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故宫新事一年更新一集,一集不到30分
TUhjnbcbe - 2025/7/5 9:15:00

养心殿,一个已经存在了将近年的地方。它经历了数个朝代更迭,见证了无数帝王的起起落落。年,养心殿迎来了新中国对它,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

面对如此珍贵的中国古建筑,以及其里面上千件宝贵文物,该怎么修,才能最大保留它原有的历史信息?

故宫博物院用《故宫新事——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纪事》这部系列纪录片,给了公众一个交代。

这部系列纪录片,从年,养心殿修缮开始,每年都会更新一集,给公众汇报,这一年,研究人员们的工作进度与完成情况。

古建修缮治其根本,文物修复则愈其神貌。

基于这一原则,故宫人员们开始了他们漫长的修复任务。

01古建修缮治其根本

为了尽可能地保留古建筑原有的历史信息。

工作人员,对养心殿所需要修缮的材料,先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后,再谨慎推敲出修缮方案,最后仔细进行修缮工作。

首先,是殿上的瓦片。片琉璃瓦,每一片的尺寸、样式、位置都详细记录在册。

研究人员在归纳分析了多款样式的琉璃瓦之后,选择了数量最多、制式最为规整的“嘉庆五年”样式的琉璃瓦为参照物,并随后找到了沿袭着传统烧制技艺的琉璃瓦厂,进行制作。

从选料、制坯到施釉、烧制,工匠们都遵循着最传统的制瓦工序。

其次,针对养心殿的每一处纹理,每一抹颜色的修缮,油作,都是用纯天然的材料制作而成。即使是已经残破分碎的建筑材料,也不会被轻易废弃,通过加工,再次用于同类材质的构件修复。

最后,木作,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都会优先选择修补、墩接。

对比现在用2年时间,就能建成一个上千户,设施齐备的居民小区而言,养心殿历时4年的修缮速度无疑是缓慢的。恍惚之间,让人觉着,时光,在面对这座历史宫殿,也肃然起敬,怕惊扰了它,悄悄放慢了自己的流速。

02文物修复则愈其神貌

上千件文物,所用材料与制作手法各式各样。有些已经泯灭在历史长河里,难以找寻。面对这样的情况,研究人员只能努力恢复它们的神貌。

古代点翠工艺,羽毛取自翠鸟身上。但现在,翠鸟已经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想要修复点翠文物,就只能找寻替代品。

故宫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常见鸟类自然脱落的羽毛,进行各种对比、分析和研究。对比哪种羽毛颜色纹理最接近翠鸟,分析如何通过染色达到翠鸟羽毛的色泽,研究哪种羽毛更适合防虫害。

研究工作之细致和全面,若不是通过这部纪录片,常人是难以想象的。

03匠心精神

纵观这部纪录片,给人最深的感触是,他们都承受得起“匠人”这一称号。无论是琉璃瓦烧造的非遗传承人,还是为了寻找翠鸟羽毛替代品,孜孜不倦的研究人员们,在他们身上,我们都看到了“匠心精神”。

虽然匠人们从事的手艺与行业是各种各样的,但他们做事的精神都是一样的。

俞国林——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为了能整理发版《郑天廷西南联大日记》,前前后后跟郑天廷的后人们,沟通协调了13年,最终成功发版。这本书对研究近代学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有时候,看着匠人们的故事,会有种时空错落感。

仿佛他们和我们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

如果要用音乐来对比的话,我们生活的节奏和时光,就像是一首动感极快的夜店舞曲;而他们的节奏和时光,则像是一首悠远沉静的古曲,让一旁观看的我们,也沉静下来,心生向往。

忘记是哪部电影里面看到过一段这样的对话:清末时期,来华的洋人,想用一辆新车跟王爷置换他手中的鼻烟壶,那位王爷嗤之以鼻,笑说:“你给我的车,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我给你的艺术品,只会越来越贵。”

工业流水线制造出来的商品,的确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贬值;而饱含匠心精神制作出来的作品,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升值。

我们生于此间,努力工作,工作的成果就是我们的作品。我们做出怎样的作品,就是在告诉世人真实的自己。

你向世人展示的是怎样的自己呢?是快节奏敷衍潦草的自己?还是沉稳静下心来,精雕细琢的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宫新事一年更新一集,一集不到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