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省要形成1~5家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能覆盖全省且具备向外扩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国庆感恩回馈

物价水平的变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真实收入水平,因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它更反映了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在宏观面上,物价水平的稳定既是货币*策的操作目标,也是货币*策操作方向变动的重要依据。正因为如此,物价指数才在微观和宏观层次上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如此,对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亦然。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有别于以往的新的发展通道中,物价走向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正成为人们研判中国经济质量与走向的重要指标。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当前的物价———包括一般物价水平及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行系统分析。    价格的总体走势    从2003年底至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期似乎特别强烈。然而,有意味的是,中国经济并没有像有些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各类物价指数却呈节节下挫之势。自2004年10月份之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都逐月同步下降了(见图1)。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由2004年8月份的5.3%和9月份的5.2%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0.9%;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则从2004年10月份最高的10.9%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6.2%;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2004年10月份最高时的14.2%下降到了2005年9月份的7.1%。总体来看,目前的一般物价水平已经回落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然而,在物价指数持续走低的同时,各类具体产品的价格上涨并不平衡。相对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是,在产业链上,越是上游的产品,价格指数越高;越接近最终产品,价格指数越低。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03年以来,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一直高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又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又高于消费者价格指数。换言之,中国物价的总体状况是,投入品的价格指数高于产出品的价格指数。    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上游产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较大。其二,在内地,上游产品处于相对垄断的居多,其实价机制并未市场化,而越是下游的最终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因而,在一个竞争越是充分、激烈的环境里,在货币供应量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价格上涨的动力越显不足。当然,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意味着,如果企业没有更高的产量和销售量的增长,其利润就是逐渐下降的。事实证明,今年以来,我国规模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率较去年同期就有大幅度下降,相反,企业的亏损增长率却在大幅度上升。    去年,人们预言,中国已经进入加息周期。持此说的主要理由,便是2004年3至10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逐渐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以至于出现了负利率。因此,应该提高名义利率,以保证实际利率为正。然而,时隔不到一年,形势便急转直下。2005年以来,除了2月份和3月份的CPI分别达到3.9%和2.7%,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外,其余各月的CPI均低于2.25%的存款利率。CPI上涨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以至于那些此前还一直在声讨通货膨胀的人,现在开始紧张地呼吁要防止通货紧缩了(见图2)。现在看来,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物价指数的较大幅度的上涨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意外冲击罢了。    分类价格指数走势    除了考察价格水平的总体走势外,我们只有对各类产品价格的分类指数进行分析,才能更有利于我们深入到中国经济的结构当中去对中国经济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主要分为两类,即: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生活资料价格指数。无论是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还是生活资料价格指数,都在逐渐走低(见图3)。只不过,生产资料价格指数高于全部工业品的平均出厂价格指数,而生活资料的价格指数则远远低于工业品平均出厂价格指数。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尽管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还在5%以上,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还在7%以上,但自2005年3月份以来,生活资料的价格却一直在呈负增长。在生活资料价格中,一般日用品的价格上涨率稍高,而耐用消费价格则一直在不断下跌。    鉴于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的生活资料价格也还会在消费者价格指数中有所反映,我们先在此就生产资料价格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分析,然后再对消费者价格指数予以剖析。在生产资料价格中,采拙业的价格上涨率最高。与奇高的采掘业价格指数相对应的原材料工业的价格指数则要低得多,而且相对于采掘业价格指数波动幅度较大而言,原材料、燃料及购进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也比较小。在2005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及购进价格指数在总体上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走势的步调基本一致,即从去年11月份15%左右的高位逐渐回落到今年9月份的7.1%。    在原材料、燃料及购进价格中,原油出厂价格上涨幅度最高,今年8月份比去年同月上涨了36.2%,这直接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2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比去年9月上涨21.7%,但8月份的上涨率为23.6%,一直居高不下的煤炭价格也开始回落了。在2003年至2004年初曾大幅上涨的钢材价格,在2005年却经历过幅度不小的下跌。    在生资料价格中,加工工业的价格上涨率最低,即便是在2004年最高时,加工工业的价格指数也只不过为5%。除了2004年初,加工工业的价格指数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相当外,之后由于采掘业价格指数的大幅上升,再加之加工工业的价格指数本身快速回落,导致了加工工业的价格指数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的平均上涨率。    总的来看,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生活资料价格指数已呈负增长之势时,生产资料价格之所以还能够保持7%以上的增长率,主要是受原油及煤炭价格的影响。