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瓷器也能跨界融合 [复制链接]

1#

剪纸,是,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为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图案。家庭主妇们靠一把剪刀或刻刀和纸,就能剪刻出喜爱的花样,如北方的窗花、南方的鞋花、帽花等。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宋,高5.3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3.5厘米。


  碗敞口,碗式较深,浅足露胎。里外施两种釉,外施酱釉,点以浅*色斑点,里为窑变花釉。碗内壁饰3组酱色菱形开光式剪纸纹样。


  将民间剪纸贴花艺术直接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是吉州窑匠师的创举。

剪纸贴花,陶瓷装饰技法之一。以剪(刻)成的纸花在坯体上(或施底釉)贴伏平整,施釉后把纸花剥去,然后烧制而成.这种方法吉州窑制品上曾大量使用,平定柏井窑中也有,四川荣昌陶器现仍沿用。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宋,高5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3.2厘米。
  碗敞口,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壁兔毫纹为地,碗心装饰一株剪纸梅花,外壁以玳瑁斑纹为饰。
  此碗最大特色在于兔毫纹、剪纸贴花、玳瑁斑纹等多种装饰的综合运用,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纹饰梅花突出醒目。碗的形状如斗笠,具有宋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而把剪纸艺术运用到陶瓷的装饰上,与陶瓷相结合,则是宋代吉州窑的独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吉州窑的工匠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一双巧手,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泥块、纸张等简易材料,创造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独特的剪纸工艺,这种剪纸贴花装饰瓷,给人以古朴自然的韵味,形成吉州窑产品独具的淳朴风格,使民间瓷器放出异彩。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4.9厘米。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到底,且用*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碗心微凸,饰梅花一朵,内壁上饰三只凤凰,似在相逐飞舞。
  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色茶盏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故全国兴起了不少烧黑瓷的瓷窑,其中以福建的建窑和江西的吉州窑最为著名。吉州窑工匠运用民间剪纸的手法,把凤凰灵动飘逸的形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在这件瓷碗上,新颖别致,极具图案装饰效果。

剪纸贴花艺术的出现,也与宋时上层社会饮茶、品茶风尚极盛有直接关系。北宋陶谷《清异录》“茶百戏”条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叟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明黑釉剪纸贴花荷叶纹胆瓶

“漏影春”条载:“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面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可见,剪纸贴花装饰工艺是“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而产生的,是漏影春法的继承和发展。

更多有趣好玩的瓷器知识与秘闻,请持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