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u0001钱u0001起u0001
TUhjnbcbe - 2025/6/2 13:05:00

01钱起的诗歌风格与背景

钱起,这位中唐大历时期的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首,其诗作《湘灵鼓瑟》中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传达出悠长深情的意境,彰显其诗歌的深远影响。钱起擅长白描手法写景,追求精确表现清幽小境,其作品常从细微之处着手,精妙之处仿佛能追赶上造化的神奇。在蓝田尉任上,钱起与王维交往甚密,共同创作了一组咏物写景小诗,其中便包括这首《衔鱼翠鸟》,该诗深受王维《辋川集》绝句的启发,充分展现了钱起对王维画理意韵的深刻理解与精心摹仿。

翠鸟捕鱼诗意解析描绘翠鸟的敏捷瞬间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衔鱼翠鸟》

钱起〔唐代〕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

这首诗描绘了翠鸟捕鱼的生动场景。翠鸟在莲叶间寻觅,突然间从高树俯冲而下。它迅猛地划过水面,捕获了一条潜游的鱼儿。得手后,翠鸟又迅速跃出水面,带着一点翠色的光芒,消失在远方。

四句诗的结构性分析

这首小诗通过四句诗的精心描绘,生动展现了翠鸟捕鱼的完整过程。首句“有意莲叶间”,刻画出翠鸟在莲叶间徘徊,看似悠闲,实则机警地窥视着水面的动静。一个“有意”字,巧妙地描绘出翠鸟的警觉与智慧。紧接着,“瞥然下高树”,当翠鸟发现鱼的踪迹时,它便如箭般迅速飞下高树,直扑向水面,展开迅猛的捕鱼行动。“瞥然”二字,生动地描绘出翠鸟的反应速度与捕鱼技巧。

“擘波得潜鱼”,翠鸟迅猛地划开水面,一口叼住潜藏的鱼儿。其中,“擘”字有力地展现了翠鸟的速度与力量,以及其身手的矫健与不凡。紧接着的“一点翠光去”,则描绘了翠鸟捕鱼成功后的迅捷离去。其身影在转瞬之间化作远空中的一道翠光,既新颖又生动,传神地展现了翠鸟的矫捷风姿。

语言技巧与意象营造

此诗虽仅二十字,却生动描绘了翠鸟捕鱼的瞬间。翠鸟那犀利的目光与迅捷的动作,令人印象深刻。通过“下”、“擘”、“去”三个动词的巧妙运用,诗人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翠鸟自上而下、由空入水、由近及远的迅捷身影,带给人一种急剧而目不暇接的视觉冲击。诗中所展现的空间宏大,而时间却极为短暂,这种时空的巧妙对比,更是将翠鸟的飞动之速推向极致。

这首小诗仅描绘了翡翠鸟捕鱼的那一刹那,虽无深远寓意,但其精细的描绘、传神的状物,却足以令人心生愉悦。诗中的翠鸟、莲叶、树木,以及那被莲叶轻轻遮盖的水面,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绿色画卷,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恰似那一点翠光的绝美烘托。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钱u0001起u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