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系列故事的第位主人公,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世界,聆听他的真实经历,感受他的生活点滴。
我与众多中国南派武术的拳师结为知己,时常向他们请教并深入交流。出于对中华武术的浓厚兴趣,我潜心钻研“粤港派技击小说”,亦或称之为“广派武侠小说”。
追溯我对中国武术的深厚情感,得从我童年时期说起。自幼,我便被武术的魅力所吸引,其独特的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为之倾倒,至今仍心驰神往。
四十一载前,我诞生于捷克西部宁静的小镇。然而,我的成长轨迹却与首都布拉格紧密相连,那里成为我生活的舞台,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
我成长于一个书香与医道交织的家庭,母亲是白衣天使,父亲则耕耘于学术之田。家中还有一位长我五载的兄长,他与我同样钟情于中华武术之韵,正是他的熏陶,让我亦步亦趋地踏上了这条武术之路。
小时候,中国功夫片在捷克广受欢迎,如《少林三十六房》等。我与兄长每每在荧屏前看到精彩打斗,都激动不已,渴望一试身手。每周末,我们都会到乡间别墅练拳脚、爬绳、翻侧手,父母亦鼓励我们积极运动。
自那时起,我便对中国心生向往,好奇那传说中的盖世神功是否真实存在。待我长大,定要踏足那片神秘之地,探寻其奥秘。若能遇见高人,我愿拜他为师,学习那绝世武艺。
哥哥先行至中国,师从香港武术家林镇成,后于捷克创立“实用洪拳”武馆。当时捷克民众对中国武术兴趣浓厚,且勤学苦练,哥哥的武馆因此颇为兴旺。
自年起,我便跟随兄长学习武术之道。四年后的年,我们兄妹共同登上了第一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的舞台,展示了精湛的“虎鹤双形拳对拆”,并荣获金牌殊荣。
年,我踏足广州,开启了留学之旅。在这里,我首次领略了中国城市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这段经历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年,我担任捷克旅行社导游,游历中国、缅甸、尼泊尔、印度、朝鲜等地。同时,也为到访捷克的中国人提供导游服务。之后,我转行翻译,专注于为中国经商的捷克商人提供口译与笔译服务。
在捷克与中国间多次往返的日子里,我陪伴着美丽的捷克姑娘翠鸟,深入探访了武夷山、安溪、潮州等茶叶圣地。这些旅程不仅加深了我们的情感,也让我们更加沉醉于茶文化的魅力。
我与翠鸟的缘分早已注定,只是缘分的红线尚未系紧。年,翠鸟在哥哥的武术课上初露锋芒,我即被她深深吸引。我迅速发起追求,不久后,我们便共坠爱河。
当年,我们正值青春年华,都觉得结婚不必急于一时。她任茶馆经理,常需赴茶乡洽谈业务,我便随她同行担任翻译。那些年,我们携手走遍了华夏茶乡,每处都留下了我们深爱的印记。
年,翠鸟怀孕后,我们终决定共结连理。捷克产假长达3年,小龙女诞生后,我们选择定居中国广州。未曾料到,这一住便是长达7年的时光。
年,我们一家三口踏上了广州的土地。起初,我们寄居在友人小梁的家中。两个月后,我们在西关宝安里觅得一处古朴的两层平房,从此便在此安顿下来。
平日里,翠鸟致力于家庭事务,悉心照料小龙女。我则忙于为各位老板提供口译、笔译服务,同时还兼任导游一职,为游客们提供向导与解说。
尽管巷弄与屋舍稍显简陋,卫生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却对这里情有独钟。每日邻里间相互拜访,欢声笑语不断,宛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邻居们真是热情好客!广西的邻居亲手教我们制作美味的艾粑粑和米饼;四川的邻居则邀请我们品尝正宗川菜;广州的当地人更是大方,常送给我们精心制作的广式菜肴和点心。
谈及美食,西关的小吃店真可谓味蕾盛宴。葱油饼香脆可口,肠粉滑嫩鲜美。尤其是“六记”的皮蛋瘦肉粥与“伍湛记”的湿炒牛河,令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让人陶醉不已。
在广州生活多年,我们早已融入当地习俗。每逢春节,必赴佛山赏花市;初一十五,门前烧香,祈愿安宁。除夕贴春联,端午裹粽子,中秋赏月品尝月饼,我们遵循着中国古老的风俗,欢度每一个节日。
春节期间,西关的“采青”表演总是引人入胜,热闹非凡。每每观赏,我总会为之惊叹,沉醉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翠鸟初闻古筝声,被其独特且悦耳的音质所吸引,顿时心生向往。我则苦学粤语,意在增进与邻里、商家的交流。不过,与小龙女交流时,我们仍坚持普通话,为她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石。
在工作的间隙,我有幸成为一名志愿者。记得年7月,我前往广东河源紫金县的一所中学支教,不仅教授英语,还担任武术指导,为学生们带去知识与活力。
外籍教师教授中国孩子英语司空见惯,但教授武术则属新鲜事。当我宣布要教授武术时,孩子们露出惊讶之色。然而,见识我的拳法后,他们纷纷鼓掌,欣然接受我的教学。
因为对武术的热爱,我后来又向几位拳师学艺。最早去佛山跟林师傅学洪拳中铁线拳、八卦棍等。年,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又认识了佛山大名鼎鼎的何焕新师傅。我跟着他不但学了龙形拳,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后来又跟周至譓师傅学了点“老”洪拳,跟胡友来师傅学了点蔡家拳,跟潘国洪师傅学了点蔡李佛拳。
尽管中国武术各门派间存在保守、排异和内争的现象,但我并不受其束缚。我认为,要真正学好武术,应博采众长,汲取不同门派的精华,融汇贯通,成就自己的武术之道。
除了到处学武,我还很喜欢到处旅游,感受中国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
