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这首家喻户晓的山西民歌,唱出汾河两岸的秀丽风光。12月25日,太原汾河湿地公园,虽没有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岁暮天寒里,越冬的水鸟在此汇聚,嬉戏觅食,也为冬天的汾河公园增添了无限生机。
▲白鹭在汾河栖息
白鹭,是太原汾河湿地公园的“老住户”。早晨8点,汾河水缓缓流淌,岸边的芦苇飘摇,近20只白鹭,三五成群地,从芦苇丛里飞出来,或展翅飞翔,或低头捕食,姿态甚是优雅。
▲白骨顶鸡
河面上,还有一种水鸟成群结队。它们通体乌黑,头部有一明显的白斑,名为“白骨顶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骨顶鸡在开阔水面上游泳,看上去悠然自得。偶然间,它们会打水追逐,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道水线。一旦时机到位,它们立刻潜入水下扑捉食物,非常敏捷。
▲水鸟嬉戏
有的时候,白鹭还会和白骨顶鸡“互动”。抢食的戏码最常上演,抢食不成,白鹭也要撵着白骨顶鸡一阵追逐。振翅声、划水声、鸟叫声,一时间,水面上热闹非凡。眼看白骨顶鸡游走,白鹭一个盘旋越飞越高,水面才又恢复了平静。
▲白鹭姿态优雅,动静皆宜
水鸟嬉闹,天人和谐,这样的画面,是太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
汾河被称为山西省的“母亲河”,是黄河第二大干支流。上世纪70年代后,汾河中下游断流,太原城区形成沿岸的山支沟,导致有河无水、有水皆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水鸟数量、品种众多
年以来,政府部门对穿城而过的河道,开展治理美化工程,总长超过18公里的滨水公园画卷,缓缓展现在市民面前。
汾河湿地公园,是汾河公园二期建设中的一组工程,全长6公里。湿地公园按照湿地的特性建设,追求自然,追求生态平衡,追求现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汾河流域环境修复工程开展以来,污水横流、鱼绝鸟去的汾河,再现碧波荡漾的江河自然风光。
▲水鸟嬉戏
“这儿的水鸟可多啦,光我拍到的就有5、6种。”今年74岁的杨师傅,退休以后玩起了摄影。虽然家离汾河很远,可他只要有时间,就会专程来汾河拍照。“一年四季都有水鸟,最特别的见过黑鹳,真稀罕。”杨师傅说,每次来汾河公园,欣赏风景的同时,还能拍拍照片,非常惬意。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汾河湿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鸟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观测到的鸟类已有20多种,如白鹭、苍鹭、野鸭,翠鸟、黑鹳、??等珍惜品种让太原市民大开眼界。
经过多年不懈治理,汾河成为鸟类乐园的同时,也成了太原人休闲娱乐的城市会客厅。大家在这里锻炼身体,悠闲会友,其乐融融。
新时代,新篇章,生态文明建设再发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改善山西水生态环境。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会有更多鸟类来这里安家落户。
采写:耿鹤然摄影:何光晖动图:岳泰世
山西云媒体出品
原标题:《一组高清大图,看冬日水鸟戏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