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收藏有万件文物,大部分原为清代宫廷所用。在这之中,有一部分首饰是以金、银、玉、翠、珍珠及各种宝石等名贵材质作为原料,由著名的工匠大师设计制造而成,其工艺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后宫娘娘们的平日带什么首饰,对于几百年前的人来说可是一件神秘的事儿,毕竟深宫别院,如今我们却可以大饱眼福,一睹皇家饰品的奢华。
01.明朝孝靖皇后凤冠
明朝年间所制,通高31.7cm,上宽34cm,外口径19cm,内口径17cm。该凤冠通体饰翠鸟羽毛点翠的如意祥云纹,所用的翠鸟羽毛为典型的明蓝色,毛丝细密、排列整齐。冠体中心装饰珍珠围镶红色、蓝色的宝石六瓣珠花,口圈上也镶嵌宝石,所有宝石和珍珠在点翠底色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02.嵌宝石点翠花簪
乾隆年间制造,长14.5cm,宽12cm,花簪制作工艺繁复,用料名贵,是后妃首饰中的精品。花簪为铜镀金点翠,上面嵌有红宝石、碧玺、翡翠、珊瑚等珠宝。其上的蓝色部分为传统手艺“点翠”,分别为点翠如意、点翠蝙蝠、点翠飘带等,寓意万代福寿如意,并且顶部有一红色“囍”字,更显美好喜庆。
03.铜镀金刻花镶玛瑙委角形粉盒
清朝中期制作,长7cm,宽5.3cm,清宫旧藏,清代宫廷皇室用来盛放香粉或者鼻烟。粉盒整体形状好似如意头,为象牙雕刻,象牙表面滑润如玉,纹理细密规则,雕刻细致精巧,在我国的工艺美术中,有着独特的美感。盒子的周围刻有当时欧洲流行的贝壳卷叶花纹,花纹清晰美丽。
04.点翠菊花纹头花
清代制作,横20cm,纵20cm,清宫旧藏,是清代后妃头饰的一种。此头花做工精美,使用了传统点翠工艺,先以银镀金的材质做成菊花纹的底托,再以翠鸟羽毛来黏制菊花及其枝叶,菊花的使用含有祝福长寿之意。
05.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
清光绪年间所制,高20cm,宽30CM,清宫旧藏,是光绪帝皇后穿吉服时所戴。此钿子在制作时用藤片做骨架,再以青色丝线缠绕编结成网状。钿上部圈以点翠镂空古钱纹头面,下耐红色丝绒。钿口饰金凤凰六,钿尾饰金凤五,下饰金翟鸟七,均口街各种串珠宝石缨络,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06.点翠勾莲寿纹头面
清代所制,长24.5cm,宽18cm,为清宫旧藏。此头面近似半圆形,衬底以花叶相勾连,其上共饰有九朵莲花,花蕊以黄色丝线编结而成。头面整体用蓝色的翠羽点翠,色彩明丽柔和,风格纤细奢华,莲花与“寿”字的组合装饰更添有长寿之意。
07.珊瑚十八子手串
清代所制,通长29cm,周长35cm,为清代后妃首饰。手串制作精细,由十八颗珊瑚珠相串而成,并饰有青金石佛头、结珠以及翡翠坠。
08.金累丝九凤钿口
清朝时制作,长14.5cm,重47.5g。钿口是钿子口沿上的装饰物,其纹饰种类丰富。此钿口为长形,稍有弧度。其上用金丝累作凤形,一共九只,九凤为皇后、皇太后所戴用。每凤顶上均有大珍珠一颗,口中衔有流苏,流苏由七颗珍珠相连,中间饰有碧玺、珊瑚等各种颜色的料石及坠角。
透过这些宫廷首饰,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段精神绝伦的后宫故事。如今这些宫廷首饰所承载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材质与工艺的价值,不仅是那段历史的传奇写照,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