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青西”拍摄嘉宾是青浦金泽人刘国荣老师。在过去的十年里,刘老师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心和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意,在青西湿地寻觅野鸟百态,他用相机记录了青西湿地变迁以及青浦绿色生态之美,也为我们留下了这些“珍贵的记录”。
水雉
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水雉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主要为淡水湖沼。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称为“凌波仙子”。
喜鹊
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栖息地多样,常出没于人类活动地区,喜欢将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全年大多成对生活,杂食性,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喜鹊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画鹊兆喜的风俗。
暗绿绣眼鸟
暗绿绣眼鸟,小型鸟类,体长9-11厘米。上体绿色,眼周有一白色眼圈极为醒目。下体白色,颏、喉和尾下覆羽淡黄色。此鸟性活泼,在林间的树枝间敏捷地穿飞跳跃。鸣叫声似“滑儿,滑-儿,滑-儿”,婉转动听。
八哥
八哥,通体黑色,前额有长而竖直的羽簇,有如冠状,翅具白色翅斑,飞翔时尤为明显。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黄色,脚黄色。主要栖息于海拔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和林缘疏林中。八哥既是重要的农林益鸟,也是颇受欢迎的笼养鸟。它能模仿其他鸟的鸣叫,也能模仿简单的人语。
白鹡鸰
白鹡鸰,属小型鸣禽,全长约18厘米,体羽为黑白二色。栖息于村落、河流、小溪、水塘等附近,在离水较近的耕地、草场等均可见到。经常成对活动或结小群活动。以昆虫为食。
斑嘴鸭
斑嘴鸭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
白头鹎
白头鹎又名白头翁是雀形目鹎科小型鸟类,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性活泼,不甚畏人。食昆虫,种子和水果,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是农林益鸟之一,值得保护。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谷、林缘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与低矮树丛中。主要以昆虫为食,其中约80%为农作物和树木害虫。
苍鹭
苍鹭是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通常在南方繁殖的种群不迁徙为留鸟,在东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种群冬季都要迁到南方越冬。
池鹭
池鹭,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
翠鸟
翠鸟,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大山雀
大山雀,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性较活泼而大胆,不甚畏人。行动敏捷,常在树枝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边飞边叫。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蚂蚁、蜂、松毛虫、螽斯等昆虫为食。
戴胜
戴胜栖息于山地、平原等开阔地方。以虫类为食,在树上的洞内做窝。性活泼,喜开阔潮湿地面,长长的嘴在地面翻动寻找食物。
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一种大型椋鸟。整个头和下体白色,上胸黑色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形成宽阔的黑色领环,极为醒目。主要栖息于山脚平原、草地等开阔地带。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黑水鸡
黑水鸡,中型涉禽。嘴长度适中,鼻孔狭长;头具额甲,后缘圆钝;嘴和额甲色彩鲜艳。游泳时身体露出水面较高,尾向上翘,露出尾后两团白斑很远即能看见。
红嘴鸥
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红嘴鸥数量大,喜集群,在世界的许多沿海港口、湖泊都可看到。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冬季在越冬的湖面上常集成近百只的大群。或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或荡漾于水面。休息时多站在水边岩石或沙滩上。也飘浮于水面休息。有时也出现于城市公园湖泊。
大白鹭
大白鹭是大中型涉禽,成鸟的夏羽全身乳白色。此鹭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主要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也常在水域附近草地上慢慢行走,边走边啄食。
灰椋鸟
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的物种,体型较北椋鸟稍大。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
牛背鹭
牛背鹭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黄鳝、蚂蟥和蛙等其他小动物。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上或竹林上。常成群营群巢,也常与白鹭和夜鹭在一起营巢。是博茨瓦纳的国鸟。
扇尾沙锥
扇尾沙锥,小型涉禽。惊飞时常发出一声鸣叫,并不断地急转弯,成锯齿状曲折飞行。
田鹀
田鹀,栖息于平原的杂木林、灌丛和沼泽草甸中,也见于低山的山麓及开阔田野,迁徙时成群并与其它鹀类混群,但冬季常单独活动,不甚畏人。以草籽、谷物为主要食物。春季鸣声动听,常在灌木上鸣叫不停。
乌鸫
乌鸫是鸟纲、鸫科的鸟类。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乌鸫是瑞典国鸟。
小??
小??是??目??科小??属的一种。因体形短圆,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故又名水葫芦。主要分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平时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
须浮鸥
须浮鸥是一种体型略小的浅色燕鸥。栖息于开阔平原湖泊、水库、河口、海岸和附近沼泽地带。有时也出现于大湖泊与河流附近的小水渠、水塘和农田地上空。须浮鸥常成群活动。频繁的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飞行轻快而有力,有时能保持在一定地方振翅飞翔而不动地方。结小群活动,偶成大群。
夜鹭
夜鹭是中型涉禽,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雉鸡
雉鸡,体形较家鸡略小,但尾巴却长得多。雉鸡栖息于低山丘陵、农田、地边、沼泽草地,以及林缘灌丛和公路两边的灌丛与草地中,杂食性。所吃食物随地区和季节而不同。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属于中型鸣禽,是伯劳中体型较大者。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夏季可上到海拔米左右的中山次生阔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地带。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树上筑碗状巢。
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头顶至上背棕红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翅红棕色,尾暗褐色。常栖息于中海拔的灌丛及林缘地带,分布于自东北至西南一线向东的广大地区,为较常见的留鸟。
资料:上海青西郊野公园
原标题:《在青西湿地,都能发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