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如懿传》等电视剧的人,都会注意到娘娘、宫廷贵妇各个都戴着指甲套。这些具有冷艳气质的护甲套,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护甲,也就是指甲套,最初的作用当然是为了保护指甲。别看现在流行美甲,但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毁,否则就是不孝,在尤为重视孝道的古代,人们对指甲的重视程度也是相当高的。
镂空贵族女子生活无聊,很多人留指甲。按指甲的正常的生长速度,蓄一根一寸长的指甲,大约得半年的光景,而指甲又是异常脆弱的,稍有不留神就会折断。为了避免这样的意外,贵族女子们便让工匠们打造金属套筒,用于套住手指,指甲套就这么诞生了。
清朝护甲护甲其实很早就有,但流行起来却在清朝,清朝后期的满洲宫廷贵妃都非常喜欢佩戴。因为长指甲是身份和美丽的象征,戴上护甲可以保护指甲。护甲并不是平常百姓能够戴的,是那时贵族或者富贵人家女子的专属。
名贵玳瑁材质指甲罩可以单件佩戴,也可以成对佩戴。护甲通常由金属或贝壳制成,有时也由玉制成。通常由金、银、青铜或镀金金属制成,并镶嵌珍珠和宝石。其中以玳瑁、犀牛角最为稀有。长度可以从3厘米到15厘米不等。
在造型方面,主要有镂空式,半镂空式,封闭式。镂空式的指甲套戴着舒服,不过,名贵的护甲套多是封闭式,因为名贵的玉石和骨角质只能做成封闭式。封闭式护甲除了彰显身份别无优点,因为它们质地清凉,冬天戴着手指冰冷,而夏天戴指甲也不透气。
但是,护甲虽说美观,却极其不利于日常活动。所以也就只有凡事都不需要亲自动手的后宫女子们才适合使用护甲。比如慈禧太后,10根手指中有8根都带着护甲。这也导致了她平日中吃饭都要丫鬟们喂到口中。而且慈禧太后随季节变换护甲,冬天在指甲套里塞棉花,夏天戴清凉的玉石材质护甲套,其他季节佩戴金银材质。
除了保护指甲,护甲套的另一个作用是惩罚他人。比如后妃身边哪个奴仆犯了过错,后妃一个耳光扇过去。那又长又尖的护甲套在人的脸只需稍微划上一下,对方就有可能会留下一道又长又深的伤口。
如今,你肯定看不到有人戴护甲了吧?每天忙忙碌碌的干活,指甲太长真是会给人带来很大困扰呢,电脑都没法敲,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