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资金池理财收益直逼7% 建行3成产品182天BB1344
摘要:产品名称2013年第13期保本型理财产品182天BB1344发行银行工商银行币种人民币委托管理期182天收益起计日销售起始日期销售终止日期付息周期182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产品类型组合型委托起始金额5万元收益类型浮动收益型发售地区全国递增单位(单位:元)1000产品管理费理财资产运作超过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作
央行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货币*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首次对理财产品进行剖析,其中明确指出资金池理财产品已具备自营业务的属性,与存款产品更为接近。资金池理财产品某种程度上具备的自营业务属性,令银行承担比代客理财业务更多的风险,风险未能有效隔离于表外,而资金池理财产品模式下银行一部分资产和负债已双重表外化。事实上,资金池理财产品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银行管理表内资产负债的作法,即短借长贷,不同的是资金池理财产品赚取的是手续费收入,而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赚取的是利差。资金池理财产品虽然某种程度上已接近存款产品,但与银行表内存款利率按上限管理不同的是,资金池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由银行自主定价。央行指出,银行资金池理财业务依靠滚动发行短期限的理财产品来保持,多数产品期限在6个月以下,而对应的集合资产包可能投向贷款、债券等期限较长的资产,因此存在期限上的错配。
如果理财产品发行时间和到期时间安排不当,或者理财产品持续滚动发行出现困难,就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针对目前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的一些问题,监管部门已多次下文要求银行实现每个理财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让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的资产相对应。虽然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没必要全盘否定,可汲取资金池模式优点进行理财产品创新,比如在组合投资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产品名称2013年第13期保本型理财产品182天BB1344发行银行工商银行币种人民币委托管理期182天收益起计日销售起始日期销售终止日期付息周期182天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产品类型组合型委托起始金额5万元收益类型浮动收益型发售地区全国递增单位(单位:元)1000产品管理费理财资产运作超过最高年化收益率的部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据理财周报不完全统计,6月24日-27日,各家银行发行的收益超过5%的理财产品至少为268款,而6月前3周收益超过5%的理财产品的发行总量为248款,最后一周的高收益产品的发行量超过了前三周的总量。不仅如此,上周所发行的268款高收益产品中,90%以上都是3个月期限的短期产品,收益水平甚至高过以往半年前以上的结构性产品。银行兑付危机或已化解6月是银行理财产品集中到期的时间,据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公告称,6月末,中国银行业将有超过万亿元的理财产品到期。
这是官方首次公开定性资金池理财产品。接受证券时报采访的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认同央行上述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资金池理财产品相当于提前尝试利率市场化。虽然资金池理财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但可从中汲取经验推陈出新。银行资金池理财业务本应属于代客理财业务,客户应获得扣除必要费用外的全部投资收益,并自行承担全部投资风险。但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资金池投资收益超过发行时的预期收益,则剩余收益归银行,这使得理财业务的代客性质减弱,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自营业务的属性。央行在报告中直指,资金池理财产品如果连投资者自担风险也做不到,则可能与存款产品更为接近。双重表外化带来两大风险,一是资本约束不足的风险,二是表外表内业务交叉风险。
某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说。相当于在存款以外的另外一个市场上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因此资金池理财产品对银行提前适应利率市场化显然有帮助。某股份制银行个人业务部负责人说。因此净值型理财产品可参照基金的作法进行改进。某股份制银行资金部总经理称。是否保本否在售状态提前终止条件1.投资者无权提前终止该产品。2.工商银行有权按照产品实际投资情况提前终止该产品。产品说明本产品主要投资于以下符合监管要求的各类资产:一是债券、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债券、存款、货币市躇金、债券基金、质押式回购等货币市场交易工具;二是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合,包括但不限于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计划等。本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均严格经过工商银行审批流程审批和筛选,在投资时达到可投资标准。资产或资产组合所涉及融资人比照工商银行评级标准均在A-级(含)以上;拟投资的各类债券信用评级均在AA级(含)以上、短期融资券信用评级达到A-1。
