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山海经》杂志约稿。
《山海经》杂志创刊于年3月,是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浙江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彩人文历史类刊物。
说起《红楼梦》中的经典御寒衣物,就不得不提斗篷。然而,大斗篷虽然穿起来显脸小,其实真的保暖吗?
根据《红楼梦》的描写,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在冬季穿斗篷。书中有一个章节题为「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说的是大观园里因雪天而兴的一次雅聚,当时人们踏雪而行,一色的大红斗篷,如同雪中红梅,又是冷艳又是热烈。
禹之鼎西郊寻梅图,故宫博物院藏
说起斗篷,很长时间里人们都把「斗篷」和「披风」搞混。
其实披风是一种有袖子的衣服,而斗篷是无袖的,严格来说只能算作披衣。真正的斗篷不仅无袖,而且也无帽。
那头部的御寒怎么办呢?古人可以根据需要另外戴上斗笠、风帽、暖帽等;不仅如此,脚下还会穿「羊皮小靴」「麀皮小靴」。可见斗篷只是诸多保暖衣物中的一环,头脚这样的怕寒部位还需要额外加持。
清代古铜色绸暗牡丹纹绵斗篷(康熙的雨衣)
想必很多人会有疑问:一些宽大的衣服也可以直接披在身上,为什么还要发明斗篷?比如《红楼梦》中就有提到鹤氅、大褂子这样的外套,北朝的贵族和士兵也会选择披衣服。
但现实中,为什么偏偏就斗篷用得最多呢?
当然还是因为它实用又好用。斗篷一般拥有到脚面的长度,并且穿脱方便,可以将头部以外的身体整个笼罩于其中,尤为抗风。到了室内温暖之处,也方便解下。
不过,穿着斗篷的时候,是要将前襟拢住的,不可像古装剧一样大喇喇露出里面的衣服,否则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功效。由于斗篷就像个被子随着人移动,所以一般还在后面中间做个开衩口,就便于行走,并智慧地避免影响保暖。
缎地绣花斗篷
从样式和使用上来说,平民百姓穿的蓑衣非常接近斗篷,但《红楼梦》里的斗篷却不仅是奢华可以形容的。
比如众姊妹们穿的「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
毡是由动物毛制作而成的无纺织物,质地密实,表面平整,如今我们许多冬季衣服依然是类似材质。
「大红猩猩毡」则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艳丽的红色——误以为是猩猩血染成的;另一种说法认为这就是猩猩毛或类似材质制成的毛毡。「猩猩毡」不仅可用来做斗篷,还会用来做门帘,清宫养心殿造办处史料里就多次提到用猩猩毡做的帘子幔子,用作内屋的保暖。
年照片,慈禧穿斗篷
而羽毛缎,乍一听不保暖,其实这是一种西方国家使者进贡给清朝廷的面料,不是寻常人可以轻易得到的材质。它的原料其实是生羊毛。经过织造及处理以后,羽绒缎挺括光亮,不会像寻常织物一样吸收雨水,而是可以像雨衣一样抖落水渍,这个特性和鸟羽很相似,所以就被误以为是羽毛制作的。
有意思的是,宝琴还真的穿了一件与鸟羽有关的斗篷,那就是「凫靥裘」。香菱误以为是孔雀毛织的,湘云纠正说「野鸭子头上的毛做的」。
这件斗篷更奢华。颜色不是大红,而是「金翠辉煌」,因为鸟羽往往有特殊结构,可因光线不同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孔雀毛有这种效果,我们熟悉的「点翠」也是如此,利用了翠鸟羽毛特别的色彩以及变幻效果。
年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红楼梦》中的斗篷对于情节来说,也有宿命之感。高鹗续写里,宝玉的结局写道:「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
前文提过,斗篷并非御寒的唯一物件,一般会搭配头部脚部的保暖衣物,但是这里的宝玉却是「光着头,赤着脚」,斗篷该起的作用全被消解了。斗篷原本就是御寒避风雨之物,最后让宝玉穿上这么一件旧物,除了头尾呼应,也是命运的启示吧!
编辑|舒靓芫
监制|先宏明
*最近的文章*
古装剧服装该踩的坑,《知否》挨个不落!
年更新全目录
金主爸爸看过来!年付费游玩项目
捉对厮杀的古装剧们
剧说服饰史×年度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