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富阳庙山坞是黄公望的隐居地,也是名人名诗
TUhjnbcbe - 2023/10/18 18:27:00
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wzqsyl.com/m/

*公望隐居地位于杭州富阳区东洲街道*公望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生态旅游区,坐落于富阳庙山坞。

这里青山叠翠,茂林修竹,溪泉清澈。这条山坞就叫庙山坞,名字源于净因院。这座寺院兴建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年),原名云峰寺,宋英宗治平二年()改称净因院,这个寺院最鼎盛的时候有多名和尚。现在观音塑像的位置就是旧时净因院的遗址吧。

庙山坞外有一条连接杭州和富阳的驿道,北宋熙宁六年(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骑马从杭州到富阳,曾到庙山坞造访,并留有《净因院竹轩》诗一首:“轩前有竹百余竿,节节浑如玳瑁斑。雨过风清谈般若,琅玕声撼半窗寒。”景区把这首诗镌刻在巨石上。

此处为*公望到此地隐居时候的一个码头。早在元代以前富春江的水位很高,庙山坞入口处一带以前都是被江水所淹没的,所以*公望到此隐居,就是在观音像对面下船。

或许他已经去过净因院,看到苏东坡留下的诗,在船上,他写和诗一首《题苏东坡竹》:“一片湘云湿未干,春风吹下玉琅玕。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

这块刻有:“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的石碑,是*公望留的字。那年元朝大诗人杨维桢来庙山坞看好朋友*公望时,也到过净因院,写下一首《净因院竹轩》:“香岩一声忘所知,我无所知安可击。独爱轩中堪避暑,万竿瘦玉拥寒碧。切莫伐作仙人杖,亦莫剪作渔子笛。准拟重来倚小窗,细听龙吟风雨急。”

又三百多年过去,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名号为八大山人的朱耷,追寻痴翁仙踪到此,吟诗《富阳》:“净云四三里,秋高为森爽。比之*一峰,家住富阳上。”

此后又三百多年,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寻访到此,他游历过世界,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又被称为“临摹天下名画最多的画家”,他来寻访*公望隐居地时,也吟唱了一首《富阳》:“云起云收百态陈,山头磥砢自粼粼。平生低首*公望,结宅应须住富春。”

景区里在挖掘*公望文化时,发现了这些写于不同时代却穿越千年的诗歌咏叹,就把这些诗刻成石碑,会聚在一起,立在景区内,形成了一处“千年诗会”景观,让游人来品古人之“绘山诗”。

中国山水画到元代展现出文人笔情墨趣的意境,*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就是世传的名作代表。他以画为文,诗画相生,以纵情的笔墨语言表达了画家的思想境界和内心追求。

于是人们以“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来形容*公望的笔墨意境。这石碑上篆书“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是现代书画家吴湖帆所写。

我们一起跨年##走过杭州的四季#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阳庙山坞是黄公望的隐居地,也是名人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