该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经工商银行风险评估,该产品适合评定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投资者。收益率说明按目前市场收益率水平测算,资产组合预期年化收益率约%,扣除投资管理费、托管费,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本金和收益,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约0%。(工商银行)发行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之后,银行将试图把较高的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这将吓退边缘借款人。刚刚过去的一周内,银行理财产品经历了一个火山喷发式的行情。一时间,年化收益5%以上短期产品比比皆是,甚至出现35天保本产品,收益直奔7%。受到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季末考核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各家银行都在不惜高息吸纳资金,理财市场出现遍地的短期套利机会。相比于一个月之前的同期限产品,上周发行的短期产品收益基本都上浮1到3个百分点,银行从来没有这么大方过。最近一段时间,银行的存款下降的很厉害,又临近季度考核,银行希望通过理财产品吸引存款,所以大幅抬高利息,但过了月末,流动性也宽松了,这种高收益的短期产品必不可持续。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分析认为。6月的最后一周5%的年化收益,对于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来说,一直是一个很难跨越的收益红线,即使在每季度末也很难出现年化收益5%以上的短期产品。虽然6月初,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已经显现,但各家银行基本保持着原有的产品季度末的发行节奏。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集中爆发在6月中旬以后,尤其是上周,即6月的最后一周。这是因为银行间流动性紧张,同业拆借、信托回购等短期收益比较高,而长期国债等长期收益比较低,利率曲线倒挂,理财产品收益率必然倒挂。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解释称。
工商银行上周发行一款短期产品,存续期3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计划发行规模达200亿元,也是近期发行规模居前的产品之一。据一位工商银行的理财师介绍,这笔融资并不是用于工商银行缓解自身流动性,而是用于短期的同业拆解和下半年的存款储备。大家都面临流动性暂时紧张的情况,可能我们会好一点,但是为了保住存款,我们近期也接连发了一些高收益的短期产品,即便这样,依然有很多客户转移存款去其他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位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的负责人称。
目前各家银行发行的短期理财,很大一部分是投了对等期限的同业拆解、同业存款等,希望在高利率的短期实现套利,也不排除揽储进行长期投资或存款储备的可能。张旭阳分析称。由于看不到实际募集规模,无法准确计算到期产品的总规模。在1606款到期产品中,建设银行的最多,达到195款。其中江苏分行6月13日发行的一款名为2013年乾元-保本型第136期的产品,3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6月下旬,到期的规模约为120亿元,但我们目前总规模5000多亿元的产品余额中,票据、同存、国债登高流动性的资产占比达到20%-25%,兑付到期产品没有任何问题。面对之前市场对产品兑付的担心,张旭阳解释称。备受市场关注的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也是纷纷大幅抬高收益吸纳资金。
6月的最后一周,民生银行先后推出了至少10款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的短期产品,收益率最高的一款预期年化收益达到了7%。兴业银行的多款分行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了6%。不是银行没有钱,只是银行短期资金头寸紧张,现在通过同业拆解、理财产品融资,银行都缓过来了,最困难的6月末即将结束,并没有发生挤兑或者不能兑付的情况。不过,银行在这次流动性紧张中,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上述股份制银行财富管理部的负责人称。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分析称。王志浩认为,发行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之后,银行将试图把较高的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这将吓退边缘借款人,如果高收益率持续,信贷增速也会放慢。各家银行为什么做35天,而不做一年期的,因为长期产品根本拿不到这么高的年化收益。有些短期产品现在能拿到7%,但货币市场流动性一宽松,可能就只能拿到3%了。张旭阳认为,目前银行流动性已逐步缓解,短期产品将在7月中旬以后逐渐回归正常。向松祚也认为高收益的短期产品是不可持续的。最近,银行的存款下降的很厉害,希望通过理财产品来吸引存款。这些理财产品实际上都是揽储,不一定全部做同业拆放短期套利,也是为下半年准备存款。这一次的钱荒绝对起到了一个口头警告的作用,甚至央行已亮出*牌。
据理财周报产品实验室统计,6月最后一周,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共有1606款。建设银行也是这一阶段,理财产品市场上极其活跃的银行,新发产品数量远远覆盖到期产品数量。据理财周报统计,6月以来,建设银行新发行理财产品306款,其中年化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共有83款。理财市场收益回落,同业去杠杆化成大趋势在对资金的竞争下,银行有动机加大理财产品发行量,但对债务滚动风险的担忧,以及央行放慢产品发行节奏的想法,银行又不得不对理财产品发行减速。统计的结果显示,6月份发行的收益超过5%的产品中,存续期限在30天-37天之间的产品共有161款,这些产品将于7月份中旬-8月初陆续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