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个有特殊的朝代,虽然*力积弱,但两宋生产力空前高涨。宋朝文化也走到了一个比较华化的鼎盛时期,传统士族的审美观也达到了一个相对纯粹的高峰,以皇族为代表的士族,催生了一大批的艺术品行当,比如书法、绘画、瓷器,相对之前都有突破。
宋瓷的器型繁多,丰富难辨,有一些是宋代以前就有,但是没有定下型来的器物。还有一些是从金属器中仿烧来的,但更多的还是宋代自主创烧的。这些器物凝结了古代人们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对后世制瓷的影响无法估量,我们暂且从中挑出八件流传至今的经典器型。
这个碗的外观对现在的我们来说,真的太普通了,因为家家户户吃饭的碗几乎都是这个造型,但是你仔仔细细地从那微妙的撇口看到腹部优美的曲线,再到沉稳有不张扬的底足,一定会感叹它完美的造型。
宋代汝窑天青釉碗
北宋官窑粉青葵花式小碗一对
胆瓶是花器,因为看起来像悬挂的胆而得名,造型也是至简至精,优美典雅,超凡脱俗,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是朝野各界追捧的对象,现在也依旧如此,是经典中的经典。
北宋汝窑青瓷胆瓶
北宋官窑粉青胆瓶
北宋钧窑天蓝釉胆瓶
玉壶春瓶是从唐代寺院中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到北宋时基本定型,在当时是用来装酒的实用器具,但是它太美了,以至于人们把它从酒具转变成了陈设赏器。
宋代磁州窑刻花带盖玉壶春瓶
宋黑釉刻花玉壶春瓶
宋代汝窑青釉玉壶春瓶
梅瓶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传世所看到的梅瓶都制作的相当精美。宋代时也称为“经瓶”,书香气十足,梅瓶在当时是用做装酒的,到明代后也成为陈设赏具了,甚至成为了上层统治者等级低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
北宋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年陕西省耀县出土
北宋定窑白瓷划花莲纹梅瓶
宋代官窑梅瓶
宋代吉州窑梅瓶
葫芦瓶的寓意好,因为谐音“福禄”,是南宋龙泉窑创烧的器型。形状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受民间普遍喜爱,虽然后来器型上有各种调整和变化,但还是没有脱离葫芦的形状。
南宋修内司官窑月白葫芦瓶
金代钧窑天蓝釉葫芦瓶
宋代定窑柳斗纹葫芦瓶
贯耳瓶从宋代开始流行,是仿青铜礼器来的,即投壶礼之矢壶,后来各种雅会兴起,投壶这项活动就逐渐衰落了,这项活动虽然衰落,但是贯耳瓶保留了下来,后来各朝仿得贯耳瓶在大小高矮上略有变化,主要特征“贯耳”不变。当然,也是用作赏器了。
南宋郊坛下官窑月白海棠式贯耳瓶
南宋郊坛下官窑月白贯耳穿带八方壶
南宋哥窑灰青釉贯耳瓶
南宋哥窑灰青釉贯耳八方扁壶,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人制器师法自然,斗笠碗的造型就活像江南渔翁的斗笠,宋代时始烧,深受茶客们喜欢,因为宋代饮茶是把茶碾碎了泡,然后饮尽,而斗笠杯独特的造型,既不留汤也不留渣,现在不碾茶喝,但还是饮茶利器。
南宋龙泉窑青釉斜直腹斗笠瓷碗
宋代吉州窑玳瑁纹斗笠盏
宋定窑黑釉金银彩茶盏
北宋定窑印花凤纹碗
笔洗是文房四宝之外的一种文房雅具,以瓷质的最常见,宋代的笔洗非常典雅,造型多样,以扁圆形最基础、最普遍。宋代五大名窑都有烧制,目前见到最早的笔洗也是宋代的,它在文房用具中虽然不占有主导地位,但文人们都会在案头备上一个。
宋代汝窑乙字款天青釉圆洗
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葵花式洗
南宋哥窑青釉葵花式洗
宋龙泉窑双鱼洗
机构
品牌倡导道法自然的全球宋代生活美学雅集。由传统文化品牌女性国际城市文学学会宋词研究中心主任张静娜女士创办。联合中国老龄事业集团、文化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传媒大学MBA媒体产业联盟等机构形成万家文化、科技、康养、金融、媒体矩阵,高端荟聚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道房车云游雅集。并出品《宋扇清风》系列影视舞台剧,打造全球宋代生活美学综合体及宋扇文化艺术养生园等。
宗旨
依托宋代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上善若水的生活美学宗趣,打造一个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全人类身心灵纯净健康的雅集品牌,美立中国,扇举天下!
概念
是古代文人“一期一会”之休闲传统,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独特景观,多以吟诗做赋、书画遣兴、游山玩水、审美品鉴展开。而今天的雅集比古典意义上人群和内容更为宽泛,宋扇雅集涵盖了琴、棋、书、画、诗、酒、茶、花、香、文玩、太极、中医、养生、云游等多种宋文化雅元素精华,以艺载道、以美济心,更突出即兴之趣、生活之美。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及文章配图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
10万人正在预览此文
相关阅读
张静娜:宋代美学的挖掘与传承
春生万物-宋扇生活美学雅集
雅集:桂花美酒邀贤达碧月金秋赏玉人
风雅的宋代,文人与茶
宋朝绘画:行走的“照相机”
端午节雅集:申时,峪口村,如约
张静娜:道法自然的宋代生活美学雅集
让宋文化美立中国
宋徽宗瘦金体《神霄玉清万寿宫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代绘画神品:《溪山行旅图》
大宋皇家园林——艮岳
从词牌看道教对诗词的影响
独步历史的宋代茶风
宋代文人的古董情怀
两宋时期的文人书法
北宋古画《桃竹锦鸡图》的微观解读
宋徽宗的“国家画院”如何选画家?
宋代画工精细,叹为观止!
宋代折枝花鸟画构图程式剖析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一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二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三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四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五
魏晋至宋元中国山水画思想观念研究六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在线宋扇生活美学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