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风标千古八大山人墨荷图赏析
TUhjnbcbe - 2025/3/9 9:2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技术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从古至今,书画名家不知道有多少,大众耳中听闻是张大千的字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八骏图”等一些名家,但是您知道“八大山人”——朱耷吗?今天由小编了解“八大山人”——朱耷

《老残游记》一书的序言中说:“八大山人以画哭”。

八大有一首题画诗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这第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最言简意赅地说出了他绘画艺术特色和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我们沿着他所提示的这条线索,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伟大艺术作品。

八大山人《墨荷图》

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俗名朱耷,僧名传綮,以号行,籍贯江西南昌,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与石涛、渐江、石溪并称“四大画僧”,其画风及画品对后世影响极大。明亡后,初为僧,后为道,继而还俗。以明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八大山人,署款四字连草起来,形似“哭之”、“笑之”,表示他对清王朝的不满和对故国的怀念。能诗文,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钟爱荷花。清代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记载:“八岁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常写菡萏一枝,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八大山人为荷花写诗、绘制荷花众多,如《花卉册》书自作诗:“东畔荷花高出头,西家荷叶比轻舟。妾心如叶花如叶,怪底银河不肯流”;《荷花水鸟图轴》款题:“侧闻双翠鸟,归飞翼已长。日日云无心,那得莲花上。”还有《河上花歌》书款:“河上花,一千叶,……实相无相一颗莲花子”等等都无一例外的表露出八大山人爱荷之情。

请点八大山人墨荷图水墨纸本立轴击

钤印:八大山人、何园、真赏

款识:癸昭阳之夏日,八大山人写。

尺寸:×36cm.约4.5平尺

题签:(完颜昭题)八大山人墨莲图。平成戊寅春,王昭。钤印:长白山人、完颜昭

鉴藏印:柏孙鉴赏、李慎审定、长白李慎秦伯氏鉴赏章

说明:本作品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李慎、溥仪外甥完颜昭旧藏。

此作应为极晚年之作。图写石畔荷塘,荷叶以侧面卷叶形象示人,花头掩映其中。不加修饰的铺排和散锋用笔应该是晚年艺术浑融老辣的具体表现。荷叶有整有破,错落有致,形象极单纯凝练,泼写点厾,万豪齐发,干湿浓淡一任自然。中侧锋之间变化自如,弹性十足,墨色变化自然而细微。花头均为淡墨勾勒,用笔松紧自如,笔笔中锋,瓣尖留白,气口充盈,满是荷花高雅绝俗的逸气、清气。荷柄修长遒古,用笔纯以篆书法一任直下,圆润沉着,韵律天成,衬出荷花雄强婉约,浑厚多姿的艺术形象。构图中部墨块堆积,浓淡变化与上下大片空白相互照应不板不滞,几根短短的荷梗拉伸前后位置,显得全图空灵简逸,韵味十足。在笔墨浑融和简练形式的背后,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审美空间。

画谱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八大笔下的荷塘疏朗空灵,实为无我之境。其绘制荷柄修长,其结果是使得画面整片虚白。以淡墨晕染,这些空白给人以亦天亦水亦雾岚的朦胧感,也给人以闲适的宁静感,似乎时间已然凝固,荷塘中另有一个不受世事惊扰的彼岸世界。观八大山人墨荷如闻天籁之音,令人神往,黯然销魂。庄子言:“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听之以耳,莫如听之以心,听之以心,莫若听之以气”。

局部

此作款书“癸昭阳之夏日,八大山人写”,推测应为癸未,即年所画。众所周知,古代用干支纪年,十天干又称“岁阳”。十二地支又称“岁阴”。干支的名称,都有别号。如十干(岁阳):甲(阏逢)、乙(旃蒙)、丙(柔兆)、丁(强圉)、戊(著雍)、己(屠维)、庚(上章)、辛(重光)、壬(玄戥)、癸(昭阳)。此作墨荷之“癸昭阳”虽书天干,未书地支,但依据历法可知,天干为“癸”的阴历纪年公历尾数为“3”,如癸未、癸酉、癸亥等等。每一个天干和地支纪年重复以60年一个周期,如甲子年到下一个甲子年周期为60年;单独的一个天干重复以十年一个周期,如癸酉到癸未十年一个周期。根据众多学者研究表明,以“八大山人”为款书名号的书画作品出现于年,而八大山人卒于年。在这个区间之内,似乎只有癸酉(年)、癸未(年)适合。专家学者们曾给出了一个准确的八大山人款书时间变化简图。著名的八大山人作品《孤禽图》款书“癸昭阳涉事,八大山人”的“八大山人”应为“-”期,本作墨荷应为“-”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所藏八大山人年作《河上花图》卷可资比较。

八大山人款书时间变化简图八大山人孤禽图与孤禽图款书

而更为直接的证据可参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八大山人于癸未(年)所作《杨柳浴禽图》、《枯槎鱼鸟图》,可以看出本作墨荷与其“八大山人”款书以及“癸、日、写”字用笔结字、钤印也殊为一致。

局部对比

本作局部八大山人年作

《河上花图卷》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局部

款识对比

局部

八大山人年作枯槎鱼鸟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作局部;

八大山人年作杨柳浴禽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印鉴对比

印鉴对比

「八大山人」本幅与「何园」本幅

八大山人」本幅与「何园」本幅

此八大山人、何园两印取自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取于八大山人《松鹿圆轴》(年作,与此作年相距仅3年)

本作墨荷为清代著名鉴藏家李慎旧藏。李慎,字勤伯,号柏孙。铁岭人,隶汉军旗。咸丰三年进士,官陕西布政使、西宁办事大臣。工篆隶,精鉴赏,收藏名迹极富。画面中所钤“柏孙鉴赏、李慎审定、长白山人”等为其用印。

八大,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其倾倒如此。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欣赏和理解他艺术的人越来越多。“古今文人画巅峰”,“水墨写意画第一人”的称号给八大山人,我想任何人也不会有异议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风标千古八大山人墨荷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