺覆盖装饰。

点翠是用翠鸟背部的羽毛镶嵌在金银制品之上,羽毛本就柔软难以镶嵌,黄金金丝编织的胎底本就柔软容易变形,古代工匠的神奇之手却让这些羽毛紧紧贴敷于镶嵌面。

选择翠鸟的羽毛更是一个技术活,不是所有翠鸟的背部羽毛都可以使用的,点翠需要使用的翠鸟羽毛是有严格要求的,并且是选用活着的翠鸟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

一根小小的点翠发簪就需要用十几只翠鸟的羽毛才能制作而成,这些失去羽毛的翠鸟很快就会死亡。

点翠一直也被自古皇室成员和高门贵女所追捧,点翠的饰品颜色华贵有光泽,更是因为它稀有又残忍,也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我们也能够通过图片看出,翠鸟的羽毛会随着光线而变换颜色,有一种艳丽的色彩和五彩斑斓的光泽。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记载,宋太祖赵匡义曾斥责永庆公主使用翠鸟的羽毛刺绣饰品。

赵匡义说,公主穿着点翠服饰,宫闱内外会纷纷效仿,商贩更会因为市场需求而屠杀翠鸟,“伤生浸广”更是把永庆公主此举说成“恶业之端。”

从此可以看出,点翠这个工艺的血腥程度和稀有程度,是被有些王朝的开国者重视并斥责其劳民伤财,损害生灵。

在《后汉书》中也有记载,汉朝的皇太后祭祀之时需要佩戴凤冠,这个凤冠上的凤凰就是用的点翠技术制作而成的。

这时候的点翠凤冠是一种皇室权力的象征。

唐朝的安乐公主也曾经让工匠制作过百鸟裙,这时用上百只鸟的羽毛制作而成。

上行下效,这种时尚风气也影响到了皇室成员和那些当权者的女眷们,不仅劳民伤财更是让当时的山林鸟群大肆被捕杀,史书这样描述当时的景象“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足以看出当时山林中的鸟兽悲惨的遭遇,很多山间的鸟兽在当时都已经濒临灭绝。

宋朝由赵匡义开始,宋朝出现过三次禁止捕杀翠鸟的命令,但是翠鸟的羽毛实在是华贵无比色彩鲜艳,更加上其稀有珍贵,价格更是被商贩炒上了天价。

点翠此时已经不只是装饰品,更是一种财力和权力的象征。

一个点翠凤冠会用到多少翠鸟的羽毛呢?我国发掘定陵后,孝敬皇后的点翠发冠,因为岁月侵袭而变得破烂不堪,为了修补这只点翠凤冠,足足用了近万只翠鸟的羽毛进行修复。

这些翠鸟十分敏感,一旦被人类捕获,虽然只是剪下它们的羽毛,但是它们也会因为应激反应而死亡。

我国翠鸟现在已经是濒临灭绝的物种,还是我国的三有保护鸟类,极其具有生态和科学研究等价值。

实际上,这顶点翠凤冠的价值已经不只是用金钱来衡量的了,这是无价之宝,定陵发掘的这四顶凤冠也成为我国不对外展出的国宝之一。

倾全国之力制作的点翠发冠

明朝的皇室所用的珠宝贡品一般来源是地方上供的岁办,还有一个是朝廷出钱外出采买的采办。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凤冠上面编织的珍珠,这些珍珠就是通过岁办和采办所得的。

这也会造成采办人员欺压和贪污的情况,皇室大型采买不仅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更给百姓造成更大力度的剥削。

史书记载,嘉靖年间就曾经出现过大肆采办珍珠宝石的情况,史书上写道:“猫儿睛、祖母绿、石绿、撤孛尼石、红剌石、北河洗石、金刚钻、朱蓝石、紫英石、甘黄玉,无所不购”

这些宝石采买足足花费了四万两白银,后宫用器都是珍宝镶嵌。

万历年间也是如此,采买珠宝花费百万两白银,这也间接的让明朝的财政出现严重问题。

除此之外,珠宝开采当时是在云南地带,自古以来翡翠宝石等都是在此开采,当时的云南是有土司管辖,这也让明朝对云南这片地区的掌控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清朝的时候腾越知州屠述濂在编写《腾越州志》时说过一句话:“呜呼!宝石之为毒于滇,累世也!”

孝靖皇太后的点翠凤冠也是倾全国之财力制作而出的,要知道当时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孝靖皇太后的孙子明熹宗执政期间,重用奸臣魏忠贤,政治上乌烟瘴气,明朝朝堂已经岌岌可危。

明熹宗上位之后,还出现了各种天灾人祸,江北旱灾,山东蝗灾,各地民不聊生,也接连出现了农民起义的情况,这也是明朝走向灭亡的前奏。

从历史上来看,历代的开国帝王都会强调要勤俭节约坚守己心,不允许奢华浪费,这也是中兴之治的开端。

一旦朝堂之上奢靡之风盛行,就如同古话所说的盛极必衰,国运也就开始走向下坡路了。

说到底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皇室奢靡之风足以引导高门贵族和地方豪族的奢靡之风,受苦受难的只有百姓和生灵。

就如这精美绝伦的点翠凤冠一般,上万只翠鸟的死亡才能够让其再次绽放美艳的色彩,实在是让人叹息。

参考资料:《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六月丁亥』以恭视写恭妃册文赐三辅臣银币有差。壬寅,遣定国公徐文璧、大学士张四维持奉节册封王氏为恭妃,皇元子母也。

《定陵发掘者解密当年事帝后尸骨后来被毁(组图)》

《明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云想衣裳系列》中国考古

《明实录熹宗实录》

《明代尚侈的彩色宝石消费及其来源》.11.15

1
查看完整版本: 杀死近万只翠鸟,只为一顶奢华的凤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