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会理绿陶非遗旅游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
TUhjnbcbe - 2023/10/22 13:00:00

会理,因"川原并会、*平颂理"而得名,古称会无,继称会川,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年),距今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会理灿烂的文化,个性独特的古城,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年7月,“大号唢呐”“蹢脚舞”、“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3月,会理饵块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

会理绿陶是四川著名陶器,因采用孔雀石配料而得名。产品呈宝石绿色,清丽素雅,叩之有金属清脆的声响。会理绿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传承谱系以及独特绿釉配方与工艺流程。因其釉色意境,会理绿陶在当代深受各界赞扬和珍爱,产品远销海外。

年,会理绿陶获准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标志着其独特人文技艺与自然资源独一无二的身份,是会理旅游文化的精品代表,对于推动“会理绿陶”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近日,来到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这里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拥有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韩进富、韩春寅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团队。园区占地30亩,由博物馆、绿陶文化体验基地以及艺术家创作基地(实训和培养)三部分构成。有艺术馆、艺术家会所、创作中心、写生基地、培训中心、绿陶艺术研究中心、艺术茶楼等特色艺术板块,是凉山会理境内集文化、艺术、交流、休闲、体验、展示、研究、科普为一体的艺术园区。

据会理绿陶传承人韩春寅介绍,目前园区正在提档升级,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有川滇特色民宿、餐饮及茶坊等业态,预期今年10月就能正式向游客开放。升级完成后,将能极大地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积极发挥“旅游+”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旅游深度融合既有利于旅游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会理绿釉陶瓷传统的制作流程可分为8个大环节,72道小工序,由采石、选料、碾磨、制坯、配釉、施釉、烧成、出窑组成。要制作一件精美的绿陶作品,必须精心做好每一道工序,每道工序间环环紧扣,密不可分。”韩春寅向介绍到。

据了解,会理陶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生产。会理陶瓷源于唐,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绿釉陶“坯胎白又细,绿釉美如玉”,“挂釉如羊脂,高温烧碧玉;精工巧露胎,自然天成器”的特点。

如今,经优秀传承人韩进富、韩春寅多年苦心研究,恢复创烧出我国宋、元、明、清各朝代失传的名贵釉种有:梅子青、石榴红、白天目、天青釉、金丝兔毫、晶鑫玳瑁、紫金砂、窑变韩式三彩等八大釉系。

近年来,会理持续以旅游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旅游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为导向,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文化、生态、康养、民俗等领域,构建会理“旅游+”产业体系。按照“东西南北中”战略,积极策划一批高质量、标志性文化旅游项目,推进现有项目提档升级,打造会理特色旅游品牌。

作者/来源:聚焦巴蜀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会理绿陶非遗旅游释放文旅融合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