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说来惭愧,19年12月底就买回来一套《大师巨匠》,如今过去了2个多月仍然没有读完。若不是新冠病*,恐怕连第1本都读不完。
这本书的编著者之一是郑贞铭教授,他是中国台湾非常有名的“传播学之父”,谈及为何出版这套书,郑教授这样说:“与大师邂逅,是一场伟大心灵的精彩对撞。大师让我们渴望超越,瞻仰伟大,汲取智慧。”
年4月,周国平先生在成电(电子科技大学)的图书馆与众多学子分享阅读与人生,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
当时,他给出了关于读书的3个建议:
1、不务正业,博览群书。
“一个人从事怎样的专业,有很多不确定性。我是研究哲学的,也出了相关的专业书,剩下的文学也都是围绕哲学所做的一些努力。所有对于生命有帮助的工作都是专业。”
2、不走弯路,直奔大师。
“所有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籍如同汪洋,不能直接依靠自己的判断去删选,借助大家和时间的力量,再从经典之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领域。”
3、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不在意一处两处的不理解,读完了翻过头来也许就理解了。读书真正的是去感受书本的熏陶,提升自己的修养,而不在乎一些细枝末节的理解。”
以上,是我想写读书笔记的缘由。这一次先跟各位聊一聊冰心、老舍、沈从文这三位巨匠的小故事和一些感悟。
吴文藻致冰心: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
之前写过冰心在去美国的“杰克逊总统号”邮轮上错认吴文藻的故事,因为冰心的一场病,吴文藻“趁机”得到冰心的青睐,最终两人喜结连理。
恋人之间写情书的不在少数,但是你见过女婿给女方家长写信求婚的吗?吴文藻厉害,冰心从美国学成归国,他来到波士顿与恋人依依惜别,临了,交给冰心一封信,然后说:“把这封信交给你老爸老妈。”
大概那时候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吴文藻在这封给对方父母的求婚信当中这样写道:“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令爱是一位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我自知德薄能鲜,原不该钟情于令爱。可是爱美是人之常情。我心眼的视线,早已被她的人格的美所吸引。我激发的心灵,早已向她的精神的美求寄托……我由佩服而恋慕,由恋慕而挚爱,由挚爱而求婚,这期间却是满蕴着真诚。”
吴文藻本人呢,“身材魁梧,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镶边的眼镜,两道眉毛又粗又黑,很是俊朗”。而且,冰心回国之后,吴文藻继续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简单总结一下就是:一名俊朗的海归博士,自然也能配得上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冰心了。作为父母,没有不同意两人婚事的道理,况且吴文藻的求婚信写得实在太棒了。
年9月24日,吴文藻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老伴儿冰心在一年后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的老伴吴文藻》,冰心非常动情地写着:“他的也是我们的晚年,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没有感到丝毫的不足……等我死后,我们的遗骨再一同投海,也是‘死同穴’的意思吧!”
年2月28日,冰心离世,享年99岁。家人将夫妻两人的骨灰合葬,骨灰盒上面写着:江苏江阴吴文藻,福建长乐谢婉莹。
一衡说:我相信大部分80后对冰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年8月19日,冰心在《再寄小读者》中给孩子们写道:“把语文学好了,就会同那位写日记写得很好的小朋友一样,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不断地提高。到了你能够很好地掌握文字这个工具,使它能为表达你的思想感情而熟练地服务的时候,你将会感到无限的快乐,而看你的文章的人,也会感到快乐的。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是的,学好语文才能写出像吴文藻那样的求婚信呀。
老舍:文艺界尽责的小卒
我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跳水自杀”的文人有3个:诗人屈原投江、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河、作家老舍自沉太平湖。
老舍40岁时写自述,“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的老舍从来便听妈妈给他讲八国联*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妈妈口中的洋兵简直比童话中“巨大獠牙的恶魔”更凶暴。中华民族沉痛的苦难,长于老舍幼小的心田。
从小生活在大杂院,老舍对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都非常熟悉,他从小就接触城市贫民,当然自己也是贫民,深知贫民的喜怒哀乐。这对他以后的创造提供了素材。《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他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提到老舍,不得不提《茶馆》。近50个人物,有茶馆老板、吃皇粮的旗人、办实业的资本家、清宫里的太监、信奉洋教的教士、穷困潦倒的农民,以及特务、打手、警察、流氓、相士等,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我想,这跟他在大杂院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老舍自沉太平湖的原因应该是清晰的:年8月23日,30多位作家、艺术家被挂上“走资派”的牌子被迫在北京孔庙大成门前下跪,侮辱与*打更不可少。第二天,67岁的老舍对3岁的小孙女说:“和爷爷说再见。”后来的事情,不消我多说,老舍在北京太平湖畔整整思考了一天,夜深之后,一代文豪老舍自沉于湖中,就这样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更让人惋惜的是,老舍在逝世的2年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多年后,冰心对老舍的女儿舒乙说:“你发现没有,你父亲作品里的好人大多姓李,姓李的人大多自杀,自杀的方式大多选择投水。”
《四世同堂》中的祁天佑是这样死的:“河水流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烦……很快的,他想起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胸前的红字。”
想必老舍投河自沉,自己早就盘算过吧?
老舍曾说:“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
于是,根据老舍曾经的心愿,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着这里。
一衡说:新冠病*爆发以来,我每天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