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垂帘听政之所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养心殿

养心殿位于紫禁城内廷西部,位居西六宫之南,清代皇帝居住最久的一座宫殿(养心殿距军机处值房,仅有一百余米)。清代自雍正皇帝开始,这里成为皇帝日常起居和理政的宫殿,此后的清代历任皇帝以养心殿为寝殿。

养心殿及其配殿,呈“工”字形结构。前殿七楹,后殿五楹,前殿与后殿之间,有一道南北向的穿堂,将前后殿连接。这是为使皇帝的寝居和听政生活更加便利而设计的。

在多数情况下,皇帝在前殿东暖阁起居,在前殿的西暖阁理政,后来皇帝的起居处移到后殿正中偏东间,前殿的东暖阁常用来召见臣工,清晚期这里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所。

养心殿巡展,年养心殿文物第一次走出故宫,安徽博物馆是最后一站。文物承载历史,也沁润了文博工作者们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安徽博物馆

通过展窗,希望人们体会都文物工作者对文物的敬畏之心。

四年巡展落幕,文物收归库房,静待养心殿修缮工程的竣工。

养心殿的秘密(研究性保护项目纪事),经历近两年的前期勘测,病态问诊,反复测验后,才得以进入正式施工。

01古建筑修缮

养心殿的琉璃瓦每块都做了记录

古建修缮治其根本,其中八大作中的瓦作:原先的琉璃瓦以“嘉庆五年”时期的居多且形制最为规整。此次的修缮便以此为参照将部分破损严重的瓦片送到琉璃瓦厂进行补配,在这里从制坯到施釉、烧制工匠们都遵循最传统的制瓦工序,使每一片瓦鳞都能相互契合,每一只走兽都栩栩如生。

油作:官式古建筑的修缮需依照古法,选用纯天然的原材料和纯手工打造,如“磨细钻生”这道工序,就需要工匠师傅们用一小片砂纸耐心打磨数天。

木作: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都会优先选择修补、墩接本着“最小干预原则”以更多的保留养心殿古建筑原有的历史信息。还采用现代微创技术检测糟朽情况以更好更准确的修复。

02文物修复

文物的修复则愈其神貌。

翠鸟标本

点翠文物:应用与故宫可移动文物之中,因材质是翠鸟羽毛的特殊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虫蛀病害。为了文物不再使翠鸟的牺牲为代价,文保科技部的老师们前期收集了各种鸟类如鹦鹉、孔雀等自然脱落的羽毛进行修复实验,以找到更为适宜的修复方法。

03后殿纺织品修复

纺织品修复采用水过滤器吸尘针线法修复流苏整形加固定型

纺织品采用水过滤吸尘器吸尘、针线法、流苏整形、加固定型等方法。

故宫新事—养心殿的秘密

让我们一同见证着这座古老殿宇从垂暮走向重生,期待着能与养心殿这位焕然新生的昔日古人久别重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