而这些资料约束型的能源价格又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所左右,是国内的宏观经济*策难以企及的。所幸的是,由于国内市场买方市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破坏,在生资料价格较快上涨的时候,人们的真实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无大碍。    2、消费者价格指数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价格指数便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了。从图1中,我们已经看到,消费者价格指数在各类价格指数中是最低的。到2005年9月份,CPI的价格上涨率只有0.9%,较2004年8月份的5.3%下降了4个百分点。其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下降幅度。    从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构成来看,导致消费者价格指数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指数的快速下降(见图4)。在2004年7月份时,食品价格指数最高曾接近14.6%的水平。而到2005年9月份,食品价格指数已经下降到了0.3%。导致食品价格指数快速下降的主要因素则是粮食价格指数的快速回落。我们曾经指出,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是一种相对价格的有益调整,它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工农业产品的价值剪刀差、理顺我的国相对价格体系,从而对改善资源的配置结构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改善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乡的不平衡发展、对于扩大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此,粮食价格的上涨带来的CPI的上升并不是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的意义,不必为此感到惊惶失措。否则,通货紧缩的阴影将挥之不去(见图5)。    除了粮食价格上涨率的大幅下挫导致食品价格指数的大幅下跌之外,在居民消费中,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信一直呈负增长态势。即便是在2004年,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最强烈的时候,这种状况也没有得到改观。与粮食价格、消费者价格指数起伏波动较大不同的是,这几类消费的价格指数一直在低位徘徊,波动幅度很小。正是这些产品的价格总体上呈负增长的状态,即使是在2004年7、8月份,扣除粮食价格影响后的核心通胀率也不到2%。    当然,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快速下跌的同时,也还有几类消费品的价格保持了稳定上扬的态势。自2002年以来,居住类价格指数一直在小幅攀升。2005年以来,居住类价格指数一直在5.5%左右变动,波动幅度很小。另外,教育及文化娱乐价格也保持了温和上涨的态势。2004年初,教育及文化娱乐价格上涨率只有0.01%,在去年CPI最高时,教育及文化娱乐价格上涨率也不过1.1%,低于5.3%的CPI上涨率4个多百分点。然而,到2005年9月份,1.3%的教育及文化娱乐的价格上涨率高出0.9%的CPI上涨率0.4个百分点。这些都与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有关。    目前,中国的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正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需求结构的升级,对住房这种兼具投资与消费双重性质的产品需求空前旺盛,这直接带动了居住类产品价格的上升。此外,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转向自尊和价值认同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因而对教育及文化娱乐的需求也随之上升了。这是导致教育及文化娱乐类价格指数在CPI逐月下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逆市”而行的重要原因。防通缩面临四大挑战    1、短期物价水平不会出现恶化    中国在近期内不会出现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作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多方面的。就说货币供应吧,自2004年5月份之后,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2005年以来,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一直在10%左右徘徊。虽然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已经连续数月上升,但由于广义货币M2更多是发挥价值储藏职能,而非交易媒介的职能。因此,M2增长率的回升和M1的增长率在低位徘徊,表明货币的流动性在不断地下降。货币流动性的下降,表明货币结构中用于交易的部分相对减少,而旨在取得金融收益的货币部分却在增大。这意味着,经济进入市场和实现的交易量相对减少(见图6)。因此,在M1增长率较低的情况下,M2增长率的回升,与其说是经济继续膨胀的表现,倒不如说是经济已经趋于紧缩的表现。    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变化是否预示着物价指数还会更进一步大幅度下跌呢?即,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将在近期内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吗?我们认为,这多少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这是因为,虽然目前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远远低于15%的目标增长率,但在经历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整整一年的急剧下降之后,最近几个月M1的增长率并没有进一步的恶化。M1的增长率也连续数月在11%左右小幅变动。而最近几个月CPI的节节下挫,只不过是对此前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急剧下降的滞后反应而已;同样地,在对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率趋于稳定的滞后反应后,物价指数也将在近期内趋于稳定,出现急剧恶化的可能性事实上是很小的。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除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比较缓慢外,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一直增长较快。2005年以来各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又在稳定中出现逐步小幅上扬之态。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了27.7%,较第一季度25.3%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上升了2个多百分点。其中7、8、9月当月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27.7%和28.5%和29.4%。这表明,在短期内,中国的投资需求还是比较强盛的。    在近期内,对不断下降的物价指数具有稳定器功能的是中国总需求中的净出口。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出口增长率之高,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国外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在快速地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内地消费需求不足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总之,从短期来看,虽然物价指数已经逐月走低,但急剧恶化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我们不必为物价指数的回落而惊慌。    2、长期看我们仍要严防通货紧缩    虽然在短期内中国的物价水平出现急剧恶化的可能性较小,但在长期看,中国物价水平(我们不考虑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换言之,我们在长期内还将不得不正视和面对通货紧缩的挑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体制的变化。促使中国物价水平在长期内将逐步走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买方市场将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常态。