年12月,我们一家去了黔东南,参加过一个当地人的传统婚礼。那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美好的村落,层峦叠嶂的青山,曲折迂回的溪流,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最有趣的是苗族结婚的礼仪。结婚当天,男女双方都在各自家里宴请亲朋好友。然后新郎在几个伴郎陪同下,带着礼物前去娶亲。当娶亲队伍到达女方村寨时,就有一群妇女拦住去路,她们让娶亲队伍的人完成一些游戏和小任务。不喝酒就得给红包,超级好玩。
尽管旅途中充满了新奇与欢乐,但也伴随着惊险与感动。我们穿越山川湖海,历经风雨洗礼,每一刻都充满了未知与探索,让人既兴奋又感慨。
记得年的某一天,我们在游云门寺时我的手机被偷走了。有个和尚知道我的困境,居然递给我一沓钱(大概块钱),让我赶紧买个新手机。我当然不会接受别人这么大的恩惠,就谢绝了他的好意。
接着,我借用他人手机报警求助。韶关警方高效尽责,迅速赶到现场。随后,我们前往派出所,警方耐心记录情况并为我提供食物。那刻的温暖让我铭记在心,至今仍珍藏着我们珍贵的合影。
临别之际,警察特意与我互换了联系方式,并承诺待捉拿小偷归案之时,必将不遗余力地助我寻回失窃的手机,以确保我的财产得到妥善追回。
我对找回手机本已不抱太大希望,返回广州后便逐渐淡忘。然而,一周后的一天,警察来电告知小偷已落网,手机亦追回。他们询问了我的地址,随后将手机寄至我处。
这些令人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国浓厚的人情味。在广州的生活,既快乐又温馨,因此我们一家在此地度过了整整七年,享受着这份独特的温暖与美好。
有的人可能会问:那你女儿到了上学年龄也不回捷克吗?长住下去,她就成了半个中国人。如果某一天你们回国上学,她的学习赶不上怎么办?
其实,这些我们都考虑到了。
最开始我和翠鸟还有点担心小龙女不适应托儿所的环境,因为全所只有她一个是外国小朋友。但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小龙女不但非常喜欢托儿所,甚至还乐不思蜀,我们接她回家时还舍不得走呢!
小龙女的性格比较调皮好动,多亏托儿所的老师们超级有耐心和爱心,让孩子在那里养成了很多学习、生活方面的好习惯。这为她后来进入小学奠定了基础。
小龙女六岁那年,我们送她入读荔湾区华侨外国语实验学校。得益于老师们出色的教育方式,她逐渐成长为一位勤奋好学、孝顺懂事、乖巧听话且乐于助人的优秀学子。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老师们的培养下,小龙女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如果不看相貌只听声音,很多人都以为小龙女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孩子呢!
在汉语学习之余,我还致力于培养小龙女掌握中国武术的精髓。通过武术的训练,她不仅增强了体魄,还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领悟。
尽管有人觉得女孩应学弹琴跳舞,我却坚持认为学武术对女孩大有裨益。武术能锻炼身体,增强自我防卫能力,更能修身养性、提升自信,使身姿更加矫健优美。
因此,既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我们何乐而不为让女孩子们去学习呢?这样的机会,值得我们去把握,让女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受我熏陶,小龙女自年起便涉足蔡李佛拳的修炼,随后在和年,她又深入研习了老洪拳与蔡家拳,技艺日益精进。
小龙女在此期间多次亮相武术舞台,她在佛山中山公园的功夫角及龙形拳会周年庆典中展示身手,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赞誉。毕竟,如此专注武术的女孩本就罕见,更何况是这位捷克小姑娘。
我们三口之家在中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直至年疫情突然袭来。面对这一挑战,我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返回捷克,开始新的生活篇章。
回国后,恰逢疫情肆虐,旅游业陷入低谷,我失去了导游的工作。于是,我转而赴布拉格查理大学汉学系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同时利用闲暇时光教授普通话和粤语。
闲暇之余,我们一家热衷于投身自然的怀抱,追寻那份原始的宁静。我们在乡间拥有一处旧宅,环境静谧宜人。更因我们对佛教理念的热爱,乡村成了我们修行养性的理想之地。
在捷克求学期间,孩子们鲜少被作业所累,使得我们得以有更多时光陪伴小龙女,并深入教育。除了跳绳、跑步、骑马与射箭等多元运动,她还与我和哥哥一同练习拳法,充实且欢乐。
我不仅教小龙女武术,还努力助她巩固汉语,以防回国后遗忘。餐前我们共诵诗词,散步时捕捉灵感,妙句即时记录。回家后,再精心修改整理,让诗意更完美。
让小龙女学武术、诵古诗,周遭捷克人对此颇感困惑。我亦不苛责,更不愿多费唇舌。毕竟观念迥异,纵我详解,恐亦难使他们领悟其中深意。
在广州的日子里,我有幸多次与广州大学的徐奇堂教授共饮香茗,向他深入请教粤港派技击小说的独特语言魅力。他的悉心指导让我收获颇丰,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虽然“粤港派技击小说”在捷克和中国都没有什么学术机构的支持,但我依然会认真去完成。因为我觉得很多事情的意义不是用名与利来衡量的,而在于内心的那种执著与热爱,理想与追求。
如今疫情渐渐消散,旅游业也逐渐好起来,很可能会有许多中国游客来捷克,我还会重操旧业,给他们做导游。
我也相信,以后还会有到中国工作的机会。真的很想念广州那些友好的街坊邻居,还有曾经给过我帮助的各届友人,尤其是我的师傅们。希望有缘我们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