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通过纹饰鉴定古陶瓷 [复制链接]

1#

三、纹饰色彩

3.宋代吉州窑、建窑的黑釉

宋代江西吉州窑、福建建窑是两个独特的地方窑。宋代是我国制瓷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南北方瓷窑广泛兴起。全国各地的瓷窑产品反映出各自不同的地域风格。吉州窑和建窑所烧造的黑釉茶盏,在当时最负盛名,烧成了兔毫釉、油滴釉、玳瑁釉、鹧鸪斑釉以及曜变天目釉等多种黑釉窑变茶盏,釉质温润如玉。

宋吉州窑剪纸贴花碗

南宋江西吉州窑黑釉瓷不仅产量大,而且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诸如树叶纹(俗称木叶纹)、剪纸纹、彩绘纹、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等等,这些装饰设计、构思新颖,在宋代瓷窑之中独树一帜,有浓郁的地方风格。

宋吉州窑剔釉填绘黑釉梅纹瓶

树叶纹多见之于茶盏的里面,在黑色的釉地上饰以一片深秋时期的*色叶片,其工艺技法已失传,这种树叶贴花装饰,是宋代吉州窑的独特创造。剪纸历来为农村妇女的闺中之作,吉州窑匠师把传统的民间喜闻乐见的剪纸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器上,从而赋予黑瓷以艺术美,是吉州窑匠师的一大创造。

宋吉州窑玳瑁釉罐

吉州窑的胎体较粗,圈足处理比较简单,底足用模子压印后,在圈足外壁用刀随意刮削而成,树叶纹、剪纸纹、玳瑁釉等各种窑变花釉均呈现出自然之美,妙越无穷。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建窑则以兔毫盏最负盛名。宋徽宗赵佶斗茶时使用的茶盏就是建窑兔毫盏,在饮茶之风的影响下,兔毫盏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茶盏品种,其黑釉的釉面上闪现出不同色调的线条纹,状如兔毫毛,民间俗称“金兔毛”、“银兔毛”、“蓝兔毛”等,以纹理流畅清晰者最为名贵。

宋建窑曜变天目茶盏

建窑另一类著名产品是曜变斑茶盏,日本称“曜变天目”。据史料记载,在日本镰仓时代(12世纪末至14世纪),到我国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学的日本僧侣们曾带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这个名称由此得名。曜变天目的烧成有极大的偶然性,据有关资料记载其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传世珍品,分别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及镰仓大佛次郎手中,是日本重要文化财产。

民国仿宋吉州窑剪纸贴花双凤纹碗

建窑盏的胎体较为厚重,用手触摸会感觉很粗糙。盏体施釉较厚,釉光柔和,具有玉质感,盏内注满茶水后,釉面的兔毫、鹧鸪斑、曜变斑等窑变花纹更加鲜艳明丽,令人赏心悦目。从建窑芦花坪窑址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出土有印阳文反书“供御”、“进盏”字铭的垫饼多件,出土物还有盏底印阴文“供御”二字者,这些考古材料证明北宋晚期宫廷已普遍使用建窑茶盏。

新仿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现代新仿器无论是吉州窑还是建窑,受胎土、釉料配方以及窑温、窑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致使仿品与真品相比差距较大。但现代仿制品中也出现有很难得的珍品。吉州窑、建窑窑址中出土器物较多,多年来散落民间,因而在文物市场上常见此二窑瓷器的修复件,是将残器用粘合剂进行拼补、上色后做成完整器,如不仔细观察往往会当成整器收购。吉州窑、建窑仿品均为现代新仿,元、明、清历代均未发现有老仿器。

原文作者:叶佩兰李昊冰文章来源:《收藏家》年4月刊《古陶瓷鉴定研究——如何区别新老瓷器的釉(下)》(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此三彩非彼三彩——北京龙泉务窑辽三彩陶瓷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