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固然是用来刻画市场供求态势的一对概念,但更应当是描述经济运行机制的一种形象说法。换言之,卖方市场对应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买方市场则对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如果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达到较高的水平,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买方市场将在我们这里长期持续下去。    其次,中国高投资与低消费率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以高储蓄、高积累率和低消费率为特征的经济增长,且资本形成率还在波动中上升。1978年,中国的资本形成率为38.2%,相应地,最终消费率为62.1%。而到2003年,中国的资本形成率就上升到了42.3%,相反,最终消费率却下降到了55.5%。在一个既定的时期内,投资率的上升可以弥补消费率的下降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投资率的上升也增加了总需求,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物价水平的上升。    再次,居民收入被压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消费率还难以上升。一方面是高资本形成率和高投资增长率的自我强化,另一方面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又居于不利的地位,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在低收入增长率下的高储蓄率,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非意愿存货。这是造成我国产成品价格指数即便是在去年通货膨胀预期很强的情况下也难以上涨的根本原因。    最后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根据我国学者与联合国人口司预测,今后三四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与规模均居世界各国之冠。是故,我国有利的人口结构将会提前发生逆转。其结果是,社会总体养老负担迅速加重。这将是造成我国在长期内将面临通货紧缩的人口结构变动方面的原因。    总体来看,我国在长期内将不得不与通货紧缩为伴。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因素使然。这种表现为物价水平下跌的通货紧缩,同时还伴随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全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好的通货紧缩。这应当是受到欢迎的。为何没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石油冲击,结果导致了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率极低并存的“滞胀”局面。可能是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在2005年5月份以前,有些研究者断言中国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经济学的分析中,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即: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价格的上涨和工资成本的上涨,以及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然而,几个月来的实践证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担心是多余的。为什么上游产品较快的价格上游率会与较低的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率并存,而不是在经历时滞反应后,出现各类价格指数一齐上升的局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我们认为,择其要者,不外乎是简单地运用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物价走势以及宏观经济走势时,犯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逻辑错误。首先,认为中国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还没有传导到最终产品价格上本身就是与事实相矛盾的。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三种价格指数———原材料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势的时间分布上基本上是同步的。其二,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观点,其背后隐藏着“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即企业将根据自己的生产成本加上合意的利润率来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这样,一旦成本上升,企业将把这上升的成本转移到自己的产品价格中去。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成本加成”的定价策略得以完美施行的经济环境是卖方市场,至少是卖方拥有一定垄断力量的市场,而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中,这种定价方式基本上没有存在的土壤。在最终产品市场因竞争激烈且供给过剩,因而最终需求相对不旺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涨价,近乎痴人说梦。第三,石油、煤炭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出现的滞胀现象,来预测当今能源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的冲击。首先,从全球来看,GDP对石油的依赖度已经大幅度下降。1971年,世界1000美元的GDP平均耗油量为560公升,而在2002年,已经下降到了380公升。相应地,石油消费占全球GDP的比重已从80年代中期的8%下降到了现在的1.5%,因此,尽管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了,但并没有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其次,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国民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度也大幅度地下降了。1978年,中国每1亿元人民币的GDP能耗量折合标准煤近16万吨,而在到了2003年,1亿元的GDP的能耗量已下降到不足1.6万吨标准煤的水平,中国GDP对能源的消耗量下降了近90%。正是GDP对能源的依赖度大幅度下降,所以能源价格的大幅上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才显得微不足道。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效率还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第四,除了以上分析的因素外,信贷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的下降也导致了物价总指数的下降。2003年至2004年4月份,M2和M1的增长率都高达20%上下。但是,M2的增长率自2003年8月份、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自2004年1月份就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到了2004年5月以后,这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双双急速下降。M2的增长率从2004年4月份的19.1%下降到了2005年2月份的13.9%;狭义货币M1的增长率则从2004年3月份的20.1%下降到了2005年3月份9.9%的最低值,2005年以来对物价总水平影响最大的M1的平均增长率远远低于央行制定的15%的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增长率。正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才使得物价总水平的上涨缺乏持久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彭兴韵)


·*书溯源:揭秘东汉*巾*的房中术秘籍


汇价亚市窄幅盘整。日图短期上行趋势总体上仍然完好,随机指标回落至区间中部;但小时指标试图现次回落,显示进一步下行风险。维持在1.2465上方,仍持有多头。(1.2479做多,止损1.2428,目标1.265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